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国玺的头像

陈国玺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4/08
分享

南山梨花

当春风轻吻大地,唤醒沉睡的山川与河流,万物在暖阳的拥吻中苏醒,南山——这座古老而神秘的胜地,悄然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绝世芳华。虽无杏花的娇艳,但千亩梨花的盛放,宛如汹涌的雪海,如梦似幻,书写出春日里最动人心弦的诗篇。 

日历翻至2025 年4 月2 日,济南市莱芜区高庄街道团山村热闹非凡,第13届梨花节盛大开幕。在南山这片区域,团山寺周边率先映入眼帘,这里的梨花景致堪称一绝。团山村的梨树宛如历史的守望者,种植历史超700 年,现存百年以上古梨树4000余株。其中,“梨树王”树龄亦达700 年,宛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静静挺立,见证岁月变迁。踏入团山寺周边,古寺红墙碧瓦与漫山洁白的梨花相互映衬,千年古刹的庄严与千树梨花的灵动完美融合,构成一幅别具一格的田园画卷,瞬间让我深深着迷,沉醉其中。

当我沉浸在团山梨花的盛景时,听闻黑峪村同样是梨花的圣地,便欣然前往。黑峪村的梨园,是另一番独特天地。在这里,近千棵百年老梨树枝繁叶茂蓊郁挺立,其中超300 年的古梨树近百株。每年清明时节,梨花如云似雪,漫山遍野,尤以村西的“黑峪大峡谷”最为壮观。层层梯田缀满白花,山风拂过,似波涛翻涌,与斑驳石屋、青石板路构成古朴诗意画卷。山坡间,一对姐妹穿着古装,漫步梨园。姐姐身着淡粉色襦裙,腰间系着精致的玉佩,发间斜插着一支梨花簪,宛如从古画中走出的仕女;妹妹则穿着嫩绿色的齐胸襦裙,裙摆绣着灵动的花鸟,眼神灵动,活泼俏皮。她们穿梭在梨花树下,裙摆轻扬,与梨花相映成趣。姐姐轻抚着古梨树粗糙的树皮,感叹岁月的沉淀;妹妹则忙着在花间拍照,留下这美好的瞬间。她们在梨花的海洋中,仿佛穿越了时空,与这片古老的梨园融为一体,成为这春日盛景中最动人的风景。

南山的梨树无疑是岁月虔诚的见证者。悠悠七百年的种植历史,经时光沉淀,愈发韵味无穷。这片横跨团山与黑峪的占地3000 余亩的梨园,宛如一片浩瀚无垠的白色海洋,上万棵梨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间,恰似大自然精心排列的棋子,每一棵都承载着独特的岁月故事。当春天第一缕微风带着丝丝暖意,轻盈地拂过枝头,梨花便在这温柔抚摸下悄然苏醒。起初,它们如同羞涩的少女,怯生生地露出洁白花苞,而后在暖阳热情召唤下,竞相绽放,恰似一场精心筹备、热烈开场的春日狂欢。

洁白如雪的花瓣紧紧簇拥着鹅黄的花蕊,宛如众星捧月。微风轻拂,花枝摇曳生姿,恰似“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所描绘的那般,花瓣如雪片般纷纷飘落,洒落在嫩绿的草地上,宛如给大地铺上一层轻柔的薄纱。漫步在团山与黑峪的梨园间,仿佛踏入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又似穿越时空,闯入古人笔下的诗意画境。“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笔下的塞外雪景,竟在此刻与春日南山的梨花盛景奇妙交融,让人难辨雪与花,只觉满心震撼与沉醉,灵魂似被这美景净化。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前后,正值梨花最盛之时,如雪繁花吸引无数游客慕名而来。他们或是漫步在蜿蜒的花间小道,脚步轻缓,生怕惊扰这满树芬芳;或是驻足停留,举起相机,定格这转瞬即逝的美好瞬间;亦或是在梨树下铺上布巾,摆上精致茶点,品一杯香茗,让茶香与花香相互交融,在袅袅热气中感受春日宁静与美好。人群中,孩童嬉笑奔跑,笑声如银铃般清脆,在花海中回荡;情侣携手同行,身影在梨花映衬下,格外甜蜜浪漫;老人相互搀扶,目光中满是对这片美景的喜爱与眷恋,岁月的沧桑在花海轻抚下,也变得温柔起来。无论是团山还是黑峪,处处都洋溢着欢声笑语。

