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铭鸿秋的头像

铭鸿秋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7/15
分享

奶奶做的一道菜

            奶奶做的一道菜

                铭鸿秋

  最近,在家照看三岁的弟弟。他可调皮了,即好动,又好哭。调皮好动是小孩的天性,这能理解,好是待在这房子里,也调皮捣蛋不到哪儿去。可是,哭就没辙了,连邻居家都看不下去。可当他们一来弟弟就像打了镇定剂,立马就不哭了,翻脸比翻书还快,这让我很是尴尬,他们还以为我天天欺负他呢!等邻居走后,他又开始了,仿佛打了兴奋剂,打他是不能打的,必须要像皇帝一样供着他哄他开心。可是,不管怎么哄,拿玩具,拿好吃的,都堵不住那张哭到声嘶力竭的弟弟。唯独能治住他不哭的绝招则给他放动画片。小孩子是最喜欢看动画片了,我给他打开了电视,调到我最爱看的电视时,我念念不舍,旁边还有个弟弟,我要照顾到他的感受。于是,一闪而过,专调动画片。当放到《大耳朵图图》时,他的神色告诉我他决定就看这部动画片。专心致志的盯着他的电视我专心致志的盯着我的手机,我怎么也看不去,儿时的童心不知道去了哪里。可还别说我可真像现在的父母,给孩子放一个动画片就不管了,自己干自己的事。

我也是偶尔瞅瞅电视。期间听到最洗脑的几句话就是,图图对张小丽的厨艺这样评价:“妈妈做的炸小肉丸最好吃张小丽自己做的评价也是:“我就是咱们家出得厅堂,下得厅堂,能文能武身怀绝技,一手遮天,大名远扬的那个- - -武林第一美人。”由此可以看出张小丽的厨艺的确好。不然就不会说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了。

中国人们的传统思想就是“女人要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这个在古代可是有说法的。在古代女性都是被歧视的,没有受过传统的文化教育,要是女人能“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那说明这个男人真的是有福气,娶了一个大家闺秀。现在有些思想也受旧思想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

可是,我想到了自己的奶奶。她既“上不了厅堂,也下不了厨房”。每次别人请我们家吃饭我奶奶总是躲到家里不出来,就算人家来了,她就会硬搪塞别人家几个理由。或是:“我饭马上就做好了”又或是:“我又没帮上你什么忙,去了不是白吃吗?”但是,帮了人家的忙她还是会去的。比方说农忙插秧的时候,她会去给别人搭把手。她说:“邻里间你忙的时候我帮你,我忙的时候你帮我,互帮互助,这叫做远亲不如近邻。”但她去别人家吃饭总是盛碗干巴巴的饭,很少下筷子夹菜。别人看到说她装斯文,问她是不是自己做的菜没她做的好吃?她连忙回答道:“哪里,哪里,比我做的菜好吃多了”这个时候人家就说:“好吃都不夹菜吃,碗里啥都没有还离桌子那么远,夹得到菜吗?”说着就好心的给奶奶夹了一大碗菜。奶奶还是硬生生的吃了下去。除了这一问一答外,她没有插话和聊家常的习惯,平时都寡言少语的,我们都已经习惯了。

说实话,奶奶做的菜真的不算好吃,比起人家做的菜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大巫见小巫。

判断一道菜是否是美食,当然是因人而异的。但是,似乎有一些判断的标准,而这些标准,被很多人所采纳。

首先,应看这道菜的造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给了人们第一印象——食欲。造型好的菜,人一看就很有食欲,而造型差的菜,则会毁掉人们的食欲。其次便是色,香,味俱全。过咸的菜或者过甜的菜,都会使菜变味。最后,食物的荤素搭配要均衡。应该有荤有素,荤素搭配。光有荤,而没有素,则显得比较油腻,让人难以下咽。而光有素也不行,清汤寡水,没过多长时间就会饿肚子。

而我奶奶简直是厨房的“杀手”。造型,造型没有,色香味俱全也总是丢三落四。颜色黑溜溜的,没有一点色泽,一看到这菜都没食欲。每当奶奶叫我去吃饭,兴冲冲的跑去,一看这菜,我惊叫道:“诶呀,妈呀!这怎么像地沟油炒出的菜。”瞬间,我的食欲全无。

奶奶做出来的菜,味道总是不是咸就是淡。当奶奶做菜淡的时候,我和爷爷就会立马呵斥她。爷爷说:“这菜怎么这么淡,吃到嘴里没味,咋不舍得放点盐,家里又不是没盐。要是没盐的话,跟我说我去买,一天天的在这田间地头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总还是要留点汗的,不吃盐,哪有力气干活呢?”接过爷爷的话茬我吐槽道:“这菜是太淡了,干脆咱家别买盐,买点咸菜多好嘞,又经济又实惠”。“我听谁谁说盐吃多了对身体不好”奶奶连忙解释道。爷爷一听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道听途说,整天尽听人家瞎说,能不能有点主见。说是对身体不好,那为什么还有盐生产?为什么还有人买?为什么生产盐的不倒闭?”三个为什么搞得我奶奶无话可说被我们爷孙两说的体无完肤,哑口无言。

