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章一青的头像

章一青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2/08
分享

从我记事起,家里就有牛了,到我二十三岁那年,家里的最后一头牛被卖掉。

第一头牛是爷爷奶奶养的牛,一头老黄牛,尾巴是断掉的,性情很温和,每天栓在爷爷院子东南侧的一个老木头柱子上。这头牛是我见过的、也是家里人说到的最后一头调理过活道的牛,地耕得好,受到村里很多老人的夸奖,并且因为脾气特别好,尤其受到需要耕地干活的女人的青睐,因为脾气暴躁的牛她们是不敢使的。

到我出生的时候,机械化就出现并开始普及了,所以用牛耕地很少了,所以调理过农活的牛也不多,这个时候的农村人养牛主要是卖小牛犊补贴家用。所以我们附近养的都是母牛,母牛好圈养,脾气好,会下崽,只听大人说过十公里外的一个村子才有很多养公牛的,公牛力气大、体格大、脾气也大,养他们应该有更多特别需要注意的事,这我就不太了解了。这里说的养牛也都不是大规模的养牛场,都是一家里一头母牛的样子,地里收割的玉米杆正好够他们吃还能有剩,牛吃过的玉米杆变得很光滑,爷爷奶奶会把他们捋齐捆起来,堆在院子北侧的一边,一小捆一小捆的备做饭烧火时用,这个柴火我们叫他“宣柴火”,很好引火,烧起来比较快,平常简单做饭热水会用。

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后,不种地了,所以牛也不打算养了,这个时候妈妈想接过养牛的这个活,所以找了个同村的常买卖牛的“经济“做中间人,定了爷爷的牛好像是两千元的价格我们家买了下来。这个”牛经济”住在村东头,姓孙,听大家都喊他孙聋子,好像是有一年过年放鞭炮耳朵被呲了,所以变得半聋,他很爱和我爷爷开玩笑,两人差不多年纪,我也叫他爷爷。

至于为什么要定价买呢,因为还有一个大伯,且妈妈一直都是那种喜欢明明白白、是决不爱白拿别人东西的性格,所以老人的牛养不了了就直接牵到小辈家养在我们家是绝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说到妈妈决定养牛,事先也是有所准备的,前一年我们家打起了院墙,还盖了一个小偏房做牛棚,也是在院子的东南角。以前我们家院子是没有院墙的,外面就是村里人去田里都会经过的马路,院子西侧好几棵枣树,枣树下有一趟趟的菜畦,不过树下是不种菜的,因为遮荫菜长不起来。我在这几棵树下很认真的挖过美国白蛾,因为那一年老师说抓到一只美国白蛾奖励五毛钱,为了奖励我在树下好久才找到一个蛹,但应该找的不对,因为我记得我拿到学校是没有拿到钱的。我家真正的菜畦是在院子南侧,辣椒、茄子、豆角、黄瓜都长得很好,有几年还种过西红柿,长得不大而且很酸,但我很喜欢。所以一开始养牛我是不开心的,有了牛以后,会生小牛撒着养院子里就不能种菜了,而且院里开始臭臭的,我很讨厌。不过很有趣的是,我家院里的菜畦拆了后,我爷爷家院子南侧那片地方开垦出一块小菜畦,所以我还是能去小菜畦里玩。不过爷爷不喜欢架竹竿,所以豆角黄瓜这些是不种的,爷爷家一般种茄子和辣椒,秋后这些拔掉接着种白菜。

这头老黄牛到我家后依旧很老实,爸爸牵她的时候很听话,草吃得很干净。一年之内就生下了小牛。第一次生小牛那天我和爸妈都在屋里没听见,后来出去的时候小牛就生下来站着吃奶了,我们都很惊喜。养了大概两年后,妈妈又有了新的主意,养一头牛也是养,两头牛也是赶,我和姐姐都上学,家里花钱的地方也多,而且这次生的小牛骨架体格都很不错,所以妈妈决定留下他,养起来继续下崽。爸爸在在原来的牛棚旁边接了一个小牛棚,这头牛以后就住在这里了。小牛长得很快,不到一年就也能怀小牛犊了。留下的这头牛是有些脾气的,不像他的妈妈那么老实,有时爸妈不在家让我去给他们添草的时候,它经常用它的角晃我。

