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无畏的头像

张无畏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3/14
分享

寻访另一种春天

三月初,突如其来的一场风雪,就像一位不速之客,给眼前的早春送上一份别致的礼物。局促于斗室,独坐红泥小火炉旁,正适宜让神思优游于诗书之间,去寻访另一种春天——古诗里的春天。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唐朝这座小城探出的一枝绿柳——小小的芽尖吐露嫩黄,枝条仿佛在淡绿的颜料筒里蘸过似的,色泽不那么耀眼,却使眼眸漾起一圈欣喜的涟漪。杨巨源先生目光清澈,语声温润如碧玉:“早春之美,恰在于此也,我谓之‘未完成的美’,嗟尔远道之人,君以为然否?”未完成的美——妙哉斯言!譬如夏花,固然灿烂之至,然其繁华已受尘世喧嚣侵染,惜乎与“清景”无缘矣。我看见城东早春的封面赫然盖着诗人的精神印章。

跨越诗书里的山海,在交趾郡与杰青王勃不期而遇,其时,他正徜徉在异乡的春景图中——“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初春的江水汹涌澎湃,已然把壮阔注入诗人的胸怀,如黛的远山清新明朗,恰似诗人疏荡的奇气。我亦登上亭台,采一把春花绿柳,连同苍茫与柔美赠与王勃,不知能否给游子心灵带来些微慰藉。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一脚踏进杜甫的春天的门,看春水碧于天,听鸥鸟呦呦嘤嘤,不禁心也醉了。“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诗人从诗的平仄里走出相迎,邀我共赏黄莺啼啭、蝴蝶翩跹、春鸟与花香共舞的春天奏鸣曲。同样是感怀春天,泰戈尔曾深情地吟咏:一阵阵春风,吹得我心花怒放,心林枝条上的喜鹊,喳喳喳欢唱。以诗为媒,让两位大诗人隔空交会,“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目光驻足于韩愈的春天,发现他笔下的春雨最有情致——“天街小雨润如酥”,他说长安街的小雨像酥油。那么,借问诗人,较之于端午节时家家户户的糖油糕,谓春雨是天地熬成的糖浆,可乎?诗人笑而不语,只手一掸,诗里便飞出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原来,在韩愈眼里,春雨是含着柔情与暖意的,春草是朦朦胧胧、若有若无的,春雪则是当仁不让来做报春使者的。

翻到刘禹锡那页时,一只白鹭从文字中跃出,翅膀拍碎了湖面的宁静——“白鹭忽飞来,点破琉璃水。”却将倩影遗留在轻起的涟漪里,我看见诗人的眼眸涨满春水。

书页沙沙——“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细雨斜风的朦胧光影里,宋僧志南以杖为履,不疾不徐地向我踱来。柳絮与禅机齐飞,雨含情,花轻柔,沾湿他衲衣的是杏花的实体?还是《金刚经》“应无所住”的偈语?

流连于古诗的百花园,寻寻觅觅,一不留神,跌进了骀荡的春风里——“春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唐诗人钱起与清诗人袁枚似心有灵犀,隔空共笔写尽了春风的风流与神韵,也使寻访者的心湖卷起浩荡春风。

……

风裹着最后的雪粒轻叩窗棂,炉火也渐渐暗弱了,然而,我却感受不到一丝寒意,因为我在古诗里遇见了春天,带回了春天的暖……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