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不做美,总感到游洱海会生出许多遗憾来。
在我的记忆中,高原的海水应当是烟波浩淼,澄澈碧透的。兼之丽日蓝天,这美丽的海应当是镶嵌在高原上的一颗晶莹剔透的明珠。
带着失落的心情,沿着环海路随意前行。不惊不诈,不喜不忧,一片随波逐流的树叶。突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片丝绸般流泻的水墨画,烟雨笼罩中,细雨斜织处,一片雾在眼前晃动、徜徉,情不自禁我举起了手机。隔着车窗,一幅幅流动的美,永恒的美瞬间定格于手机画册中。
环海路限速,只能保持在40码的车速,正好将沿岸景色尽收眼底。随着视野开阔,那片水墨画不断放大,放宽,变得糊糊起来,最后竞然变为一望无际的气场,在眼前摇摆。这是自然的杰作,这是夏雨的佳酿,这是雨中的奇妙。
观景台处,更美的景色出现了。茫茫大海中,烟波浩渺处,一只小舟在波浪里翩翩起舞,舞姿优美。望着被万顷碧波包裹的小舟,我想起了毛泽东的一首浪淘沙。北戴河。。。。。。“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瞬间,我的感觉不是往事越千年,而是目光穿越千年,寻游到大理古国,那历历往事,唤起了我对南诏王的无尽凭吊。
往前行,出现了一个人工长廓,虽然下着细雨,但丝毫不影响人们雨中观洱海的兴致。他们有的打着雨伞,有的披着雨衣,有的将包顶到头上,还有的光着脑袋,让细雨淋湿头发,有的伸出双手掬起晶莹的雨丝,朝天撒去,仿佛放飞一个美好的心愿。对面的小岛上,挤着密密麻麻的游客,他们与自然融为一体,与小岛亲密相容,让末能登岛之人羡慕不已,赞叹不已。
也许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让我的视野得到拓展,也许是我闭锁的日子太久了,突然一下融入大海,一种久违的博大情感得到复苏与伸展。我有了一种小溪回归大海的归属感。水天一色,云蒸霞蔚对于我这个曾经在世界屋脊服役多年的兵来说,并不陌生。但今天那种与天与地亲密相吻,与海与云的心灵相守的感觉,仍然让我震撼,让我情不自禁。
路上,不时见着骑双轮自行车绕海行的对对情侣,雨越下越大,但情侣的雨中漫步依然是那么浪漫,雨中的骑兴仍然是那么灼烈。一个三口之家的电瓶车组从车窗前逍遥而去,看着他们的那份从容,那份自豪,心里油然而生敬意。这些远方来的游人,既然来了,虽然老天不配合,但丝毫不耽误他们的行程,不能打乱旅行计划。如果说天晴观洱海是一种千篇一律的景色,那么雨中游洱海则是一种别具一格的体验。
下午,游客们都抢先购买了50元一张的南诏风情岛的门票。该岛四面环水,东靠佛教圣坛鸡足山,北接石宝山,南连大理,西邻洱海。因占据得天独厚和自然资源,故有“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廓”之美称。
岛屿风光旖旎,海天一色,风月无边,千年古榕枝繁叶茂,幽穴古洞盘曲交措,岛上海浪、沙滩,百里状景尽收眼底。可谓“山同人朗,与人情长”。整座岛由沙壹姆群雕码头、海景别墅、阿嵯耶观音广场、南诏避暑行宫、白族本文主义文化艺术广场,海滩综合游乐园、太湖石景群及渔家傲等景组成,给人一种和谐美,质朴美。
无论是在沙壹姆景区、还是太湖石景群,都聚集了大量的游客,他们兴高采烈在沙滩上、岩石上照相,摄影。特别是在“洱海的女儿”这组铜铸雕塑前,游人如织,有的浣纱,有的嬉水、有的试穿白族姑娘的服装,热闹非凡。小岛上两个一立一卧的两个渔女沐浴形象,矫健而飘逸,让人想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罗丹的雕塑,大气磅礴,既有力的造型,也蕴含渔家姑娘的青春活力。整组雕像形象逼真,与岛上天然岩石“醉八仙”相映成趣。
雨越下越大,越织越密,斜斜的一张网,不仅笼住了风情岛,而且还浇湿了游客的心。雀跃而又畅游其间。
2018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