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国玺的头像

陈国玺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4/08
分享

寒食怀古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代诗人韩翃的这一传世佳作,恰似一幅笔触精妙的春日卷轴,从儿时起,便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间。最初,我仅仅为诗里繁花飘舞、御柳婀娜的绝美春景所陶醉。直到在寒食节跟随长辈上坟,听闻介子推的故事,我才恍然大悟,这短短十四字背后,竟蕴含着源远流长的寒食节文化。

小时候的我,寒食节是充满新奇与欢乐的特别时光。每至寒食,家中长辈们便神色庄重,有条不紊地准备各种冷食。我最爱看奶奶做青团。青团作为寒食节的传统特色美食,其历史最早能追溯到唐代。奶奶把鲜嫩的青菜洗净、焯水,和糯米粉充分揉合,整个过程犹如一场神奇的魔术。不一会儿,一个个圆润可爱的青团便摆满了盘子。咬上一口,青菜叶的清香瞬间在齿间弥漫,软糯香甜的滋味,常让我吃得小肚子圆滚滚。唐代诗人孟云卿在《寒食》中写道:“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他描绘出游子在繁花似锦的江南度过寒食节时的孤寂心境。而对我来说,寒食节却充满了家的温馨与幸福。每至寒食节,家家户户都会蒸制大量青团,一部分用来祭祀祖先,表达对先人的追思;另一部分则作为冷食,供禁火期间食用 。

前往上坟的路上,长辈们会讲起介子推的故事。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被迫流亡,在长达十九年的颠沛流离岁月里,生活异常艰辛。介子推始终忠心耿耿地追随左右,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煮汤给重耳喝。这份生死相随的忠诚与大义,令人动容。重耳即位成为晋文公后,对功臣论功行赏,却唯独遗忘了介子推。介子推毫无怨言,毅然携母亲隐居到绵山之中。晋文公醒悟后,派人去请介子推出山,介子推坚守本心,执意不出。晋文公无奈下令焚山,本想逼他出山,没想到却酿成悲剧。望着焦土中残留的血衣与柳木,晋文公悲痛万分,为纪念介子推,下令在他死难之日禁火寒食。寒食节由此诞生,传承至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寒食节通常在清明节前一两天,一般在公历4月4日至6日前后。

为抒发对这位忠臣的追思,我写下一首《七绝·寒食怀古》(新韵):“介子周时成故事,寒食节日祭忠臣。奉君割股无求禄,后辈追怀护驾人。”这首诗发表于中国作家网,它不仅表达了我对介子推的敬意,更促使我对寒食节所蕴含的精神,展开了更为深入的思索。

寒食节的核心习俗,便是禁火与吃冷食。小时候只觉得新鲜有趣,长大后才明白,这看似简单的习俗背后,饱含着对传统的尊崇和对历史的铭记。除了青团,还有寒食粥、馓子等冷食。寒食粥食材丰富,每一口都能让人感受到食材间的完美搭配;馓子金黄酥脆,轻轻一咬,“嘎吱”作响,这是童年里难以忘怀的美味。这些冷食,不仅是节日的象征,更是文化传承的纽带,时刻提醒着我们珍惜当下,感恩大自然的馈赠。

寒食节的活动丰富多元。祭扫时,一家人带着祭品来到祖坟前,长辈们认真清理杂草,摆上精心准备的祭品,燃香祭拜。宋代诗人苏轼在《寒食雨二首》中写道:“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他描绘出一幅乌鸦衔着纸钱飞过的凄凉画面,让祭扫的氛围愈发凝重。青烟袅袅升腾,我仿佛能感受到先辈们的音容笑貌,那种血脉相连的情感,让我深知自己的根在何处。

踏青,是寒食节的又一重要习俗,也是我小时候最期待的活动。唐代杜甫在《寒食》中描述:“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眼前的田野正如诗中所绘,一片生机勃勃,麦苗青青,花朵肆意绽放。我和小伙伴们在田野里奔跑、嬉戏,感受着春天的气息,享受无拘无束的快乐。还有秋千和蹴鞠,记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比赛荡秋千,看谁荡得更高,欢声笑语回荡在空中,至今仍留存在我的记忆深处。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寒食节是情感的寄托。苏轼被贬黄州时,在寒食节写下:“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诗中满是他的失意与无奈,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让人感同身受。白居易的“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将寒食节的哀伤与凄凉展现得淋漓尽致。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浣溪沙》中描绘:“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她将寒食春景与闺中闲愁巧妙交融,尽显婉约细腻。这些诗词,让寒食节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节日,更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古人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思想。

实际上,寒食节的内涵远不止于此。在历史的长河中,它还与儒家的“礼”文化紧密相连。寒食节的祭扫习俗,体现了对祖先的敬重与追思,这与儒家倡导的“慎终追远”观念相契合。人们通过祭祀祖先,传承家族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维系着家族的凝聚力。

如今,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让寒食节的传统习俗在一些地方逐渐式微,但在我心中,它始终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每到寒食节,小时候和家人一起度过的温暖时光就会在脑海中浮现。它让我懂得尊重历史,传承先辈们的精神品质;珍惜当下,感恩生活中的点滴;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寒食节不应仅仅成为日历上的一个标记,更应是我们精神世界的指引。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更需要铭记寒食节,铭记历史,汲取古人的智慧,让古老的传统在新时代重焕生机。

又是一年寒食节,我仿佛又回到了过去,跟着长辈去上坟,聆听古老的故事;和小伙伴们一起踏青、荡秋千,享受着无忧无虑的时光。在这烟火沉寂的日子里,我静静聆听历史的回响,感受着诗意与温情的交融,希望寒食节所承载的精神,能在岁月的流转中熠熠生辉,永不被遗忘,成为我们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愿我们都能成为寒食节文化的传承者,让这份独特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文化之林绽放光芒,跨越时空,照亮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心灵家园 。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