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潘常春的头像

潘常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2/18
分享

村边有片红杉林

        村边有片红杉林

            潘常春

  甲辰初冬,温暖如春。坐落在怀宁县抗敌后援会遗址附近的金鸡岭水库,半库水的波光依然无比潋滟。玩得正欢的水鸟时而掠起的一片片浪花,展现了打水漂似的弧线之美。一波又一波的来自上海、南京、九江、合肥等地的游客慕名而来,人们在间距近乎相等的红杉林里缓步穿梭。十几、二十几米高的红杉树底下,相机、手机的咔嚓声此起彼伏。人们陶醉在灵“杉”秀水之中,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如痴又如醉。

  红杉林外空闲地带,视频、抖音主播各显身手,尤有黄梅戏爱好者,将“到底人间欢乐多”、“打猪草”、“闹花灯”等经典唱段的深情演绎。美妙的黄梅戏旋律自然成了游客们免费的“开心一刻”,兴之所至,掌声、欢呼声自发地响了起来。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态图画。

  红杉林内,人人温文尔雅,没有大声喧哗。只有你、我、他的心跳略微加速,游客们不得不停住脚步,做上几次深深呼吸,让内心尽快地平静下来。然后,如愿以偿地享受泥土和杉叶光合作用下的的芳香与微甘。游客们轻缓的脚步近乎无声,或许是挺拔俊朗的红杉林自带消音功能吧。于是,各类鸟儿的胆子好像肥了起来,它们成群结队,在树枝间嬉闹,忽上忽下,肆意争宠。

  十几种鸟类一直钟情红杉林,应了“良禽择木而栖”的俗语。红杉林的鸟类以白鹭为主,野鸭、黑天鹅、喜鹊、乌鸦、百灵鸟、黄鹂、金丝雀、燕子、麻雀等等鸟儿也是红杉林的“常驻大使”。树梢是鸟的“动物世界”,树下是鸟类朋友的围观天地。此情此景,堪称郝山村优质生态环境的缩影。

  若是盛夏的中午,红杉林安静得可怕。树在水中倒立,鸟在树上跳跃。假如你是不请自到,“咕咕、咕咕”、“叽叽、喳喳”的声音此起彼伏,它们似乎是在用歌声迎接你,也可能是抗议你擅自闯入它们的家园。此时此刻,树上的鸟儿,树下的水蛇,纷纷动作起来。“窝”在水中的一行行杉树也不安分,上下打量你这个“不速之客”。此时,考验你的不是欣赏能力,而是胆量了。

  放眼金鸡岭水库,水面碧波荡漾,水质清澈明亮。一棵棵红杉树像一个个威武的卫士,将一根根粗壮的盘根错节深深地扎入泥土;又似一只只铁爪,牢牢地抓住了整个地面,支撑起整棵数百公斤重宝塔似的红杉。笔直的红杉树,稳如泰山似的岿然不动,唯有树叶和嫩枝随风摇曳,杉音“沙沙”。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红杉林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根雕”。它们体态各异,尽显神奇。每一颗率性长成的唯美“根雕”,似曼妙歌曲的音符,高低和谐,“错落”有致。凸出根部的“雕塑”,像憨笑的睡佛,像桂林的石笋,像动物类的脚趾,奇形怪状,令人陶醉 ,继而想象连篇……

  多年以来,红杉林的美一直是隐秘的,似“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少女。在郝山村人的眼里,金鸡岭水库只是浇灌千万亩良田的“蓄水池”;数千棵红杉树从翠绿到泛红,也只是年轮的匀速增长,四季的冷暖更替,不显奇妙,平静安详。

  红杉林的爆火是猝不及防的。自媒体盛行时代,人人都可以是没有编制的宣传员,没有聘书的文旅推荐官。2022年的深秋季节,金鸡岭、大屋榜、红杉林的视频及精美图片,经新闻媒体、网络写手、大、小网红的发布,一夜之间,火出圈了。祖祖辈辈居住在郝山村的人们被突如其来的人潮惊吓,也或惊喜。平静的小山村开始躁动起来了,附近的太湖、潜山、望江及安庆城区的人们,成为打卡红杉林的首波访客,一传十、十传百的几何级速度,使“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红杉林被越来越多的游客们追捧,人们尽情领受红杉林里天然氧吧的免费滋养。

  于是,雷埠乡领导闻“杉”而动,紧急协调郝山村相关村组提供后勤保障,及时修建停车场及公共厕所,盘算着将当地的怀宁县抗战后援会的红色资源,金鸡岭水库的蓝色资源,金鸡岭湿地蓬勃朝气的绿色资源纳入整体规划,正积极申报“红杉林旅游风景区”,借乡村旅游大势,绘乡村振兴蓝图。据雷埠乡郝山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汪旸,书记郝根旺及老书记郝根杰等同志介绍,相关工作正在积极有效推进中。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红杉林的前世今生遭好奇者“扒拉”,郝山村传承红色基因的故事被网红们揭秘。原来,1987年秋种结束,时任雷埠乡党委书记江锡炉,分管林业的陈关生副乡长等领导,亲自到郝祠村召开水利冬修动员大会,号召相关村组利用冬闲时间,将金鸡岭水库的滩涂地带绿化起来,栽植适应性强的池杉,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也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乡领导的指引,得到了郝祠村郝根杰、郝旭东、陈水根、郝结华、郝日升等村干们的积极响应。在林业部门的指导下,全村男女老少一齐上,党员、村干当先锋。挖宕、栽植、提根、理须、培土、浇水,严格按照技术人员的要求完成,确保了3000多棵的胡杉全部成活。

  三十七年后的今天,曾经热火朝天的栽种场面仍在“参战”的人们脑海激荡,永远留在记忆深处。如今,扩大红杉林的种植面积,已在横埠乡的增绿计划之中。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环绕在金鸡岭水库的滩涂,连绵起伏的山丘,将是红色沃土上的生态示范基地。那一棵棵红杉树,既是价值不菲的绿色银行,也是乡村生态旅游的引流“高手”。

  是人杰地灵,还是地灵人杰?

  我惊奇地发现,在郝山村,人们善待红杉林,就像善待家人一样,痛爱又加,细心呵护。红杉林下的干净,是村民们自发捡拾的结果;是不计报酬,默默俯首的奉献。红杉林还是捕蛇、电鱼、网鸟者的绝对禁区,每一个郝山人都是爱护环境、维护生态的优秀卫士。自觉自愿地履行生态保护义务,是数千位村民的共识。“郝山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绝对不是贴在墙上的空头口号。

  优质的生态环境,纯朴的郝山百姓,获得了一些影视剧剧组的偏爱,编导们欣然取景红杉林;“送戏下乡”的市、县黄梅戏演出地,红杉林是当仁不让的天然舞台;安徽电视台、安庆电视台新闻联播片尾乡村美景展播,也少不了郝山红杉林曼妙的身姿。

  红杉林,与蓝天碧水相映成趣,和连绵山丘琴瑟和鸣。红杉林,似脉脉含情的窈窕淑女,以自然之美,圣洁之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省内外游客观光揽胜,陶冶情操,脱去疲惫,净化心灵。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