奶奶这话算是听进去了。又一次做菜,她记着,不能再做淡了,要多加点盐。等菜烧好后端上来一吃,“诶呀好咸!”我大声嚷道。爷爷尝了一口,直接撂下碗筷,倒水去了。回来就又说我奶奶。:“你自己尝尝,瞧瞧咸不咸。你做菜放调料时尝一尝咸淡,好吧,恨不得将一包盐放下去。”“我菜做的淡了,你们说我,叫多放点盐。我听你们的了,今天放了,你们说盐放的太多,真的不知道怎么伺候你们爷俩,下次让你们做饭试试。”奶奶及力反驳。仿佛要来场家庭大战。可爷爷这次并没说什么。这顿饭我们吃的不愉快,还没吃就撂下了碗筷。我和爷爷下楼买了点路边摊,叫奶奶下去,奶奶不去,八成是生闷气了。

奶奶不是所有的菜都做的不那么令人满意。我记得她做的有一道菜叫作“炸条条”,因为这个名字,因为这个味道,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每每想到这种美食的时候我就垂涎三尺。小时候跟在她屁股后面吵着闹着让她做了给我吃。每次放学,奶奶就给我端来一碗,别提多开心了,以至于每次要放学的那一节课总是想着奶奶给我准备的有“炸条条”我就异常兴奋,第一个冲出学校大门,早早的回了家。因此,家里人从不担心我回不了家,只要有“炸条条”。我曾看过奶奶做过“炸条条”,也知道做的方法。可当我自己做的时候总是做不到奶奶做的味道。

有一次出去游玩,在农家里作客。他们盛情款待,让我非常感动。连我们去锅里盛饭,他们也毫不犹豫的夺过碗来帮我们。因为碗小,盛不了多少饭,我的胃口又大,碗里的饭一会儿就被我给吃光了。于是,主人家就一次次帮我,我实在是不忍心打扰她用餐,于是我坚决自己动手,反复交谈之后,终于说服了她,还是自己来好。她告诉我厨房的位置,我也就去了。到那后我发现,案台上用饭菜罩,罩着饭菜。我很好奇的就打开了,里面全部都是剩菜,而且我还发现了以前奶奶给我做过的“炸条条”。我像发现了宝物似的眼里放光,这下我坚信应该就是这个味道了,于是我就试着尝了一口,结果让我大失所望,仍然没有奶奶做的味道,对,没有。因为不管在哪儿,我都记着奶奶做的那个味道,我是不会忘记的。

有一次,朋友生日,在一家酒店里举办盛宴。席间,我和朋友们谈论起我奶奶给我烧的菜。他们笑着说:“你这个傻子,你看这餐桌上的菜诱色可餐的,他们用的油和你奶奶用的油是不一样的,他们酒店用的油是在市面上买的,而你奶奶用的油则是自己用农作物打出来的。用了市面上卖的油做的菜有光泽,显得诱色可餐,有食欲。而用了自己的油做的菜,是黑溜溜的。给你讲个真实的事啊,我们那儿有一户人家在自己家里办酒席,就请一个厨师和一些打打下手的。当厨师问主人家家里有没有油时?主人家说有,还义正言辞的说还有很多。当主人家提出来的时候,厨师招招手说:你这油不行,得买。这时主人家就不理解了:明明有油为什么还要到外面买。主人家就立马怀疑那个厨师是想赚他的钱,那个厨师不管怎么说,主人硬说不买,最后厨师只能用主人家家里的油了。结果,做出来的菜黑溜溜的。”朋友解释道:“他们只是爱面子,才不用自己家打的油,在自己家里,既然有油,还是自己打的,我们为什么要选择在外边买油吃呢?在外边买的油还比不上自己家打的油呢!自己打的油油份多一些,谁又知道市面上卖的油是不是掺水的假油,更或者是地沟油,这样一讲你该明白了吧?”我恍然大悟,才知道我当年是多么的无知;才知道,原来我错怪奶奶了。

奶奶做的菜虽然难吃,但她每次都有“勇气”叫我。尽管每次都不给她好脸色。有一次早上奶奶叫我起床吃饭,我已经答应了,可是翻了个身就又睡着了。等我醒来都已经十点半了,下去准备吃饭,可她们早已经吃完了。我本打算早饭和午饭一起吃的,结果奶奶看到我床了,就又去厨房为我做饭了,我告诉奶奶我不饿,不吃这一顿是没事的,可没想到她像没听见一样默默的给我一个人做饭。从那以后,我发誓一定要早起,闹钟一响就起床,不再赖床。

大耳朵图图有言:太阳只有一个,它带给了图图温暖; 风只有一阵,吹走了图图身上的汗水;爸爸只有一个,巧克力和冰欺凌也不能换”;而我想说“毕竟,奶奶只有一个,奶奶做的菜也只有一个。拿别人做的菜和被别人奶奶做的菜也不能换。

 

           2019年7月10日星期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