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盖州文艺》的头像

《盖州文艺》

内刊会员

小说
202504/14
分享

陈凝如花

  邢瑜

一、陈凝如花

女警陈凝,长相实在普通,皮肤不白,眼睛不大。但心里灿若春花,具体表现就是笑声爽朗,笑容潋滟。

前几年就任信访科长,副科级干部,官不大,但操心不少。公安信访是个不好干的工作,基层的信访工作更是繁杂琐碎,操心费力还不讨好。可几年过去,陈凝反而变得好看了,和同龄人相比,更显年轻。常年坚持体育锻炼,身材依然苗条,皮肤偏黑,但很紧致,只眼睛周围有点细小的皱纹,完全不象近50岁的人。

野百合也有春天啊!同事这样开玩笑。她听了,也笑。

又说:前几天,我儿子开学,我和他爸送他回警校。中午没吃饭,当时也没觉得饿,为赶时间,他爸说,买点什么,路上饿了吃。他们爷俩在车里等着,我就到路边的饺子馆去买饺子。这家饺子馆我好像去过,饺子味道很不错。因为孩子爱吃芹菜馅的,我就点了一斤芹菜馅饺子。一个50多岁的女人,看起来是管事的模样,告诉我说,饺子都是现包现蒸,要等一会,可也很快。我答应着,就在旁边的椅子上坐着等饺子熟。这女人看来很爱说话,看我自己坐着无聊,就和我闲聊起来。我这人你们也都知道,有这几年在信访科练就的功底,聊天还是没问题的。

“不过,这女的一开口就问我,姑娘,你今年过三十了吗?

“我当时一听,说,还哪有三十岁?四十岁也没有了。紧接着,我问,你们家还有什么馅的饺子,再来一斤。”

陈凝的话音一停,大家反应了一下,紧接着都大笑。

唯独陈凝不笑,又继续说:回到车上,咱家老男警察说,一斤饺子都吃不了,还多买一斤。又让人糊弄了。

二、陈凝家的老男警察

陈凝老公也是警察,刑警!干刑警才是警察,陈凝老公杨军总是这样和儿子说。因为儿子在省警院读书,是小警察,于是杨军就被陈凝称为老男警察。

杨军喜欢骑行。休假期间订好了去西藏,陈凝出了点小事故,被一辆电动自行车伤到了腿。夫妻二人纠结,去还是不去。知道此事的朋友们一致反对他远行,杨军考虑再三打算放弃,可心里不免长吁短叹,觉得这次不能成行,以后很难骑行去西藏了。50岁骑行去西藏,已经是生理的挑战,年纪再大,更不适宜骑行西藏了。

陈凝看出杨军的矛盾心理,她知道为这次西藏之行,杨军已做了很多准备,失去这次机会,还真是很遗憾。原本就很自立的陈凝,决定更自立一些,告诉杨军,你去西藏吧,我自己能照顾自己。杨军有些愧疚,但因珍惜这次骑行的机会,更多欣喜。

西藏骑行很艰苦,陈凝在家里也很辛苦。

杨军一路发来照片,陈凝在家里整理成集,配上音乐。朋友们看到的西藏照片,经陈凝的精心剪辑,风景一路,俨然大家手笔。

杨军西藏归来,风尘仆仆,面黑如铁,但双目灼灼有神,陈凝肤色细白,只是气色不够好。

二人形成明显反差。

却又如此和谐!

三、两块钱的糖葫芦和五块钱的糖葫芦

周日,陈凝说,要吃糖葫芦。杨军说,我去给你买。

不大一会儿,杨军买回一串糖葫芦,五个颜色鲜艳的小红果,外边裹着一层晶莹的糖皮,让人流口水的感觉。杨军举着糖葫芦,说,你嫁给我多幸福!

陈凝笑,问道:这糖葫芦多钱一串?

两块钱。

还有多钱一串的?陈凝知道糖葫芦分多种,山楂大小也不一样。见这糖葫芦上的山楂个头不大,故意问。

还有五块钱的!

你怎么没买五块钱的?陈凝揶揄他。

杨军一听陈凝问,反应极快,像早准备好了话:你看啊,两块钱的和五块钱的,就是山楂个头有点区别,可都是山楂,一样的好吃。你能说五块钱的是糖葫芦,两块钱的就不是糖葫芦吗?

陈凝听他这样说,笑笑:我再替你说一句,五块钱的糖葫芦太大,吃了容易胃酸,两块钱的正好!

对!你现在领会领导意图能力增强,还有提升空间,给予表扬一次。

那你做饭呗!算是奖励。陈凝拿来围裙。

做饭多大点的事,给老婆做饭最幸福!杨军毫不犹豫拿过围裙,走进厨房。要说也真是巧,杨军的电话响了。就听杨军说,好,马上就到!

杨军走出来,见陈凝眼睛看他,无声询问,便道:有现场。随手把围裙直接给陈凝系上了:老婆,你天生名厨,老天不让埋没了你。

陈凝瞪了他一眼,说,你几点能回来呀?

不用等我,你先吃。杨军走出家门。

陈凝直接把围裙从身上取下来,吃完两块钱的糖葫芦再说吧。

糖葫芦酸酸甜甜,很有味道。

他的工资收入如果只能买两块钱的糖葫芦,而他愿意给她去买,她也不嫌弃糖葫芦小,这糖葫芦的味道就丝毫不差。

陈凝讲述糖葫芦的故事,脸上的笑容表明心里淡淡的满足。

四、陈凝的计谋

全国两会期间,稳控工作压力极大,为防止闹访缠访的人进京,陈凝的信访科负责到火车站劝返进京上访人员。

周六晚上,我们几个聚餐,还没等菜上齐,陈凝就说,过一会她就要去火车站。大家问,还真有进京的人呀?

可不有么,我们都在火车站劝返回3个人了。

大家开玩笑说,你这信访科长什么问题也不给解决,人家只能不停的上访了。

有些问题是不好解决,有的就是上访人的问题了。你们还记得那个韩老八吗?为一辆三轮车被扣,上访了十年,分局的局长换了好几任,该补偿的早就给了,可他是生命不息上访不止,兜里没钱,就到信访科来。一听说全国开两会了,就立刻到火车站,老上访户了,就知道我们会到车站劝返。前天晚上,我早看见他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转悠,我就装作没看见他,没理他。终于,他绷不住了,主动来到我跟前,打招呼:“陈科长,你来了。”

他要进京,给你打什么招呼?大家不解。

我就知道他根本不想进京,也怕浪费进京的车票钱,可就是做出要进京的样子,等我们劝返的时候,他好讲点价钱。这次我教育了他几句,他也就没有条件的回家了。他这些年就是上访,什么正事也不干,息访保证书写过不知多少遍了。

这次能在火车站劝返韩老八,还真有点出乎意外。陈凝笑着说。

看陈凝的表情,笑容灿烂自得,颇有成就感。

唉,陈凝,当年你可是上课都偷摸看福尔摩斯的,现在也不崇拜华生了,只要实施一点小计谋就达到现实的满足。啧啧,标准降低了。陈凝的同桌揶揄她说。

这叫到什么山唱什么歌!陈凝说完,听大家议论了一番上访人的心理问题,又急忙吃了几口饭菜,说,我得去火车站了。

我们不能挽留,看她穿上蓝色的警服棉大衣,风风火火的走了。

看背影,很有飒爽英姿五尺枪的感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