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坤红的头像

王坤红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1/25
分享

颜神古镇年味浓

新年伊始,岁序更新。“五福迎春 艺起过年”博山区文艺志愿服务暨“文艺两新”走基层活动,于1月17日在颜神古镇启动。作为博山区新时代文学艺术家协会的一员,欣然前往。

颜神古镇位于博山区山头街道,是在古窑遗址、明清建筑基础上建成的景区。冬日暖阳,晴空如洗,远远看去小镇古色古香、韵味悠长。

正对景区大门的小巷里,一条长龙高悬空中,龙头威严肃穆,龙身沿小巷走势向远处逶迤而去。整条长龙由彩色灯箱连缀而成,古朴而又华丽。凝神细看时,元宵灯会上,舞龙时的铿锵鼓声从远处传来,似有若无,让人神往。

颜神古镇多功能会议室里,高朋满座,“五福迎春 艺起过年”启动仪式顺利举办,大气有序。博山区新春季文艺志愿服务分十大类、六十多项活动,其目的是组织各协会的文艺工作者持续开展为群众书写春联、公益摄影、文化讲座、文艺演出等活动,营造节日氛围,传递美好祝福。

启动仪式上,作家送福环节,由新时代文学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王彦、袁慈国为山头街道和颜神古镇景区赠送文学作品集《秋水集》。这是协会最近出版的会员作品集,由会刊“文学博山”公众号发表的优秀作品结集而成,收录200余篇文章,共365页。“文学博山”有情怀、有温度、有格调,用文字抒发乡情,用照片展现乡恋,用视频留住乡音,赢得了众多关注和支持。从2022年的《春草集》,到2023年的《夏荷集》,再到2024年的《秋水集》,新时代文学艺术家协会的会员作品集一年一部,稳步前行。其中,很多作品抒发了对博山这片热土的深情眷恋和深情厚谊。这次赠送的《秋水集》赢得了与会领导、嘉宾的一致好评,为协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极大的动力。启动仪式结束后,协会按照区文联的安排录制拜年视频,为了争取更好的效果,大家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春草夏荷映秋水,行稳致远守初心。”这是祝愿,更是决心。初心依旧,继续努力,方能致远。

各文艺家协会志愿者现场开展活动,为群众写春联、送“福”字、画年画,还有剪纸艺术,送出200余套春联福字,20多幅年画,50多幅剪纸作品,受到广泛好评。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都用手造馆墙上的吉祥话互送祝福:2025,平安喜乐,万事顺遂。

各家协会都在忙着录制拜年视频,很多人戴着红围巾,耀眼的中国红鲜亮夺目、喜庆吉祥。广场上,古墙下,祝福的话语此起彼伏,响亮悦耳。尤其惹人注目的,是景区里的“福”字墙,整整一面墙壁,排列着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福”字,红墙金字,节日氛围感拉满。在“福”字墙下一站,瞬间就找到了过年的感觉。好几家协会都在“福”字墙下录制拜年视频,蛇年送福,福气满满,这是对家乡、对博山的美好祝福啊。

活动结束后,我们还恋恋不舍,于是一起再游古镇。

博山陶琉美名远扬,自然先去看古窑。“白衣庙窑炉”属于市级重点文物,半壁残垣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引人想象当年窑火熊熊燃烧的壮观景象。还有几座保存完整的古窑,从窑壁上长出来的小树竟然已有碗口粗。古代“颜神”因为运送瓷器而车来车往的热闹繁华,那摇曳的枝条没有见过,但是这一座座古窑肯定见过。窑火,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凭借工匠的智慧和勤劳,实现泥土与火焰的完美碰撞,晶莹璀璨的高品质瓷器是泥土的新生,承载着无数工匠对陶琉事业的热爱与执着。窑火,是一种超越时空的美丽,岁月更迭,薪火相传,燃烧希望,延续千年。西冶工坊的李志刚先生,人立的焦新先生,博山还有很多陶琉大师,他们都是这样的薪火传递者,为陶琉事业的接续发展呕心沥血,勇猛精进,成绩斐然。这是窑火的幸运,更是山城博山的幸运。

梧桐巷,古窑跟前,一幅夕阳余晖装饰画,上面写着“日落尤其温柔,人间皆是浪漫”,心底柔软的一角被深深地触动了。繁花深处,是一处爱情告白圣地,从“执手”到“白首”,爱情就像珍珠,历经岁月洗礼,才更加圆润璀璨。花团簇拥的钢琴雕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让人忍不住在琴凳上坐下来,如果弹一曲《爱之梦》,温柔婉约,满怀爱的期盼和回忆,应该特别应景。梧桐巷,是值得为爱打卡的地方。

如此美景,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

看景拍照,欢声笑语,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时分。到饭点了,吃点啥呢?“吃水饺啊,博山元宝水饺。”彦姐快人快语,“附近一家店的水饺非常好吃,我带你们去。”博山元宝水饺,象征着财运、团圆、幸福,太适合年前年后的聚会了。水饺果然好吃。三鲜馅、茴香猪肉馅、胡萝卜猪肉馅、菠菜豆腐馅、韭菜鸡蛋馅,荤素搭配选了好几种。蘸料自助取用,香醋蒜泥胡椒面,韭菜蒜黄香菜末,一应俱全。对我们博山人来说,这元宝水饺上了桌,“年味”不就全了吗?

银蛇献瑞,福运盈门。“五福迎春 艺起过年”,颜神古镇等你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