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吴言明的头像

吴言明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412/30
分享

从时光隧道上划开一道豁口

一本精品散文集,慢慢地读,细细地品,阅读的时光就仿佛沐浴在阵阵和风里了。在时间的旷野里,风掠过乡村、家园、田野、山河、荒原,风便成了和风,风里便飘荡着岁月的味道了。这味道,有历史的沧桑,有文化的厚重,有哲思的深刻,有暖人的温馨。这味道,灵动鲜活,浸润心田,化育人文,滋养生命。读何述强散文集《时间之野》,便是这般感觉。

作家在中越边境乡村扶贫,那里显然也有故乡的影子。这些影子,唤醒了作家满是草露芬芳的记忆。作为下乡扶贫干部,作家组织捐资修筑了一条“青年作家路”,为刻一块路碑,众人上山抬石的场面,触动了人们阔别已久的乡村劳动记忆。而这个自古就不乏金石之声的乡村,现时却找不到一位刻碑匠人,从外地寻来一名石刻工匠在村上刻碑,村民从四面八方会集过来,深情围观,遥远的记忆瞬间激活。这是《隐伏的村庄》里的情节。这情节,像是在时光隧道上划开的一个豁口,可以透视时间的分野。

人们在拼命追赶时间与效率,殊不知却弄丢了时光里的许多珍贵事物,就连那些曾是人们赖以某生的技艺与工具,也难免被时光打落。当这些事物再次进入生活现场,人们才惊奇地发现,这些事物竟如此温暖、如此美好、如此让人怀念。同样温暖、美好并让人怀念的,还有泥巴墙、青瓦房以及那些已和古树、山水融为一体的老旧建筑,它们一并构成了一个个隐伏的村庄。隐伏在城镇化的道路上,在城市生活的背后,在人类记忆的底层。同时隐伏在作家记忆深处的,还有晃动在童年旷野里的时间鞭影、母亲生命历程中那幢亮堂堂的房子、三伯于月光下抖出的那团白雾、曾祖父友人赠送的那只名叫来宝的灵犬……随着时光的流逝,它们也变得日渐隐秘、邈远、模糊,是弟弟一次酒醉之后的醉言真情,让人惊觉:太多温暖的事物已被岁月挤压在时光的隧道里,就像一条条承重的弹簧,那些被挤压着的温暖,在某些偶然时刻猛地窜将出来,撞击着内心柔软的情愫,绽放出飞花溅玉般的美。

行走在时间的旷野里,许多事物总是打着岁月烙印,悄无声息地活在人们的日常里,一个或许只是偶然的契机,这些事物便和着作家的思考与情怀从笔端喷涌而出。譬如那块红墙里的青砖、那些躺在荒野坟碑上的文字、乌雷的那一场雨、那些被一位老教师花了十七年时间书写到竹简上去的经典,它们都是氤氲着岁月味道的事物。更有一些事件、人物或场景,譬如那条叫作湘江的红色河流,那张永远鲜活在湘江岸边风里的俊秀刚毅的脸庞,还有令人憧憬的平陆运河里亮亮的河水,它们仿佛一道电光,照彻许多事物,也照彻人类的心灵,惊心动魄。

岁月的味道是鲜活的,会从生活的各个角落弥漫出来,氤氲濡面,诗意绵然。《江山诗意此中藏》向读者呈现的就是一些承载着诗意的事物。它们有的打着岁月的印记,有的则把岁月的光华完全融入其中而不着痕迹,以“脉”的形式穿越时空,横亘古今。正如《木坡村的温暖火塘》所写:“当我们享受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过上越来越便捷的生活的时候,在古老的村庄,古老的庙里,一个寂寞的守庙人,还有一群老人,他们下着象棋,就着冒烟的树蔸烤火,甚至被火烟熏得眼睛红红的,但是他们也在聆听着时代的声音,他们也在关心着农村的发展和变迁,他们用树枝在地上写字,坚守着一份如此古老的事业。”

山河本是一本书,书中写满绵密的诗意。红水河是诗性的,河水淘洗过的天峨山水彩石也是诗性的;三江独峒高山岭顶的侗天湖也是诗意满满;浦北五皇山的混茫流霞本来就是诗化事物;大化七百㟖布努瑶人飘满酒香的艰难而快乐的生存、绵延,则是一部荡气回肠的史诗传奇。读此辑文章,便是在诗意里徜徉。

作家说,“文学是懒人的事”。此“懒”并非懒惰,是“懒”而不“惰”,是不急就、不应景,是拒绝浮躁。在何述强的散文世界里,述历史、谈文化、诠事理,典籍掌故总是随手拈来,不掉书袋,融汇贯通。风物景致文章,一旦自其笔端泉涌成篇,一事一物,来龙去脉,清清朗朗,文化源流,汩汩滔滔,谈古论今,状物述微,汪洋恣肆间,岁月的味道浓郁芬芳。若是原来尚不熟悉的景点风物,便不会匆匆一面即把文章写就,也不会以浮光掠影的书写取代其人文内涵的深度挖掘,而是先探清其幽微、弄明其究竟,然后再诉诸文字,与读者对话分享。《灵渠梦寻》是在三次探访之后写下的,让情感在数度深情打量中淀积,生出“历史的滋味是沉淀出来的,需要时间,岁月,日光月光,风风雨雨,像流水一样淘洗,锤磨”的妙悟,并将对父亲的深切思念融汇其间,化成情感的潮水流淌于字里行间。《认出你的混茫》是在两次游历之后才认出五皇山混茫的诗意;《千秋眉眼龙江河》更是数载临江而居的产物。何述强说:“懒人才能把文学做好。”这是有其深刻的哲学内涵的。一方面,“懒人敢于把收集到的素材晒干水”,“把作品的生产期拉长,实则是为了让作品在成型过程中吸收更多的天地日月精华。”另一方面,“懒人喜欢悠悠梦寐,是为了养成闲散自由的心态,像篱笆上的瓜藤,开花结果自有其时,用口号喊不出来。”

“好作品光靠感性是立不起来的”。那么,好作品靠什么立起来?《时间之野》共收录37篇散文,让这些作品“立”起来的,是文中那些感性书写过程中仿佛灵光一闪的妙悟,是叙写描摹中水到渠成的哲理阐释。这些妙悟哲思便是文章的灵魂。因为有灵魂,读着才感觉得到岁月的味道淳厚。在三个小辑之后,书中另有《刀锋上的光芒》,是精思妙悟小辑,是谈文论道撷英,是哲学思辩光芒的闪现。每则寥寥数语,却有醍醐灌顶的效果,读之,或茅塞顿开,或会心一笑。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