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季相对短暂,而且入春较晚。但由于此际华北地区冷空气势力较弱,降水偏少,使得气温上升较快,入春不到半个月,京西的南旱河就进入仲春景象了。最明显的标识,莫过于连片的丹麦草已把两岸完全浸染成翠青底色了。二月蓝野菜花的毛蓝,华北丁香花的丽紫,还有连翘金钟罩花的鹅黄,随意点缀其间,一幅如烟画卷就漫铺眼前了。仔细看,二月蓝野菜花间,还有蝴蝶在上下翻飞着。
仲春的天候总是不太稳定。风也是紊乱的。本是东南风的季节,却有西北风从燕山山脉下来,吹得南旱河水面掀起一层层涟漪,似是让人们忘记,它曾经是一条旱河,历史上只是担负汛期排洪泄涝功能而已。水面下的一丛丛黑藻,已长成一片片水下森林了,自然也随波荡漾起来。依偎着栈道的睡莲,有的叶片直径已扩展到二十多厘米,一片挨一片地伏在水面上,似不为风所动,仿佛被水下的根茎束牢,尽显睡莲矜持本色。
风息住时,水面迅速恢复了平静。多日没有下雨了,水体是澄清的。只见一群群游鱼逆水向前,似是抢先获得上游冲来的食物。其实,这是鱼类生物钟被唤醒的表现——该是回游产卵孵化的季节了。避风处的水面滑动着一只只水蚊,身后留下一丝丝波痕。自然界似有一双无形的手在平衡着万物。你看,蜻蜓的幼虫水虿也出现了,而水虿又是以水蚊等小型水生昆虫为食料的。此际的南旱河正无声地上演着生命的仲春篇。
行走间,忽然几朵娇艳的黄花,出现在起伏栈道的水边。移步向前,原是黄花美人蕉刚生发出的。黄花美人蕉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水生植物,但是非常耐洳湿,常生长在沼泽和溪水边,花期从三月底开始,长达数月。其叶丛密集、浓绿,能吸收氯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自然是绿化、美化环境的理想花草了。与睡莲、黄花美人蕉交织构成南旱河滨水绿线的,还有再力草。再力草又称水竹芋,属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据称,其花序大,小花奇特,非常美艳。然而,现在还不到水竹芋发花的季候。看见它肥硕翠绿的叶片,心里已萌生出对水竹芋花的憧憬和期待了。
水面上还不时地沉浮着一团团青色的漂浮物,那是偶然被乱风刮下的杨树和榆树刚刚吐出的絮穗。南旱河两岸的高大乔木大部分已翠满枝头了。唯有刺槐树还是一树枯枝,不过梢头上的雀巢或许正在孕育着新的生命呢!蓦然回首,初春时立在陡岸上的那棵山桃树,一树的白碎花不见了,代之以满梢的绿叶。行至南旱河与永定引水渠的交汇处,仿佛立在了一幅江南水乡图画前,依依垂柳似要挽住欢腾的河水,一片片碧桃林已幻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迷人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