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蔡广国的头像

蔡广国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2/20
分享

青菜

秋收过后,父亲计划在几块土地里种植一些青菜。他选了一小块肥沃而松软的土地做苗圃,在那里撒下种子,施了一些农家肥,用竹篱围护起来,然后将那些大块的菜地翻挖一遍,掏水沟,挖窝子,打算等到苗圃里幼苗长到一定高度,再来进行移栽。

不知什么原因,那些种子发芽率很低。父亲便到乡上的种子店购买了青菜种子,重新育苗。无奈那些种子的发芽率也很低,父亲的心血又白费了;他只得向我提起这事,要我从县城的种子店里选购一些好种子带回去。我对他说:“您上了年纪,种菜这么麻烦,不如算了。”父亲说:“青菜是我们一家冬天的主要蔬菜,不种怎么行呢?几十年不都是这样的吗?”看他那坚决的样子,我只得依从了他。

青菜苗长出来后,父亲特意电话告诉我,种子发芽很好,今年冬天家里的蔬菜又有了希望。听到他欣喜的声音,我也为他感到高兴,脑子里幻想起一小片愣头愣脑、绿油油的青菜来,希冀回去看到它们。

可是父亲没有等我看到苗圃就把菜苗移栽到了那些大块的土地里,施肥,除草,精心照料,但因为多种原因,那些青菜苗还是没能成长起来。父亲没有气馁,要大哥将他拉倒场镇上,一起重新选购了种子,再次育苗,移栽,经过又一番心血的浇灌,青菜才终于存活下来并日日长高。

不料,几只鹅儿趁父亲不备偷吃了一片菜地,父亲只得放下其他农活,赶紧编制了很多的竹篱,将那些菜地四面围了起来,还给那些被鹅儿践踏后的窝子里补了苗,更加用心地保护,一张张叶片如一块块绿绸覆盖在土地里,菜地里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时,父亲母亲常常摘下一些菜叶拿回家里,整个冬天它就成了一家人主要的蔬菜。

过了春节,土地已经变得有些板结。父亲又下到地里,给青菜松土追肥。随着气温的升高,青菜长得更加旺盛了,菜芯开始变得粗壮,上面还冒出一个个“儿菜”来,去掉菜叶后,俨然就是一颗颗菜“菠萝”,煞是喜人。

青菜的吃法很多,菜叶可以用于煮饭下面,还可以制作成干菜,菜芯菜茎可以用于泡菜或制作咸菜,吃起来可谓风味独特。

母亲趁着菜叶还脆嫩的时候,大筐大筐地采摘回来,经过简单的清洗后,一把一把地放进开水锅里煮得半熟(俗称燎菜),舀出来放在盆子里。父亲在一些树上牵起了篾条,母亲将燎菜用冷水清洗一遍,挤掉里面的苦水,再一片一片地抖开挂在篾条上。几天后燎菜就干了水分,父亲母亲将它们收捡到一起,用细绳打捆存放起来。等到食用的时候,母亲将燎菜用开水泡涨,清洗干净,和着猪肉炖熟,馨香扑鼻。

咸菜的做法就不同了。母亲将菜芯或儿菜切成细条,晒干,淘洗,再次晒干,撒上盐巴、花椒面、辣椒面等佐料,放进坛子里密封一段时间。等到咸菜腌熟以后,打开坛盖,香喷喷的味道就氤氲在满屋子里,不论是吃饭还是下面,食欲都会大增。这种咸菜的做法对水分和开盖时机的掌握很重要,把握不好味道就会大打折扣,但母亲的手艺已达炉火纯青,从来没有过失手。

泡菜的做法相对简单些,将菜芯菜茎和儿菜洗净,放进泡菜坛子里,加入适量的盐巴、花椒、白酒,三五天就变得脆生生的可以食用了。还有一种方法是在泡菜坛子里加上少量的麻糖或冰糖,泡菜就会更加爽口。

因了母亲的这些手艺,我们无形中就多了一些口福,艰辛的生活中也平添了许多的乐趣。而今我们长大离开了父母,但他们做好燎菜和咸菜后还是要给我们每个孩子送来,让我们能继续食用到这别具一格的青菜食品,并时时回想起他们曾对我们说过的话语。

作为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母亲不得不依靠养猪供我们几个孩子完成学业。从前父亲种植青菜的目的,小半用于人食,多半用于喂猪,在缺少荤腥的年代里,青菜吃起来痨心剐肠,与猪食并没有多大区别,个中滋味而今已经无法一一细诉,只好任由读者自己去体会了。

大哥上初中时正值我家最为困难的时期,每周回家来拿粮时,母亲力所能及地给他准备了一点细粮,不足的部分就用红薯、青菜来代替。母亲不知从哪里找来了塑料口袋,每次都给大哥装上一口袋切碎的青菜。大哥下课后就和同学们一样,去到教室后面,用石头支起一个小锅做饭,开始几天,袋子里的青菜还有些新鲜,但后来由于存放时间过长,好多已经发黄了,但大哥还得坚持食用。有人看见了大哥的饭食不成样子,背地里窃窃私语,大哥一度产生了辍学的心理。母亲说,你应该终生记住这发黄的青菜,更加努力地学习,等到学习成功的那一天,别人就会更加佩服你。大哥听从了母亲的话,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师范生,赢得了相邻们的赞誉。

我上初中时,家里的情况变得好了一些,父母时不时给我送来粮食,还将菜芯与少量的肉食炒熟,装在一个铁瓷茶缸里,另外包上一些咸菜泡菜,作为我十天半月的食物。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我高中毕业。虽然我再也不用像大哥那样以发黄的青菜为食,但父亲母亲却还要屡屡在我面前提起大哥的事迹,鼓励我坚持完成自己的学业。而今每当走过那时上学的山路,我总会回想起父母给我背来粮食和青菜食品的情景,那弯曲的背影和流下的汗水,总会让我眼里重新噙满泪水。

母亲传承了娘家的习俗,每年正月初一我们全家人都只能吃素,意思是要我们铭记艰苦保持朴素的作风。母亲做好青菜稀饭,趁我们吃饭时一再教育我们做人不能忘本,要像青菜稀饭那样清清白白,问心无愧。父亲的话则是,守好本份,终有一份,超越本份,必遭报应。这些话已经深深植根在我的脑海里,一旦遇到人生困惑和抉择时,它们都会在我的耳边重复响起。

走过半个人生,经历过许多的风风雨雨,见识过不少人的起落沉浮,我进一步明白了父亲母亲话中的深刻道理,对事业、对人生更加小心谨慎,有时甚至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菜根谭》有云,饮宴之乐多,不是个好人家;声华之习胜,不是个好士子;名位之念重,不是个好臣士。又云,风恬浪静中,见人生之真境;味淡声稀处,识心体之本然。古人还说,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这些格言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懂得它们并身体力行,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风浪中屹立不倒!

生活让我对青菜有了特别的感情,遇到外出吃饭时,我都会点上一道菜品——青菜钵,让淡淡的苦味重新刺激一下我被其他美食麻醉后的味蕾,并时时对这小小的青菜另眼相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