南山梨花节不仅是一场自然美景的视觉盛宴,更是一场文化的狂欢盛会。舞台搭建在团山梨园之中,莱芜梆子的悠扬唱腔婉转响起,独特韵味与梨园清新花香交织,宛如一幅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美妙画卷。演员们身着华美的戏服,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饱含深情,将古老故事演绎得入木三分,让台下观众沉浸其中,时而鼓掌叫好,时而陷入沉思。传统戏曲的魅力在这片花海中绽放别样光彩,与现代艺术相互辉映,为游客带来无与伦比的视听享受。

梨花市集同样设在团山,这里热闹非凡。文创产品琳琅满目,每一件都蕴含着创作者对南山梨花的独特理解与热爱。精美的梨花书签将梨花淡雅风姿定格在方寸之间,让人可将这份美好随身携带;小巧的梨花香囊散发着淡淡花香,仿佛将整个春天装入其中;还有各种印有梨花图案的明信片、手工艺品,引得游客驻足欣赏,爱不释手。特色美食摊位前也围满了人,香气四溢的小吃让人垂涎欲滴。咬一口香甜软糯的梨花糕,细腻口感在舌尖散开,仿佛尝到春天的甜蜜;喝一碗热气腾腾的梨汤,清甜汤汁滋润喉咙,让人在春日微风中感受一丝温暖与惬意。游客们赏花之余,穿梭市集,挑选心仪物品,品尝美味食物,体验浓郁地方文化,欢声笑语回荡整个市集。

梨园中,不时可见身着汉服的少女款步而行,宛如从古代画卷中走出的佳人,衣袂飘飘,裙角飞扬。精致的妆容、典雅的发型,与洁白如雪的梨花相得益彰,为这片花海增添一抹古典韵味。她们或手持团扇,轻掩朱唇,在梨花树下浅笑嫣然;或轻抚花枝,闭目闻香,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引得不少游客纷纷侧目,举起相机,记录这美丽瞬间。学生们在老师带领下,也来到这片花海。他们支起画板,拿起画笔,用五彩颜料描绘眼前美景。有的专注于梨花形态,细致勾勒每一片花瓣的轮廓;有的捕捉光影变化,用色彩展现梨花在阳光下的灵动与生机。他们将春日美好定格于画布之上,也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艺术的追求融入其中。

南山梨花,不仅美在外表的洁白无瑕、清新淡雅,更美在它所承载的深厚文化与浓浓的乡愁。这片梨园见证七百年的风雨变迁,经历无数个春夏秋冬的轮回。它看着村庄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见证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与老去。在岁月长河中,它是乡村变迁的无声见证者,更是乡村振兴与繁荣的生动参与者。如今,它以独特魅力吸引八方来客,为这片土地带来新的活力与希望。正如林清玄所言:“春暖花已开,莫负好时光。”南山梨花的绽放,是大自然对人间的深情馈赠,是春天最深情的礼赞,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的象征。它让我们在忙碌生活中,有了一处停歇心灵的港湾,一个感受自然之美、文化之韵的地方。

当我再次回望团山与黑峪,两处如梦似幻的梨花美景,心中不禁涌起万千感慨。这满目的梨花,不仅装点了大地,更在人们心中种下诗意的种子。它们如同一首首优美的诗篇,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传递着春天的讯息。此情此景,让人诗兴大发,一首诗应运而生:《七律·南山梨花》(平水韵)“南山胜境绽芳荣,七秩春光把客迎。皓浪千层迷望眼,琼葩万朵笑倾城。游人逸兴花间醉,妙韵悠扬画里行。汉袂翩翩添古意,梨香袅袅寄深情。”

这首诗,是对南山梨花盛景的礼赞,也是对这段美好春日之旅的铭记。愿在未来岁岁年年,南山的梨花依旧如期绽放,续写这浪漫而诗意的传奇,让每一个走进南山的人,都能收获一份难忘的美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