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吟诵南宋诗人张栻这句诗,仿若被春风轻柔拂过,诗中精准捕捉到立春时节的细微变化,令人沉醉。
当岁月悠悠走过寒冬,立春这位节气使者,恰似身姿婀娜的舞者,迈着轻盈步伐,带着温暖与希望,悄然降临人间。她宛如神奇魔法师,挥动魔法棒,唤醒沉睡大地,拂去万物尘埃。让我们满怀着对春的憧憬,跟随立春的脚步,探寻自然深处的生机,感受天地间的召唤,开启充满诗意与活力的春日之旅。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文化底蕴深厚。它有正月节、岁节等别称,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自秦代起,立春成为孟春的开端,在干支历里,是一年的起始、寅月的起点,在黄历和民俗学中,对生肖计算也至关重要。元代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短短话语,勾勒出立春开启新篇、万物生长的特质。
立春临近,大自然被注入活力,慢慢从冬日沉睡中苏醒。阳和启蛰,品物皆春,出自《宋史・乐志》,意思是立春时气温回升,日照变长,降雨增多。虽然冬寒还在,但暖春已在招手。正如民间谚语“立春一日,百草回芽”所说,田野里冰雪消融,土地散发芬芳,那是希望在蔓延。
清晨,窗外明亮,小鸟的欢叫声将我唤醒。在晨曦还未完全驱散夜色时,我轻轻推开门,走进这乍暖还寒的清晨,心中满是探寻春踪的渴望,就像春芽在心底萌动。微风拂面,虽有冬的凛冽,却也带着春的温柔。河边柳树在立春的召唤下焕发生机,细长柳枝上,嫩绿芽苞星星点点,像绿宝石闪烁着生命的光泽。微风拂过,柳枝摇曳,芽苞舞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就像贺知章写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如同巧匠,为大地编织新衣。
公园里,小草还在沉睡,春风轻拂,寒叶微动,阳光透过枝叶洒下,形成斑驳光影。它们一丛丛、一簇簇,虽未全绿,却已充满生机。孩子们在草地上嬉笑玩耍,风筝高飞,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构成充满活力与欢乐的画面。小草见证着孩子们纯真的笑容,也预示着生命的蓬勃生长。我漫步其中,感受着这份生机,内心满是欢愉。
花园里,各种花儿蓄势待发,准备迎接绽放时刻。梅花含苞待放,粉红的花苞像少女娇羞的脸庞,惹人喜爱。它们簇拥在枝头,似乎在争着比谁先开放,为春天增添艳丽色彩。迎春花在残雪映照下,微风中花蕾星星点点,装点着这个美好的季节,点燃人们对未来的憧憬。正如宋代诗人赵鼎写的“忽惊春到小桃枝”,生动描绘了此刻花园里春天萌动的景象。
立春带来自然新生,还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迎春传统有三千多年历史,起初是天子专属活动,天子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宫后赏赐群臣。后来这个庄重仪式在民间传播,成为全民盛事。迎春活动准备充分,常提前预演,俗称“演春” 。人们贴迎春对联、挂春幡,表达对春天的期盼与祝福。过去,不少地方在立春前一日和当日,有装扮成春官的人敲锣高喊“春来了”,挨家挨户报春,唱赞词,送春牛图和历书,主人家听了吉利话后会送上钱米,这饱含着人们对春天的敬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习俗承载着我童年的温暖回忆,每到立春,都能感受到那份独特的温暖。
各地还有“打春”习俗,就是打春牛。传说东夷族首领少暤之子句芒管理耕作时,为叫醒冬眠的老牛,让人捏泥牛挥鞭抽打,这一做法逐渐变成判断时令和及时耕作的习俗。周代立春会举行隆重迎春活动,制作和真牛一样大的泥牛并鞭打,督促农耕。汉代,鞭打春牛迎春流行起来,《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唐宋时期,鞭春牛仪式更盛大,春牛打碎后人们争抢土块带回家,或放田中或放牲圈,祈求吉利。清朝出现竹木骨架的纸牛,牛肚里放五谷或小牛犊,还制作“芒神”牧童,增添了“打春”的欢乐氛围。民间谚语说“打春冻人不冻虫”,打春时节,天气开始变暖,但气温不稳定,人可能还会觉得冷,而虫子却开始活动。在这乍暖还寒的时候,“打春”习俗给人们带来春天即将到来的希望。
立春时,民间还有“咬春”习俗。古人立春日吃萝卜,寓意“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小时候,立春前一天,母亲会去集市精心挑选新鲜水萝卜,绿皮红心的“心里美”萝卜是咬春的好选择。买回家洗净、去皮、切块。立春当天,一家人围坐,奶奶按年龄或辈分分发萝卜,大家互相祝福,说“咬春萝卜,咬去晦气,迎来好运”等吉祥话,然后一起品尝这充满春天气息的美味。随着时代发展,咬春习俗不断演变,除了吃萝卜,春饼、春卷等也成为人们表达对“一年之计在于春”美好祝福的方式。这小小的咬春举动,串联起家族的温暖与传承,也让我对立春多了一份眷恋。
立春也是文人墨客喜爱的主题。唐代诗人杜甫“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描绘立春日吃春盘习俗,勾起对往昔的回忆;宋代诗人王镃“泥牛鞭散六街尘,生菜挑来叶叶春。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细腻展现立春习俗与春意萌动;南宋词人辛弃疾“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描绘立春时人们头戴春幡的热闹场景,洋溢着春天的喜悦;清代文学家沈复“风传花信,雨濯春尘”,和暖东风传达花开讯息,春雨洗涤天地尘埃,为立春增添诗意与浪漫。这些诗作让我对立春理解更深,感受到人们对春天的热爱。
人生路上,我们会经历寒冬,面临困境挑战,就像自然界的冬天充满艰辛。但立春之后春天总会到来,只要心怀希望、努力坚持,就一定能迎来人生的春天。唐代诗人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即使遭遇挫折,我们也要像李白一样相信理想终会实现,坚定前行。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让我们在这美好的时节,怀揣梦想与期待,以饱满热情和坚定信念踏上新征程。在人生的田野里播下希望种子,用汗水浇灌,用努力耕耘,相信不久的将来,定能收获幸福与成功,让生命在这个春天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
沐浴在立春的希望里,我心中感慨万千,作《七绝・立春》(平水韵):
残雪初消柳色新,东风软拂又逢春。
晴阳着意山河暖,且待花开醉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