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廖春波的头像

廖春波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5/18
分享

八大碗

在巴蜀地区,最具乡土气息的农村宴席,俗称坝坝宴,其经典之菜莫过于八大碗。这些美味佳肴才是川菜灵魂,镇得住席面,也是各民间厨师的比拼本领,至今不落伍。万州江南还有八大碗店,生意火爆,需要预定,但菜品发生根本性变化,数量减少,价格不菲,普通老百姓消费不起了。

我不禁怀念儿时的八大碗,那可真是实实在在打牙祭。不光是吃,氛围也浓。无论哪家,婚丧娶嫁,红白喜事,通常在院坝侧䂶土灶,锅碗瓢盆交响曲奏响,大厨忙碌,小工配合,柴火旺盛。摆席在旁,客人围坐,一目了然,蒸笼重叠,热气腾腾,端菜上桌,十分便捷。掌勺的、淘菜的、洗碗的、上菜的、倒酒的、迎客的、挂礼的,开着玩笑,吆五喝六,兴高采烈。来客临门,见此情景,倍受感染,宾至如归。一般为流水席,四方桌,坐八人,候席者边闲聊边张望,孩童们更是急不可耐,守候桌旁占座,席上食客,不慌不忙。落雨天,搭帐篷,也要吃饱喝足,迟迟不放碗筷。

八大碗以蒸菜为主,我记忆犹新的硬菜:一是烧白,入口即化,包括咸甜两种,咸的叫盐菜肉,覆盖芽菜,甜的叫夹沙肉,又名喜沙肉,夹杂豆沙红糖,糯米、南瓜、红苕打底。二是坨子肉,又叫梭八块,用五花肉制作,刀划成梭子形,大小均匀,整体合拢,肥而不腻。三是粉蒸肉和排骨,也就是土扣碗,有猪羊肉或排骨等,翠绿的柑子叶垫底,米粉细密,麻辣鲜香。四是蒸猪肘子,又叫蹄髈,肉肥皮厚,胶质丰富,软糯酥烂,堪称压轴菜。五是香碗,将猪肉剁细后,包裹煎鸡蛋皮,厚薄适中,像香肠或蛋卷,蒸熟似午餐肉,舒畅弾牙,添海带或黄花和高汤,撒点葱花,美味无比。

当然,还有清蒸鸡鸭鱼、藕丸子等,不胜枚举,可都不能主打。解馋大多离不开猪肉,大伙聚餐,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快朵颐,正是八大碗精髓所在。彼时养猪,不喂饲料,一年到头,长几十斤,肉质真好。主人家又厚道,生怕招待不周,不会虚情假意。有的客人打包,将自己舍不得吃的一份肉带回,让家人也分享,这在困难年代是习以为常的事。小时候,走人户,我赶路,被父母劝阻,他俩返家时,曾如此抚慰。哪怕是一星半点肉,采摘芭蕉叶、芋头叶、桐子叶等包了数层,刚打开就满室飘香。因此,尚未加热,垂涎欲滴,狼吞虎咽,风卷残云,舔口咂嘴。

现在,八大碗不只是八个菜,仍不仅限于蒸菜。三蒸九扣八大碗,也因地因人因时而异,特别是经济条件改善,难说清具体菜名。不过,城市酒店规模宏大的满汉全席,服务一流,高档雅致,但已罕见亲密无间的人际关系。而人们也不在乎吃,在乎的是那种情怀,坦诚待客,相处融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