当第一缕晨曦似轻柔的薄纱,温柔地亲吻着草原;当最后一抹余晖如脉脉的情丝,缱绻地洒在山峦,乌兰察布那仿若绝世丹青的画卷,瞬间将我牵引至如诗如梦、如幻如真的妙境之中。我的心即刻沉醉其间,深深地沉浸于这片土地所蕴藏的温暖与深情里。
席慕蓉在《乡愁》中写道:“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而乌兰察布于我而言,恰似那永不停息的轻柔之风,时刻拨动着我的心弦,撩动着我心底最柔软的情思。
放眼广袤的乌兰察布大草原,犹如一片无边无垠的绿色汪洋。微风悠悠拂过,层层碧波便如梦似幻般涌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那洁白似雪的羊群,宛如一幅绚丽画卷中的空灵留白,流淌着奇绝的神韵。天边的云纱,朦胧地掩映着天际线,风起云涌间,渐渐勾勒出骏马奔腾的雄姿轮廓,由远及近的马蹄声,隐没于漫漫尘雾之中。热烈的阳光,慷慨地抛下金色的罩衣,编织成一帘绮丽的纱幔。置身于此,心中顿时盈满了自由的欢愉,仿佛与天地浑然相融。
苏木山,峰峦层叠,翠影重重。山间的溪流潺潺而下,恰似一条灵动的丝带,在山腰间悠然飘舞。登上山顶,云雾似轻纱般缭绕,使人仿若置身仙境。那满山的绿树,宛如大地忠诚的守护者,坚定而温柔。每一次面对苏木山的壮丽景致,我内心都感受到无比的宁静与安然,它犹如一位亲切的老友,默默地赋予我力量与慰藉。
黄花沟,五彩斑斓的花朵仿若繁星璀璨,点缀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之上。微风轻拂,花香四溢,沁人心脾。那一道道幽深的峡谷,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神秘。我漫步于黄花沟,心中满溢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眷恋。每一朵花、每一道沟,似乎都在与我轻声细语,讲述着家乡的悠悠往事。
乌兰哈达火山群,犹如大地愤怒时留下的雄浑印记,雄伟壮观,令人震撼。黑色的火山石散落四周,仿佛在讲述着远古的传奇。站在火山口,感受着大地那磅礴的力量,心中不禁涌起无限的敬畏之情。我对这片火山群满怀好奇与惊叹,它们见证了岁月的更迭变迁,也让我愈发珍视这片土地的独特与神奇。
礼拜寺石林,怪石嶙峋,形态万千。有的仿若仙女翩然下凡,有的恰似猛兽雄踞一方,让人不禁慨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黄旗海的海面平静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水鸟于其间嬉戏,时而振翅高飞,时而轻点水面,漾起层层涟漪。“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湖畔的芦苇轻轻摇曳,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传说。每当我涉足黄旗海,心情都变得格外舒畅,它就像一面澄澈的镜子,映照着我内心的纯净与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我曾在岱海之畔悠然踱步,感受着海风那轻柔的摩挲,思绪也随之飘向遥远的天际。每当夕阳西下,整个海面被染成令人心醉神迷的橙红色,美得如诗如画。
走近霸王河,波光潋滟,闪烁着澄澈的智慧之光。我弯下腰,打捞着遗落的时光,曾经的疼痛与欢喜,似乎都渐渐消弭了踪迹。流水执着地奔涌,带着看似徒劳却饱含力量的挣扎,一路颠沛流离,最终归入静谧的水域。顺着涟漪折叠的光芒,将晚霞中的红精心搓细、缓缓拉长,穿在旋飞的鸟羽,晕染了整个河面。暮色的方向由落日慈悲指引。在河畔的一侧,光阴变幻无常,人群散场,柳下的人在那条仿若没有尽头的路上,一圈又一圈地寻觅,寻找着心灵的归宿,追寻着根的认同。霸王河见证了我的成长,它的流淌声如同母亲深情的呼唤,让我在任何迷茫的时刻都能找到回家的方向。
登上白泉山,站在凤凰楼上,有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俯瞰四周,重重叠叠的高楼大厦,匍匐在脚下;如蝼蚁般的行人,激活了大街小巷;车流牵引着景观带,向天际线延伸。举头望去,微风系着悠悠白云悬挂在塔尖,像一条圣洁的哈达,挥舞着、飘逸着,似乎在迎接远道而来的游子。
步入家乡的村落,袅袅升起的炊烟,那是家的温暖在深情召唤。亲人和乡邻,深谷与山林、溪流、风雪、庄稼、动物、农具、炊烟、特色小吃等等,都成为我深深追忆的对象,仿佛唤醒了逝去岁月的心跳,激发了夏日热烈的笑容,唤醒了冬天火炉的吟唱。古老的土屋,斑驳的墙壁,承载着岁月的悠悠记忆。村头的老榆树,枝繁叶茂,如同一位慈祥的长者,默默守护着初心。“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老人们在树荫下闲适地闲谈,欢笑声在空气中久久回荡,那是最为质朴纯真的画面。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和乡情,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温暖和关爱。
田间的麦浪滚滚翻腾,金黄一片,仿佛是大地为丰收而奏响的激昂颂歌。驾驭着大型农业机械的新型农民师傅的身影,在阳光下勾勒出最美的弧线。“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他们用科技赋农的理念,烹调收获的喜悦。目睹这片丰收的景象,我的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海子说:“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更远的地方,更加孤独,远方的幸福,是多少痛苦。”诚然,远方纵然再美,也难及乌兰察布的万分之一。无论我走到何处,乌兰察布都是我情感的寄托,心灵永恒的归宿。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我沉醉在故乡的温暖怀抱中,感受着它给予的温暖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