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愉悦的事,是读到一本好书。而最幸福的事,则莫过于和孙子一起读书。尤其是听孙子大声朗读书文,同他一起交流学习体会,那种祖孙互动带来的身心爽快与喜悦之情,真的如春风拂面、夏遇凉风那样叫人浑身舒坦,不能自已。
孙子现在上小学一年级。下半年入学,他就是二年级学生了。最初发现孙子喜欢读书,是在他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那个已经成为过去的金秋季节,开学第一天,我参加了孙子所在幼儿班的家长会。老师在会上除了介绍本学期幼儿管理及教学活动安排外,还要求家长每天临睡前要给幼儿读一段儿童绘本,或其他适合幼儿理解的儿童书籍,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我当时想:只有几岁大的孩子,不识字,给他们读书,能听懂吗?但又一想,既然老师这么要求了,肯定有她的道理,不妨读来让他听一听试一试。于是,我到新华书店买了几本适合他这个年龄段孩子读的绘本,还从网上购买了几本儿童读物。主要有《歪歪兔》系列绘本、《小马过河》《发现更棒的自己》等。每天晚上,我就给孙子读这些书。每次开读前,我都要先问他喜欢哪一本?娃说他喜欢《歪歪兔》,我就先从这本开始读。《歪歪兔》系列绘本是一套适合各个不同年龄段幼儿阅读的丛书,涵盖行为习惯、生活常识、社交能力、管理自己诸多方面的知识。当然,这些书都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教育的。我选购了其中的几本。
给娃朗读肯定要用普通话,这对我这个讲了大半辈子“老陕话”的老年人来说,是个挑战。但为了孩子,我必须迈过这个坎。朗读过程中,我不断用拼音音标校正自己的发音,以免出现差错。为了帮助他加深理解,有些重要章节我有意识多读几遍。其间,对娃提出的不懂的知识和问题,也尽量用浅显的道理予以解释。开始我还担心孙子听不进去,后来经过一段时间实践,我发现娃不但听进去了,而且记在了脑子里。有一次,我刚把书页翻过来,他看到插画,立马说出了该页的内容。我一对照,娃说的几乎同书上的内容相差无几。我十分惊奇,问他是怎么记住的?他说他看到那个画,听了几遍就记住了。
《歪歪兔》系列和其他几本书很快读完了,孙子问还有什么书?我看他理解得快、听得认真,又从书店买回了一本孙幼军的童话故事《小布头奇遇记》。这本书最初出版发行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几十年来畅销不衰,被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它是我小学阶段最喜欢的读物之一。这部书长达230多页、几十个章节、10多万字,比较长,我怕孙子没有耐心听下去。谁知一开读,他就被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吸引住了。以后让他选书,他什么书都不要,就要这本。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孙子把这本书连续听了五遍,有些情节他能一一讲出来。他对这本书的喜欢程度,可以用“专注”来形容。每次听读,他都用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书本。你一看那个眼神,就知道他用心了,钻进去了。那天正读着,我无意中发现他把随书赠的书签卷起来揉皱了,问他怎么把书签揉坏了?他回答说,听到老鼠们要害小布头,他感到很危险很紧张,不知不觉把书签卷起来揉了。我听了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感到很欣慰。
孙子上了一年级之后,同他一起阅读,更成了我的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他在一年级学会了拼音,汉字也认识不少,这给他的阅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这时候,他不需要我读了,变成自己读。阅读中不认识的字,他也不问我,直接用拼音拼读。我的任务,由朗读变成了陪他阅读。之后给他买书,也由绘画本变成了带拼音的文字书。
光阴荏苒,在一片热浪袭人的盛夏时节,娃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暑假生活。放假前,我们给孙子准备了十多本暑期阅读的书。这些书当然都是加注拼音的文字本,其中包括《乌龟就是比兔子跑得快》《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夏》《塞罕坝的树》和金波四季童话系列等。假期中,我们除带着孩子走进大自然、感受美丽景色、加强身体锻炼外,每天安排他抽出一个小时用来阅读。我要求孙子朗读一段、默读一段,每次阅读至少要在三个章节以上。阅读结束,还要辅导他将阅读的内容填入学校制发的《暑假综合实践活动手册》中,并将他喜欢的词语、句子和读书思考与感受记入《阅读记录卡》。其实,记写《阅读记录卡》的过程,也是一个加深理解和深入思考的过程,对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增强阅读效果很有帮助。填写手册和记录卡,基本是孙子独立完成的,我在一旁只是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在此期间,我们祖孙俩的看法常常出现不一致,经过一番争辩,意见就统一了。我觉得,只要不是明显错误,应该多以孙子的意见为准,不然会挫伤他的阅读兴趣。
我们家有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读书是家里长期养成的习惯,这对孙子的阅读成长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平时孙子做其他事时,就对我说:爷爷,你先看一会儿书,我马上就完了,然后你陪我一起读书。如果孙子哪天未能按计划完成阅读,他会像没有做好某一件事情一样,嘴上念叨个不停:下次一定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