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早在一周之前就已经在网站上和全市各个小区公告,“5月22日,由于哈尔滨电业局检修线路停电,时间:凌晨四点至晚九点”。由于政府提前公告,所以我有了充足的准备,生活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是,到晚上七点多手机仅存的电量即将用完,但还能勉强上网,从微信圈里得到消息说“由于哈尔滨电业局没能按时检修完线路,停电时间延长至23日凌晨一点”,看到这个消息有些沮丧,但是没有办法,只能等。
由于停电,百无聊赖,无事可做,太阳渐渐落下,黑暗笼罩整个小区。没有光照生活不便,只好重新点燃备用蜡烛,插在啤酒瓶子上。实在无聊,用手机仅存的剩余电量和朋友们聊天,尝试压抑释放,朋友建议我早点休息,所以,还不到晚九点我便草草洗漱上床休息。一觉醒来已经是凌晨三点多,以为来电了,打开墙壁灯开关,没反应。心中倍感失望,有种被欺骗的感觉。重新回到床上,再想睡已经无法入眠。晨光渐渐拨开夜幕,看见昨晚用过的蜡烛仍然插在啤酒瓶子上,突然感觉一切在开始回归,有了想写点东西的冲动,于是起床到工作室里取了已经很少使用的笔纸,仿佛又找到了以前写东西那种思绪随着笔在纸上行走的感觉。
童年,我出生和居住的村子里没有电,家家户户晚上点的多是煤油灯,每家的墙壁上都有一个灯窝,玻璃制作的煤油灯放在里面,时间长了全是黑漆漆的灯灰,并在灯窝上方的墙壁上形成一个向上弥漫的烟灰痕迹,就像一缕竖起的头发。煤油灯点的时间长了,早上起来鼻孔里面都是黑黑的。蜡烛那时是奢侈品,只有过年的时候,每家才能买一包蜡烛用来照明,那时白蜡烛比较多,红烛在过年时供销社才有。相比之下,蜡烛燃烧的烟要少很多,而且亮度也明显比煤油灯亮。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自行车是最好的代步交通工具,而且只有家庭条件好的人家才有,买自行车需要有票,没有票有钱也买不到。遇到家里老人去世,儿子结婚,女儿出嫁等婚丧嫁娶的事,都要派出两个人骑自行车到近的两三里路,远的几十里路的亲戚家去通报。
那时,每个村里都有一个碾米点,一般都是在村子的中间,基本都是搭一个简易的棚子,也有露天的。一个直径两米多,用石头雕琢的大碾盘上有一个一米左右的石头磙子,碾盘和石头磙子上雕琢有曲线形沟槽,大约一厘米左右一个,碾盘中间有一个木头做的轴柱,一个略粗的木制杠杆一头套在木轴上,拉着石磙子转,杠杆的另一头伸出一米左右,当做推碾子的手柄。石碾子很沉,推碾子需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推动。我那时很小,常跟着母亲去碾米点,也能帮着母亲推碾子。每家都备有一个专门用来扫碾子的扫帚,用来扫掉粘在磨盘和磙子上的米面。那时有一个习俗,就是谁家用碾子就把扫帚放在碾子上,就是一种规矩。以至后来就有了一个“扔把扫帚,占个碾子”的俗语。
那时人们的穿着很朴素,没有花花绿绿的各种颜色,男人通常穿的衣服颜色都是蓝、黑、白三种,女人穿的通常是蓝、绿、红和花布衣裳,材质基本是棉和麻,那时已经消除了贵族和资产阶级。高档的丝绸即使家里有也不敢穿。
有了电以后,人们的生活很快得到了改善,村里有了电灯,煤油灯逐渐消失了。那时,我家里买了一台收音机,是用干电池的,我记得好像是红灯牌的。从那以后,每天睡觉前都按时收听评书联播,家里的亲戚和左邻右舍都来听,没啥特殊情况,每天都不耽误。评书联播的时间安排很好,是八点到九点,我经常躺在被窝里听,听完就带着小说里的故事情节入睡。听过的评书很多,印象最深的是《杨家将》、《夜幕下的哈尔滨》、《烈火金刚》,还有《东方》那时听评书的热情绝不亚于现在看电视连续剧。
在我十来岁的时候,公社有一个电影放映队,每半个月左右在公社巡回放映一次。那时看电影的热情特别高,听说哪个村子晚上放电影,早早就准备好,吃过饭就匆匆忙忙赶去看电影。一旦在放学的路上碰到拉电影机箱的马车都要问个明白——去哪放电影。知道了就赶紧通知小伙伴们。放学后,草草吃完晚饭就步行上路,近的三四里,远的十来里,看完电影后,带着那种电影里的英雄气概和兴奋,甚至是恐惧,披星戴月往家跑,回到家里仍然回味那电影里的情节,然后带到梦里。
电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改变了企业的生产方式,也改变了我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可以说现代社会是用电构成的,没有了电也就没有了现代社会。我们已经习惯了这个由电所构成的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并越来越依赖这种生活方式。绝大多数家庭生活用品前面都有一个“电”字,电饭锅、电冰箱、电视机、电脑等等。工厂里面的生产设备没有一样能离开电。
社会进入网络时代后,更是离不开电了,几乎所有生活、生产用具都需要电。本来是用来可以移动通话的手机,现在已经变身成了一个多媒载体,兼备移动电脑、手表、照相机、计算器、电视、收音机、日历、笔记、MP3、MP4等等诸多功能于一身。我们每个人已经被手机所控制,并越来越依赖手机,变成了手机的奴隶。
停一小时的电,我们可以忍受。停电一天,我们就无法忍受,并迫使我们尝试改变生活。停电一个月,我们的生活将彻底改变。我们将不得不扔掉手机回归本来的生活,做饭我们不得不用燃气,用蜡烛照明,所有电器无法在使用,只能丢进垃圾箱。老百姓开始抢购所有能够买到的商品并囤积,社会将出现混乱。
停电一年,我们囤积的商品将逐渐用完,人们重新开始回归原本的生活状态,用石头碾子碾米面,重新回归老习俗,扔一把扫帚,占一个碾子。已经放归自然地马将重新回到现代社会并成为代步工具,已经废弃的一些老驿站将重新启用,站人将成为一个热门职业,并可能成为新的事业单位。
停电三年后,我们用电生产的所有商品、油料等将全部用完。所以,掠夺战争不可避免。但由于没有电,所有飞机、汽车、坦克等将无法使用。核武器、导弹等只能成为摆设,这样的战争只有枪炮对决,弹药耗尽后,那就只能重新加工打造大刀、长矛用来作战。
若干年后,由于没有电,作为货币交换的纸币将无法继续使用,手工印制的纸币很容易造假。所以,只能采用等同价值的金、银、铜来制作货币。金元宝、银元宝、大钱将重新回归社会,有钱的人家,家财万贯名符其实。
没有了电,我们生活的环境不再有工业制造产生的污染。环境会变的越来越好,空气也会越来越清新。不再有危害健康的各种化学制剂和毒素,我们吃的食品会越来越安全,我们的身体健康会越来越好。没有了危害青少年精神世界的电子游戏,没有了那些低俗的影视剧,人们的精神世界回归平淡并得到净化。电业局、电影院、电视台、广播电台、电讯公司等涉电部门将全部关门。人们重新回到一个清静的世界。
哦!来电了!我先给手机充电,然后把这篇文章发到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