我家的牛晚上睡在牛棚里,白天妈妈想让他们晒晒太阳,所以会牵出来拴在外面。一开始是拴在牛棚北边的小空地,后来妈妈做主在我家院墙西边、小门外边垫了一块地,围起来,白天牛就拴在那里,另一侧粮食熟的时候晒在那里。白天牛拴在外边的时候路过的人都能看到,妈妈把牛喂的很用心,天稍一冷就会给他们热水喝,喂的草也是很新鲜的,所以我家的牛总是很肥实,生下来的小牛也都很健康很强壮。去田里路过的人总会停下和我妈寒暄几句,聊的话题总还是地里那些事,招没招虫子了、该不该施肥了,但也总会提起几句你家这牛几个月了,长得真好,同样月数的牛都没你家的大。妈妈被夸牛养的好很开心,我也开心,我很喜欢西边这个小地方,好像我一直都很喜欢小园子一样的地方。

村里很多人都知道我家牛喂的好,老牛的苗子也好,所以后来也有几个同村养牛的人来我家买小牛犊回去养着。后来我们家老黄牛也老了,爸妈把他卖掉,又留下了一个他的孩子养着,所以家里还是两头大牛,我家后来养的所有牛也都是这头老黄牛的后辈。这头老黄牛当时被卖的情形我已经记不清了,我觉得我当时应该在思考过她被卖了之后会去哪里,但我当时具体怎么想的我也记不清了。不过,全家人应该还都是很感念舍不得她的,因为爸妈后来也经常提起这头老黄牛,说她的好。

我家地本来就不多,所以开始养两头大牛之后,草经常不够,所以是不能再囫囵给牛吃玉米杆的,我家买了铡草机,这样草铡碎再吃更省一些。夏天的时候,地里的野草都长起来了,爸妈会去地里给牛打草吃,鲜草牛更爱吃,也能补充一些微量元素,这样牛会更肥。妈妈草打的很好很快,和爸爸同时出去,比爸爸打的多,她说她从小就干这个活干惯了。有些人家会在玉米熟的时候把玉米杆闷起来,有专门的工厂做这个生意,好像是“闷青”,吃这个草可以省很大的人力,因为夏天打草太热太累了,草丛里蚊虫也多。我妈有从草料场试买回一小袋闷草,这个草发酵过酸酸的,我家牛不爱吃,邻居的二伯说吃惯了就行了,饿了啥都爱吃。但我妈不愿意委屈她的牛,所以就还是夏天出去打草,草打的多了就晒起来一点,这样地里不长草了还有的吃。天气还是很热,妈妈说她会把头巾湿一下围在头上挺凉快的。地里农药打得多了,沟里长野草的地方也变少了,有时候前一天晚上看到一块地方草长得好,第二天要是耽误了去得晚被别人割走了她会特别懊悔,所以一般记住那个地方第二天就会早早的去。

有一年牛肉价格涨的很高,卖牛犊的价钱也高了。那两年村里忽然多了很多养牛的人,从基本都是年纪大的养牛变成一些年轻人也回乡养牛,而且多了很多大型的养牛场。但牛价没高两年,又降下来了,且好几年都涨不上去,刚刚开始养牛的人高价时买入的牛本钱甚至都很难回收。村头不农忙时人聚集在那里闲聊的时候经常感叹牛价格什么时候能变好啊。又有一年,口蹄疫在牲畜中传播起来,村里很多头牛都感染了,妈妈很小心,在草料里加入盐,说是能增强牛的抵抗力,还嘱咐我们少去养牲畜的地方。有一阵牛一直舔地,妈妈从网上看到这是缺某种微量元素了,她买了两个牲畜用的石球给它们磨牙舔吮,还从兽医站买了微量元素补充剂加在草料里。有时候小牛偷喝了凉水拉肚子,妈妈也会第一时间注意到给它们炒熟谷子吃,这是我们家一直用的偏方,严重的时候会喂药,器具很有意思,是一个啤酒瓶子,瓶口不大不小很合适。我家的牛基本没生过什么病,生的小牛很健壮,生过小牛后老牛也恢复的很快能再受孕,所以我妈常说咱家喂的牛很甜苦人,就是很疼人的意思,我觉得我妈也很疼牛。

