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蝉鸣喧嚣的夏日午后,阳光肆意地洒在小镇的每一个角落。陈光罗坐在初中教室的后排,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在课桌上投下一片片光影。他的心思却全然不在黑板上老师的讲解,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父亲在工地劳作的身影。
陈光罗的家,是小镇边缘一座略显破旧的小平房。墙壁上的白灰已经剥落,露出里面灰暗的砖石。家里的家具都是陈旧不堪,一张掉了漆的桌子,几条摇摇晃晃的板凳,便是一家人吃饭、生活的地方。
父亲是家中的顶梁柱,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前往建筑工地。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他都在那里辛苦地劳作。那是一个充满危险与艰辛的工作环境,钢筋、水泥、砖块,每一样都沉重无比。父亲的双手布满了老茧和伤口,指甲缝里总是嵌着洗不掉的水泥灰。他的脊背,也在日复一日的重负下,渐渐开始弯曲,就像一棵饱经风雨的老树,虽然依然顽强地挺立着,却已尽显沧桑。
每个月那微薄的 3000 元工资,对于这个家庭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爷爷奶奶年事已高,身体又不好,需要长期吃药。那些瓶瓶罐罐的药品,摆满了家里的一个小柜子,每一瓶都代表着一笔不小的开支。母亲患有哮喘,每到换季或者天气变化的时候,病情就会加重。她常常坐在门口,艰难地喘息着,手中紧紧握着那个小小的喷雾器。为了给母亲买药,家里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而姐姐在遥远的城市读大学,学费和生活费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每个月,父亲都要在发工资的第一时间,将钱寄给姐姐,哪怕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姐姐在学校里能够安心读书。
陈光罗看着父亲日益憔悴的面容,心中满是心疼。他知道,自己虽然只是一个初中生,但也应该为这个家做些什么。每当夜深人静,他躺在床上,听着父亲疲惫的呼噜声,心中便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长大,帮父亲分担家庭的重担。在学校里,别的同学都在课间嬉笑玩耍,陈光罗却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座位上,他在思考着如何能够赚到钱,哪怕只是一点点,也能为家里减轻一些负担。
又是一个骄阳似火的周末,炽热的阳光无情地炙烤着大地,整个小镇仿佛被放进了巨大的蒸笼。陈光罗早早地起了床,看着还在熟睡的父亲,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与不舍。他轻手轻脚地走出家门,小心翼翼地关上那扇破旧的木门,生怕发出一点声响吵醒父亲。
他的目的地,是小镇边缘的一处私人建房工地。那里,有他试图为家庭撑起一片天的希望。一路上,阳光洒在他稚嫩的脸上,汗水不停地从额头冒出,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干燥的地面上,瞬间消失不见。
当他来到工地时,工地上早已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搅拌机的轰鸣声、工人们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陈光罗找到包工头,一个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包工头上下打量着他,眼中满是怀疑:“你个小毛孩,能干啥?这活儿可累得很!” 陈光罗连忙说道:“我啥都能干,我有力气,让我试试吧,我真的很需要这份工作。” 看着陈光罗坚定的眼神,包工头最终还是答应了。
陈光罗的第一项任务是挑砖。他拿起扁担,将两筐砖头费力地挂在上面,然后缓缓地直起身子。那一瞬间,沉重的压力几乎要把他压垮,他的双腿忍不住颤抖起来。但他咬着牙,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去。每走一步,扁担就像是要嵌入他的肩膀,钻心的疼痛让他几乎落泪。可他心里想着父亲在工地的辛苦,想着家人期待的眼神,硬是强忍着疼痛坚持着。一趟又一趟,他的脚步越来越沉重,肩膀也被磨破了皮,鲜血渗了出来,染红了他的衣衫。
刚放下扁担,还没来得及喘口气,陈光罗又被安排去搅拌水泥。他站在巨大的搅拌机旁,将水泥、沙子、石子等材料按照比例倒入搅拌机中。搅拌机启动后,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扬起的灰尘扑面而来,让他几乎睁不开眼睛。他不停地搅拌着,手臂渐渐变得酸痛无比,仿佛不是自己的了。汗水湿透了他的全身,整个人就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中午时分,太阳愈发毒辣。其他工人都去树荫下休息、吃饭,陈光罗却只是拿出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干馒头,就着一瓶白开水,默默地吃着。馒头又干又硬,难以下咽,但他却吃得格外认真,每一口都仿佛充满了力量。看着周围忙碌的景象,他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有对未来的迷茫,也有对自己能为家庭出一份力的欣慰。
