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你发来的微信,我禁不住暗自笑了。
还记得那个月色皎洁的夜晚吗?
一轮明月悬挂在幽蓝色的夜空,沐浴在月色下的古城已渐渐进入梦乡。街道两边的商店,早已关门停业。昏暗的路灯下,映照着几个来去匆匆的行人。
我们在冷清的街头上漫步。你一直缄默不语,仿佛在思索什么。
“中文系的高材生,未来的女作家,又在构思什么作品吧?”我禁不住问你。
那时你还是中文系大二的本科生,思想深度便远远超过同龄人。朦胧的灯光下,你笑着摇摇头。你笑得那样忧郁——这种忧郁的神情总是若隐若现地从你的眼神里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哦,起初,我总以为,你在广州长大,不习惯小城单调、枯燥的生活。而后我又以为,你是个多才多艺的姑娘,深感到才华被埋没、青春被耽误的痛苦。直到后来,我才知道,你的忧郁是广义性的,同时又是社会性的......
少顷,你才淡淡地说:“古城的夜晚,还是这样的寂静,没有一点人气,简直不像个县城。”
是啊,如果在广州,此刻却是另一番景象——
煕煕攘攘的马路,霓虹灯下的人流,珠江边、公园里的情侣,笑声、歌声、喧闹声......
可是,这里却......
你已很熟悉这个古城。是的,她太小、太穷了,全省闻名的贫困县。你在这里生活了整整八年,这可是不同寻常的八年呐!
我知道,你对古城有着特别的感情——这从你每一封热情洋溢的来信中看得出来。这里的一切都会拔动你记亿的琴弦,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你会格外珍惜这段历史。对吗?
是的,生活应该丰富多彩,这里的大姑娘、小伙子并非天生一付老太婆、老头子的性格。我们有朝气、有热情,在八小时之外,剩余精力却无处发挥,难道我们注定要永远容忍这因寂寞所滋生的空虚和惆怅乃至愤慨吗?沉睡了几千年的古城难道还要沉睡下去吗?
现在,我以故乡人的身份,自豪地告诉你:如今的古城,已今非昔比,一座崭新的融合了现代化与历史文化的古城在大北山下、榕江河畔崛起,你还能认出这是昔日的古城吗?
走进古城,竟找不到昔日的一丝痕迹,所见之处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眼前这条从南到北横贯全城的宽阔平坦的马路,原是一条狭窄的泥沙土路,后来改为低标准的水泥马路。城市道路提升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县城的扩容,近年又进行改建拓宽,如今已变为一条宽阔、整洁、笔直、平坦的高档次、高规格、高标准的柏油路,成为县城标志性的主干道,并且还起了新的路名——霖都大道。
霖都大道的两边绿树成荫,那曾经挨着霖都大道一直向前伸展的一片片空旷的田野,现已被一排排高高的楼宇所代替,楼宇鳞次栉比,错落有致。高层建筑的铝合金门窗,镶着茶色玻璃,阳光照耀下反射着亮光。
在霖都大道中段,县委、县政府大门的左侧,一块写着“台湾同胞接待站”大字的木匾矗立在一幢五层大楼前面,这是以对接台湾同胞返乡的接待需要而设立。旁边的县委招待所早已改建为高标准的古城宾馆。步入宾馆,入门处可见三山二水的园林建筑,富有古城特色、清新自然、充满生机的场景,令人眼前一亮。
当你迈着轻快的步伐,进入宾馆大厅,踏着又厚又软的猩红地毯,耳边听到的不仅有客家、潮汕的家乡方言,还有粤语、普通话,甚至英语、马来语等不同地区和国家的语言。我们家乡是著名的侨乡,海外侨胞(含港澳台同胞)有60多万人,相当于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二啊!
在那被你称为“被人类遗忘的角落”,现已変成了华侨大厦和中国银行。走进华侨大厦高端的客房和雅致的餐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大厦旁边的“水晶宫”,闪耀着光怪陆离的霓虹灯,展现着古城丰富多彩的夜生活,改变了昔日古城每当夜幕降临便漆黑一团、毫无生气,一片死气沉沉的景象。
如今,到了夜晚,古城到处灯火辉煌,银色的月光下,宏伟壮观的彩虹桥在榕江上游北端崛起,横跨榕江南北两岸,五光十色的彩灯宛如彩虹般悬挂在桥上闪烁不停,夜色下被衬托得美轮美奂。一幢幢楼宇倒影水中,波光粼粼的江水,浮现出流光溢彩的彩河,点点繁星在夜空中闪耀着光亮。
步入街道,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商店、酒店、宾馆和饭店,各家商家门前的招牌色彩斑斓,不停的变换着各种颜色。明亮的橱窗里,模特穿着各种亮丽的时装,正在陈列展示。一间间时装、食品、用品、电器的超市商店,各种商品摆满柜台,琳琅满目。
还记得那昏暗的路灯下映照着那条冷清的街道吗?如今,一到夜晚,街上的路灯全都打开了,整条街道每个角落都沐浴着灯光。街上车辆川流不息,路上行人熙熙攘攘,不论男女老少,都是服饰光鲜整洁,穿戴入时。街头上的商店超市,一件件商品琳琅满目,宛若一颗颗璀璨夺目的夜明珠。那一幢幢崭新的居民住宅,不时从一扇扇敝开的窗户里传来一阵阵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的抒情音乐。而昔日,这里却是一片坑坑洼洼的荒地。
还记得我们常常漫步到那个空旷、荒凉的广场吗?这里原是县城的核心地带,位于城区中心,早期处于无规划、无管制的闲置状态。政府统一规划城区设置后,进行改造建设,如今这里已旧貌换新颜。一座气势恢宏、富丽堂皇的影剧院拨地而起,成为人们夜间的欢乐园地。
影剧院巨大的穹顶由弧形钢梁架起,金色半球形穹顶,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与广场四周的建筑物交相辉映,烘托起中央巨大而晶莹的影剧院。据说这个影剧院的建筑结构及造型不亚于广州的友谊剧院,在建筑设计风格上有很多亮丽之处。影剧院作为全县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全国各地文艺团体、演艺机构走进古城,首选的演出场地都是这个影剧院。在这座富丽高雅的艺术殿堂里,我们能够欣赏到最高端最美好的表演,在富有音乐的韵律中,它能将你的心灵从喧嚣和冗杂之中带到一片净土,让你那烦躁的心平静下来,感受到巨大的艺术魅力,给人以无尽的灵感和情感的共鸣。
最值得青年们高兴的是,青年文化宫的诞生。你不会想到吧?青年文化宫是设在“雕堡成群”的“圣地”上。把一堆堆的垃圾堆说成“雕堡成群”,太夸张了,是不是?不过,在那片“神奇的圣地”上建成了文化宫,你不觉得是一种奇迹吗?