养牛过程中最开心也最揪心的时候就是生小牛的时候,妈妈一直把待产的日子记得很清,临近半个月就开始留意观察,有时候生的很快,不注意它自己就顺产下来,有时候却很慢,常常要熬一整个夜,从老牛开始有要生的征兆把它牵到院子中间,再到生下来,等小牛站起来吃上奶,老牛喝上产后的热米汤要一整晚,等胎衣也完全掉下来处理掉这一次待产才算完全结束。有的时候还要叫一些附近常养牛的乡亲一块帮忙,因为有时候顺产下不来,是要好几个人往外拽的。我妈别的活再苦再累都不怕,她最怕的应该就是生小牛的时候我爸不在家,那她就又要招呼来帮忙的人接生完吃饭,又要伺候外边老牛和刚降生的小牛。最惊险的一次是我大学毕业那年我爸在远处干活回不来,只有我和我妈在家,母牛头胎,小牛体型又大,生的非常困难。找来了兽医,又从路边或打电话叫来了一些有养牛经验的村里人,院里凑了十来个人。说起来可能难以置信,但真的是拽上绳子喊着号子才拽下来的。最后产下来的时候母牛累得很重一下横倒在地上喘气,我和我妈都吓了一大跳。小牛也因为憋得太久停了呼吸,用杆子担起来拍了很久才恢复呼吸,那一刻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我和我妈也同时很庆幸那天叫了兽医。这只小牛是一只体格很大的小红牛。当天晚上另一只母牛因为受了惊吓竟然早产,后半夜一点不好找人,只找了一个住的最近、关系很好的二伯,原本我妈是不愿让我一个没结过婚的孩子上手这些活的,但这次我俩对了一个眼神就决定我可以,我使了很大力气,生怕耽误一点什么。小牛顺利降生是一头小白牛。小红牛因为出生时憋了气,拽出来的时候腿又受了伤,母牛头胎还不太会亲孩子,出生的那一个月又正是夏天最热的时候,所以长大过程中受了很多磨难。腿上发炎溃烂每天要喷消炎药、天气太热要淋水吹风扇,下午最热的时候要把他赶进西偏房、发烧的时候要看着他输液、站不起来吃奶要挤奶给他吃,那段时间我和妈妈每天都战战兢兢,生怕早上起来小红牛就不在了,也是那段时间干了很多活深深体验到了这份生计的不易。最后这只小红牛虽然经过了很多波折,但最后长起来了,看到它围着小园子撒欢的时候我很有成就感,过年回家看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和妈妈手下养过的别的健壮的小肥牛没有区别了,这也是我接触和饲养过最多的一头小牛了。卖他的时候我不在家,但听我妈说,赶它上买牛人的车的时候绕了很多圈不肯上去,头都撞破了,他应该也挺舍不得的吧。这次的牛保住了,但不是每次产牛都能顺顺利利的,在这两只小牛降生的前一次,其实损失了一胎,八个月那时候已经成形,我和我妈出去看的时候,小牛胎瘫在地上,就差长毛了,我妈很心疼,把他用大盆端着埋到了家西边的树林里。

经过两次不顺利的小牛生产,加上年纪上来干活确实是有点吃力,我妈终于动了不再养牛的心思,但还是舍不得很甜苦人的这两头母牛,又喂了一年。直到又一年夏天我大舅忽然去世,我妈好像忽然什么也干不下去了,在我和爸爸姐姐都不在家的时候,她自己好像下了很大的决定,把两头怀着孕的母牛都卖掉了,至此我们家再也没有牛了。我妈病了好几个月,她以前常惋惜因为有牛在出门不放心,所以她离家基本就没有超过半天的,现在好不容易牛不占手了,但他又给自己找了新的“牛”,一天天忙着,叨叨好像那几个月就是太闲了才会生病。

妈妈是一点也不肯让自己闲下来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