下午的工作更加艰难,高温让陈光罗感到头晕目眩,体力也几乎耗尽。但每当他想要放弃的时候,脑海中就会浮现出父亲疲惫的身影和家人期待的眼神,于是他又咬咬牙,继续坚持下去。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陈光罗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家。此时,夜幕已经降临,星星点点的灯光在黑暗中闪烁。他打开家门,屋内一片寂静。父亲还没有回来,他轻手轻脚地走进自己的房间,瘫倒在床上。全身的酸痛让他难以入睡,肩膀上的伤口也在隐隐作痛。但他还是强忍着,生怕被父亲发现。他从口袋里掏出今天辛苦挣来的几十块钱,看着这些钱,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这些钱虽然不多,但却是他努力的证明,是他为家庭分担负担的开始 。
在接下来的每个周末,陈光罗都会瞒着父亲去工地打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适应了工地上的高强度劳动,身体也变得更加结实。然而,他的成绩却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影响。在课堂上,他常常因为疲惫而走神,老师讲的内容也听不进去。作业完成得越来越敷衍,考试成绩更是一落千丈 。
日子一天天过去,陈光罗在工地打工的日子愈发艰难,而他的学习成绩也如同断了线的风筝,急速下降。
又一次月考成绩公布,陈光罗看着成绩单上那一个个刺眼的分数,心沉到了谷底。数学成绩从原来的九十多分掉到了不及格,语文和英语也都有大幅度的下滑。他的名字,从前总是在班级排名的前列,如今却被远远地甩到了后面。同学们投来异样的目光,有的是惊讶,有的是惋惜,还有的是幸灾乐祸。老师的眼神中也充满了失望,课堂上,老师多次点他的名字,批评他最近学习态度不认真,作业完成得敷衍了事。陈光罗低着头,不敢直视老师的眼睛,心中满是愧疚和无奈。
父亲,是在一次家长会上,才真正意识到陈光罗成绩下滑的严重性。那天,父亲穿着一身破旧的工作服,满手老茧,满脸疲惫地走进教室。他原本以为,像往常一样,会听到老师对儿子的表扬,会看到儿子优异的成绩。可当他拿到成绩单,看到那惨不忍睹的分数时,他的手忍不住颤抖起来。家长会结束后,老师把父亲单独留了下来,严肃地说道:“陈光罗最近的学习状态很不好,上课经常走神,作业也不认真完成。我问他原因,他也不说。您作为家长,可得好好管管,这孩子以前成绩那么好,可不能就这么荒废了。”
父亲的脸色变得铁青,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他怎么也想不通,一向乖巧懂事、学习优秀的儿子,怎么会变成这样。在回家的路上,他一言不发,心中却在不停地想着该如何质问儿子。回到家后,陈光罗刚放下书包,父亲就猛地把成绩单摔在他面前,怒吼道:“你看看你考的这是什么成绩?你最近到底在干什么?心思都用到哪儿去了?” 陈光罗看着父亲愤怒的脸,张了张嘴,想要解释,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他知道,一旦说出自己去工地打工的事情,父亲肯定会更加生气,说不定还会禁止他去。犹豫再三,他只能低下头,小声地说:“我…… 我最近没学好,下次我会努力的。”
父亲见他这样敷衍,更加愤怒了,他一把抓住陈光罗的胳膊,质问道:“没学好?你以为我会相信吗?你是不是交了什么坏朋友,学坏了?你对得起我每天在工地累死累活地干活吗?对得起你妈和爷爷奶奶吗?对得起你姐姐吗?” 陈光罗的胳膊被父亲抓得生疼,他的眼眶也红了,心中的委屈如潮水般涌来。他大声喊道:“我没有学坏,我没有交坏朋友,你别冤枉我!” 父亲听他还敢顶嘴,扬起手就要打他。陈光罗看着父亲高高扬起的手,眼中满是绝望和恐惧。就在这时,母亲拖着虚弱的身体走了过来,拉住了父亲的手,哭着说:“别打孩子,有话好好说。” 父亲这才放下手,转身摔门而去。
陈光罗瘫坐在地上,泪水夺眶而出。他不明白,自己这么努力地想要帮家里减轻负担,为什么换来的却是父亲的误解和打骂。他想起自己在工地上的辛苦,想起自己为了省钱,连一瓶矿泉水都舍不得买,想起自己被砖头砸伤脚,还强忍着疼痛继续干活,心中就充满了委屈和不甘。他觉得自己就像一只孤独的小船,在生活的波涛中苦苦挣扎,却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
自从那次激烈的争吵后,家里的气氛变得异常压抑。陈光罗每天依旧早出晚归,只是不再像从前那样和父亲交流。父亲每次看到他,想要说些什么,却又总是欲言又止,心中的隔阂越来越深。
一个闷热的傍晚,天边的晚霞如燃烧的火焰,将整个小镇染成了橙红色。父亲结束了一天的劳作,拖着疲惫的身体往家走。路过小镇边缘的建筑工地时,他不经意间往里面瞥了一眼,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那是陈光罗,他正吃力地挑着两筐砖头,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前走着。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紧紧地贴在他的背上,那瘦弱的身躯在沉重的扁担下显得不堪一击。
父亲的脚步瞬间停住,他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他呆呆地站在那里,脑海中一片空白。陈光罗放下扁担,直起身子的那一刻,看到了不远处的父亲。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眼神中充满了惊慌和恐惧。他下意识地想要逃跑,却发现自己的双腿像被钉住了一样,无法挪动。