在楼下乒乓球厅里,几个穿着桃红色运动衣的乒兵健儿,噼啪噼啪地拉开了战幕。围观助兴的,比打球的还带劲,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攻球方的弧圈球拉得又稳又准又快,一球一个角度冲杀过去。防守方也不怯懦,摆好了铜墙铁壁阵,一板一板地把球削了回来,几招下来,打得激烈,比分交错上升。看来双方棋逢对手,势均力敌。看得出来,这是受过严格的训练后才能达到的球技。一打听,才知道这是全县各部门经过多轮选拔赛和决赛,获胜者精选出来的选手,选手们集训一个多月后,将参加全市职工乒兵球赛哩。
咦,为啥大家都側过头去——
哦,原来是音乐厅里的音乐伴奏声把大家的听觉吸引了过去。我不由自主地遁着音乐声走了过去。只见一支颇具规模的乐队正在如火如荼地演奏着,一段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的小曲过门后,一位手持麦克风的姑娘随着节拍唱了起来:
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
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
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
老人们举杯,孩子们欢笑,
小伙儿弹琴,姑娘歌唱......
真想不到,我们这座古老的小城,竟有一支庞大的业余伴奏队伍,一个音质优美、音域宽广的天籁之音女歌手。你能猜出那女歌手是谁吗?她就是那个无比崇拜你的小琳,想当初还是你发现了她的音乐天赋,是个唱歌的好苗子,建议她去报考音乐学院声乐系,接受专业的师资教育。小琳从音乐学院毕业后回到家乡执教,如今已是中学的音乐老师。她很欣喜的是能学以致用,除了教音乐课,还经常参加地方文艺演出活动。那几名颇为专业的伴奏员,如不是亲眼目睹那几张熟悉的脸庞,还以为是哪个歌舞团或是乐团的精彩表演哩。
他们正在紧张地排练着,“五・四”青年节将要登台演出。
二楼,却是另一种氛围。图书室里坐满了前来探求知识之宝的中青年人。这里没有喧闹,没有笑声,只有哗哗哗的翻书声。互联网时代,网络带来的海量信息、快捷链接和精准搜索的同时,也使读者群体丧失了深度阅读和思考能力。图书室里,那些正投入地阅读的读者,已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在向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深度及广度挖掘,为青年文化宫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咦,那不是文学青年大伟吗?大伟从农村走向县城,靠写作改变命运,他接连在官方媒体发表多篇颇具影响的作品后,引起文艺界有关知名人士的关注,已是小有名气的青年作者,机遇加上运气,几经努力,由农村青年逆袭成为公务员。此刻,他正沉浸在书籍的海洋里,旁若无人地盯着书籍,边看书边在思索什么。看来他是铁了心,要在文学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探索下去,但愿他能成功。
……
呵,迷人的夜,欢乐的夜。每当我从深圳回到故乡,漫步在古城的大街小巷,伫立在榕江河畔,凝望着这座既熟悉又变得陌生的古城时,我总是抑制不住许多感触,有多少因岁月的流逝而变得麻木的心灵被唤醒了,有多少因迷惘而变得空虚的心灵充实了。
我见到许多久别故乡的海内外游子,和他们一样,我对这个出生长大的地方,怀着对故乡的无限思念和眷恋,重返故乡的土地,观赏故乡的山水,无不惊叹故乡面貌的巨大变化。是的,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家乡正在日新月异地飞速改変,犹如注入了一股青春活力,焕发着夺目的光彩。
激活的是人气,拉动的是经济。招商引资、劳务输出、大挖本地潜力,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渐渐摆脱了贫穷的落后面貌。原来总拖后腿的贫困县,已实现了完美的华丽蜕变,变为美丽的山水生态旅游县。
在这美好的夜晚,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你。期待着,有一天你从南半球飞过太平洋,越过千山万水,回到你曾留下青春芳华印记的古城,那时再来这里漫步,来看看历经沧桑,换上容装的古城。看看夜色下的古城新貌,相信出现在你眼前的定是焕然一新的古城!
(原载《河南文学》杂志2024年第四期·双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