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的原因,现在已经很少有时间能像学生时代那样,可以心无旁骛地一头扎进图书馆进而畅游在书中邂逅青春、遇见美好,有的只是到了图书馆迅速检索到心仪书籍所在的位置,熟练地办理完借阅手续后匆匆离去,然后在稍微有空闲的时候去读那么几页纸,我想这应该是今天大多数热爱读书又为生活打拼人的现状吧。即便如此,我都觉得应该表扬像我这样的读者,因为即使工作再忙、生活再累,我们依然在心中为书籍留了一个位置,哪怕很小很小。
偶然的机会在短视频中刷到了著名主持人欧阳夏丹推荐的书籍来自陈彦所著的《主角》,本来准备随手划过去了,可看到戏曲封面又驻留了几秒,因为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戏痴,特别喜欢山西的中路梆子,爱屋及乌的关系吧,我便对这本获得过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有了莫名地好感,认真听完了欧阳夏丹关于这本书6分钟的介绍后,我便打定了务必将这本书阅读完毕的信心。
本想着网购这本书,然后可以在有空闲地时候随时拿来阅读,可一看到价钱,囊中羞涩地自己便打了退堂鼓,进而把心思转移到了图书馆。
到了图书馆,我才知道这本书非常地受读者欢迎,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本书总是被读者们借来借去,几乎没有机会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但是想要阅读这本书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可以到非借阅区阅读,不过这就非常受限制了,不仅书籍不能被外借外,阅读还有时间规定,可出于对这本书的好奇,眼前的困难仿佛都不值一提,就是在那样的境况下,破天荒地竟把《主角》上下册共899页的书籍阅读完毕。阅读完这本“巨作”后,感触很深也很感慨,时而为忆青娥的成功而高兴时而又为忆青娥的遭遇而同情。
在此,我也特别想和读者们分享一件“怪事”,在阅读过程中,读到忆青娥在舞台上表演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时,秦腔的旋律便不自觉地浮现于脑海,仿佛一瞬间穿越回到了书中描绘的那个时代,一切是那么地真实,那么地触手可及。
陈彦以扎实细腻的笔触,尽态极妍地叙述了一代秦腔名伶忆青娥近半个世纪人生的兴衰际遇、起废沉浮,及其与秦腔及大历史的起起落落之间的复杂关联。其间各色人等于转型时代的命运遭际无不穷形尽相、跃然纸上,既发人深省,亦教人叹惋。陈彦笔下那丰富复杂的故事情节,鲜活生动的人物群像加之方言口语的巧妙运用,字里行间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熟稔和叙事的精准与老到。非常值得推荐这本书给大家,假如你是戏曲人,阅读后一定获益匪浅。
值得欣慰的是,这本巨作被搬上荧幕的消息终于得到了证实,前几天新闻里还报道说《主角》剧组在山西芮城元代“连三舞台”进行取景拍摄,而且看发布的演员阵容也完全符合书中那个角色的定位和形象,仿佛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制般,可见导演的慧眼识珠。虽说我是一个十足的晋剧迷,但这次我为秦腔打call,为《主角》打call,为戏曲打call,为每一位扎根戏曲舞台的戏曲人打call,希望这部剧播出后能够为十年如一日坚守舞台的戏曲人带来更多的社会关注,希望戏曲这个在别人眼里冷门的职业被更多人看到它的闪光点,这是我所希望和看到的愿景。
虽说隔行如隔山,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也汲取了很多坚强的信心和奋进的力量,正如欧阳夏丹所讲的那样,人生其实就是一种不断的得到、失去、迷失、找回的过程,它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幽幽暗暗、反反复复,只要你一直往前走,就不会再迷路。这样的人生哲理何尝不是我在图书馆阅读《主角》时的真实写照呢!一分一秒、一天一月、一字一词、一句一段,只要坚持就会离目标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