父亲慢慢地走向陈光罗,每一步都仿佛有千斤重。他走到陈光罗面前,看着儿子那满是灰尘和汗水的脸,看着他肩膀上被磨破的伤口,看着他那疲惫不堪的眼神,心中的愤怒、疑惑瞬间化为了无尽的心疼和自责。他的嘴唇颤抖着,想要说些什么,却发现喉咙像被堵住了一样,发不出一点声音。
陈光罗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眼睛,小声地说:“爸,我…… 我不是故意瞒着你的。我只是想帮家里减轻点负担,我看到你每天那么辛苦,我……” 说着,他的眼泪夺眶而出。父亲伸出手,轻轻地摸了摸陈光罗的头,这是他许久以来第一次如此温柔地触碰儿子。他的手在陈光罗的头上颤抖着,泪水也顺着他的脸颊滑落下来。他哽咽着说:“儿子,是爸爸错怪你了,爸爸不该打你,不该骂你。是爸爸没本事,让你这么小就受这么多苦。”
陈光罗抬起头,看着父亲满是泪水的脸,心中的委屈和不甘也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他扑进父亲的怀里,放声大哭起来。父亲紧紧地抱住他,仿佛抱住了整个世界。周围的工人们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默默地看着这对父子,他们的眼中也充满了感动。在这一刻,所有的误解、所有的矛盾都在这泪水和拥抱中化解了。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一幅温暖而又感人的画面,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 。
自那天在工地父子相拥而泣后,家里的气氛彻底改变了。曾经的压抑与沉闷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温暖与理解。陈光罗不再瞒着父亲去工地,而父亲也不再只是默默承受生活的重压,父子俩开始坦诚地交流,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
每天晚上,吃过简单的晚饭后,一家人会围坐在那张小方桌前。昏黄的灯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映出温暖的光晕。父亲会讲述工地上的趣事,比如哪个工友闹了笑话,或是今天又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陈光罗则会分享学校里的点滴,他最近在课堂上学到的有趣知识,和同学们之间的小玩笑。母亲会微笑着倾听,偶尔插上几句,提醒陈光罗要好好学习,注意身体。爷爷奶奶也会在一旁露出欣慰的笑容,虽然他们年纪大了,不太能跟上年轻人的话题,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他们就感到无比幸福。
陈光罗重新将心思放回学习上。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小镇,他就已经坐在书桌前,背诵课文、复习单词。课堂上,他全神贯注地听讲,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那双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晚上,完成作业后,他还会主动做一些课外习题,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独自苦恼,而是会去请教父亲。父亲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总是会耐心地陪着他一起思考,尽力给予他帮助。在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陈光罗的成绩逐渐回升,他又找回了曾经那个自信满满的自己。
父亲在工作之余,也开始尝试一些其他的赚钱途径。他利用自己在工地上积累的经验,接了一些小型的维修和装修活儿。虽然这些活儿也很辛苦,但收入比以前多了一些。每次拿到报酬,父亲都会第一时间交给母亲,让她给家里添置一些生活用品,给爷爷奶奶和母亲买药。看着家里的生活渐渐有了起色,父亲的脸上也多了一些笑容,他的背似乎也挺直了一些,仿佛生活的压力不再那么沉重。
姐姐在大学也了解到了家里的情况。她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拿到奖学金。同时,她还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发传单、做家教,她都尝试过。她把自己赚来的钱节省下来,寄回家里,希望能帮父母减轻一些负担。每次和家里通电话,姐姐都会鼓励陈光罗要好好学习,告诉父母不要太辛苦,她会照顾好自己。她的懂事和坚强,让家人感到无比骄傲。
一家人就这样相互扶持,共同努力,在困境中一步一步地前行。虽然生活依然充满艰辛,但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希望和温暖。在这个小小的家庭里,亲情的力量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让他们在风雨中也能坚定地走下去。他们相信,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未来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