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房顶月亮的头像

房顶月亮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3/06
分享

听雨

2022.12.05 21:41

听雨,是一种沉浸式体验,需要专注,投入,更需要一份心情。

下楼做核酸,发现小雨密集,空中不见雨帘,地上有雨落,在浅浅的积水里蹦蹦跳跳,像玩水的孩子。

去储物间拿了伞。雨打在伞上,滴滴答答,轻柔得像一首老歌,我一头就扎进了老歌里,心里面装满了雨,耳朵里只有雨的声音。

喜欢听雨。听各种各样的雨声,大的小的急的缓的轻的重的柔的刚的。

春天的雨,温柔曼妙,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典型的绕指柔。偶尔有个大大的雨珠,“啪”的一声,或者“嗒”的一声,滴在窗台上。

漫不经心,无心又无肺,时光在这里被无限拉长。听着雨,思绪在雨里飘忽。雨,一点一点,本不相连,自古雨声从何来?前面的落下去,是泪水还是思念?后面追赶着的,是去问答案吗?

我闭着眼,靠近窗户的位置,贴在床上,仿佛贴近大地,听雨低语。

没有人不喜欢春天的雨。

春天的风有时会桀骜不驯,扯着嗓子在天地间呼号,吹得尘沙飞扬,吹乱了刚修剪的头发,也吹乱了你本已经掩藏得很好的心事,站在大街上,你像一个落魄的书生。

春天的风,有时真的让人生厌。

但是春天的雨却不同了,它乖巧,温顺,绵软,细腻。像一个善解人意的女子,用她的温情脉脉,化解你心里的结,陪你在河边漫步,看水雾弥漫。陪你在檐下听她轻弹细捻,一片缥缈的灯光下,诉说着来自远方的惦念。

没有人不喜欢它。

把自己完全沉浸在雨中,心便也变得如三月的柳丝,柔软得让人想起爱和被爱。连眼中的光,都变成了雨。

春天本不该哀伤。

一切都在萌动,一切都在酝酿,一切都那么生机勃勃,那么缤纷绚丽。吸一口气,五脏六腑都浸泡在大地的清香里。什么都是新的,什么都是饱满的,热情的。

什么都踌躇满志,欣喜满怀。

就连落花,都那么优雅。

就连告别,都那么含蓄。

听那雨声,“啪”,“嗒”,清脆绵长,悠远空灵,不是叹息,那是生命重新开始的序曲。

今日小雪。小雪落雨如春雨萌动,但毕竟冬季来临,雨滴顺着寒风飘落脖颈,凉意甚浓。

回家加一条丝巾,我决定出去走走。

好多年没有在雨中散步了。迫于生活的压力,那些生活之外的诗情画意早被压缩到极限。但因喜欢雨,喜欢听雨,有时,途中遇雨,不免也会停下车,享受一番大自然的恩赐。

记得那是个夏天,我到了开发区。宽阔的马路车辆稀少视野开阔,与天相接的不是摩天大楼,而是路两边大片的绿化林,风景如画,很是愜意。走着走着,天上开始落雨。细而稠密。风小雨斜,已是夏末,秋意初现,缠绵悱恻。

天上一层淡淡的灰色,放眼道路两边,花草树木在雨水的浸润下色彩分明,像洗去尘垢的孩子的脸,纯净清朗。

雨下大了。雨势强劲,仍不觉风起,但雨斜斜的像一根根刚硬的钢丝,顿时有了风骨,铿锵之声回响于天地之间,雄壮威猛。

黑亮的柏油路面霎时变得白亮,一层灰白的水雾此起彼伏在路面上袅娜起舞,与灰蒙蒙的天空彼此相契,路的尽头,在天的边缘,与远处朦朦胧胧的山水房厦融为一体,含蓄渺茫令人神往。

在那天地交汇的地方,雨是什么样子的呢?看雨的人又会是什么心情呢?

我在路边停了车,豆大的雨点一阵狂飙,打在车顶上,噼里啪啦。挡风玻璃上如山洪倾泻。

记得季羡林老师曾在一篇文章里,把雨声形容为,黄钟大吕,金声玉振。可惜我才疏学浅不能去体味那些高雅之音的美妙。或许,此刻的雨声就是那仙乐吧。此时,雷声轰鸣,电闪划空,雨声更加深沉有力,如万马奔腾齐而不乱,壮怀激烈!踏踏的马蹄声有节奏的朝着同一个方向急驰而去,应该是去赴一场生命之约。

现在,撑着伞,我也去赴一场久违的心灵之约。

路上除了我,再无他人。初冬的雨,似乎懂我,只管在伞上轻轻弹跳,并不豪横,戾气全无。西北来的风夹带着凛冽,吹起我的丝巾,撩起我的长发,它在为那支老歌重新谱写曲调。雨在头顶,“滴滴答答”,敲打着模糊的已经遥远的记忆。那支歌,和着雨声,在天地之间回旋。

我在没有词的老歌里,向前走去。经过一家瑜伽馆。门口的木地板上,散落着一些榆树叶,有青有黄。门西紧邻的一棵榆树,已经高过了三层楼。没有人修剪,长得很随意,一些枝条遮住了瑜伽馆的门口。风吹叶落,纤秀的叶在树下翩飞飘荡,湿漉漉的地上,雨点有了舞伴。

四五年前,我一心痴迷瑜伽。但那时瑜伽馆都很远,白天没有时间,晚上从不出门,只得放弃了这个念想,自己从网上找了许多锻炼的方法。一年前发现了这家瑜伽馆,离小区只两百米。但这时我已经塑身成功,无论体重身形还是体质,都不再需要专门的培训。

现在,我看到的,只是一座空房子。跟美和气质再无瓜葛。

又想起那次郊外遇雨。夏雨气势,雷霆万钧,如琵琶急弹,坐在车里,无比安静地听这场雨对我倾诉。

人生的许多场景,多如这不期而遇的雨。总是在没有彩排的舞台上,不可逆转的上演着。或突兀,或惊艳,或平淡,或不屑。在最初的感动里,留恋着一份熟悉的温暖。在最后的无奈里,挥别着一种平静的豁达。有的人,来去匆匆,风过无痕。有的人,刀刻笔篆,在你生命里绘下一世风情,任岁月煎熬,愈深愈烈。有的,还没来得及相遇,就已分道扬镳。

这就是所谓的缘吧?神奇又无奈。

就像这个瑜伽馆,当年我那么迫切地找寻它迫切地需要它,可它并没有及时出现。等我完美蝶变,出现在我面前的,只是一座与我毫无关系的空房子。

原来,曾经痴痴迷恋的依恋的,经年之后,回头发现,我可以一个人走很远很远的路。生活的历练已经把沧海变成了高山。在无数的轮回碾辗之后,遥看西风瘦马,我可以自如地调节自己的情绪把控自己的生活。

就像现在,我可以把一场雨,听成大自然为我的独奏,曲调舒缓平和,我为之陶醉,身心安然。

一年初秋,回老家给一逝者送葬。赶上雨天,淋漓湿热,潮闷压抑。是一小山村,背靠青山,房屋依地势而建,从高处依次排下去,路面也由高到低,路面上雨水汇集的小溪顺着斑驳的柏油路面,由高到低汩汩而流。我们的餐厅就在村子中央的一条主路上,一个依地势而搭的塑料棚。雨很大,打在棚顶上,“噼噼啪啪”,棚下十几张桌上,坐满前来送殡的客人。另一边,是掌勺师傅在几口锅前,叮叮当当。低语的人声,沉闷的锅碗瓢盆,悲凄的气氛,逼仄的场地,我无法安坐。

找了把伞,站到远处。一团轻雾环绕山头。山上山下,浓翠扑人眉宇。正是庄稼生长的季节。雨“哗哗”地下着,我却听不到远处茫茫绿野中雨落下的声音,我想那一定是呜咽之声。这凝重沉厚的雨声,是上天为逝者书写的墓志铭。

身后的哀乐在不绝的雨声里更加低沉,路上雨水缓缓,悲伤逆流成河,望着连绵的青山,心情格外沉重。

想起曾和石頭聊过身后事,他为人写了一辈子的传记,却不肯为自己的生平留下只言片语。他早早为自己拟好遗嘱,等他死后,挫骨扬灰,一半扬与山林,一半洒与大海,不立坟不竖碑。

我说那我亦然。又问他,若孩子们想我们了咋办?去哪儿找我们呢?他只回了两个字:心里!

最深的思念和爱都在心里。

一切的悲伤,缅怀,追忆,绵绵的想念,都可以随风,随雨,追逐到天涯。

我释然。

人生有多少次听雨的经历,就有多少次听雨的心情。在那次最伤感的,切切的雨声里,我找到了永恒。

雨的世界里,瞬间即为永恒。

听雨的我,很多时候都把瞬间当作了永恒来珍藏。

我珍藏每一次听雨的经历,春的夏的秋的,躺在床上坐在车里,还有这次的小雪听雨。

小雪无雪,却有这么一场雨,让我享受一把伞和一场雨带来的深远与宁静。

一个人,听一场雨,走一段路,典藏一种心境。出去的时候我只有一把雨伞,回来的时候,满身清朗。

感谢这场雨。也要感谢自己,人到中年,还能拥有一颗听雨的心。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