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寒岁晚,蓦然回首方知2024这一年又要接近尾声了,想来提笔写下这样有仪式感的岁末感言已是第三个年头了,惟愿心怀感恩与敬畏,不负时光,记录下我与我的2024,收纳这一年所有的暖,来融化这岁末所有的寒,给光阴留下记忆,犒劳自己一份感动与希冀,活力满满开启2025新的人生之旅!
2024,这一年在工作上确乎是忙碌的,承蒙领导不弃,家长信任,终是担任两个年级两头的语文课程,两头的备课,两头的习题,两头的授课,两头的作业,两头的早晚自习,两头的思维与理念……早起晚归,每天便与孩子们循环往复游走在这文字的世界里,阅览世间百态,感念挚爱情深,文韬武略、驰骋古今、跨越山河……繁琐却心思简单,辛苦却内心充盈。
当年在同事间有流传很广的一句话:教书不教语文,做人不做女人。大约这都是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琐碎而麻烦,而我却巧妙地“中招”,既教了语文又做了女人,且一干就是二十多年,竟常是乐此不疲,看来在这等的“苦”事中“中毒”不浅!
其实想想,人生有什么比把自己活成一道光更为可贵?又有什么能比改变一个人亦或众多人的命运更为神圣?教书育人大约就是这样一种生命体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喋喋不休,言传身教,润物无声。但始终坚信:人生向来就是一种双向奔赴,在哪里付出,就在哪里收获;在哪里打磨,就在哪里闪耀!
这一年,所有辛苦的付出终将凝结成芬芳的果实,作为学生习作的点评老师,随同弟子们荣登各种融媒、报纸平台,并多次获得奖项;作为一线教师,因弟子们统考成绩优异,而走上教师节最高领奖台;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声亲切的称呼“老师”,一个深情的拥抱,足以慰藉所有的委屈与难过,简单的满足何不是平凡工作的一种幸福?点滴的付出竟是涌泉的回报,我很满足!身为人师,甘为人梯,有什么能比看到一个鲜活生命的进步与成长让人更为惊喜?感恩拥有这样一份工作,让我拥有更多的尊严与价值,也让我遇见更好的自己!
2024,这一年,更为欣喜的是因文学而让我遇见自己喜欢的生活状态。
记得几年前最初的写作,懵懂而迷茫,生活突然的变故与打击,家人的生病,亲人的离去,让自己深陷泥淖一如被重压的弹簧,只想寻找一处情感“透气”的出口,疗愈生命所有不期而至的伤痛。于是,在搁笔二十多年后再次“朝花夕拾”。在自我的文字世界里,我捡拾着那些曾经遗忘甚至是丢失的往事,在故乡、在童年里,一次次被温暖着感动着,崩溃着也在治愈着,一度想逃避现实的落寞与无助,终在某一天在《别怕,请允许一切发生》一书中看到:“愈是孤独脆弱的时刻,人便愈是渴望打开过往。”压抑已久的情感就在那一瞬间恣肆汪洋了,这是写到我心坎里的文字!也就在那一刻我清晰地感到,文字及文学的强大魅力!
此后的几年里,在写作的世界里我用心用情书写着我及我周边的生命状态,终在断断续续的写作中走出了那段至暗时刻,发现生活一直灿然而明媚,只是曾经心灵的阴霾遮蔽了看世界的眼睛。很感恩这几年来,在文字的世界里我找回了迷失的自己,一如往昔通透而自由!
2024,这一年,在文字的世界只求与他人共拾记忆,共情共享,仅此而已。但却意外收获那么多人对我文章的喜欢与转发及私信留言,更是感恩于各种平台给予我的奖励与认可。尤为感谢融媒体入选了我的两篇文章,语音诵读推选上了学习强国平台。我的2024啊,满满的小确幸,终在文字的朗朗晴空下收获着独属自己的“伊甸园”!
有人说,世上所有的相遇不是偶然,而是注定的缘分,是灵魂的共振,磁场的相吸。这一年,感恩因文学让我遇见更多的人,走向更广的社会舞台,感受着别样的生命色彩。
这一年,我参加了“三八”节及国庆节相关主题的诵读活动,虽仅为台下不起眼的观众一枚,但因入选了我的文章,内心还是有些澎湃不已!能在台下静静聆听自己无声的文字演变成有声的诵读,从无形到有情,入耳沁脾,感染着人,滋润着人,不得不佩服诵读者声音的强大魅力,感慨原来文字可以用这样美的方式呈现!在此,我见到了风度优雅、声音极富磁性的王晓棠老师,也见到了声音浑厚好听的冯彬老师,以及仰慕已久的安健君及雒亚军老师……
这一年,随同旗文联李春明主席及常耀宗社长,一同拜访家乡的自治区劳模——杨巨才。已年愈古稀的他,精神矍铄,依然行走在田间地头做着他的“科技兴农”梦。一张黝黑而憨厚的农人脸庞,一段段“科技兴农,科技助农”的艰难创业史,以及他丰硕的研究成果“京春一号”“巨才红”,还有那满庭园、满山野开得灿若阳光的雪菊……这一定是我2024最难忘怀的记忆!也一定是最震撼我的精神动力!
随后不久,就读到了常耀宗的报告文学《悠悠故土情——来自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杨巨才的报告》,更为系统全面地了解了这样一位孜孜以求的科技兴农创业人,为他的土地情怀和匠人精神敬佩不已!在此,也让我明白了:沾满泥土、接地气的文学作品是最有温度、最有力量的!
这一年,也有幸参加了旗文联组织的北疆文化进基层主题采风实践活动。人生第一次走出自己生活、工作的“象牙塔”,走进家乡这方古老而年轻的土地。去领略了家乡“庙子沟”文化的悠远与博大,也感受到了家乡“多蒙德”“旭峰”等新型现代工业的智能化,以及京西牛村部落和土镇草莓植物工厂现代农牧业的科学化;南村的书画院、诗词文化街,以及平地泉的民宿项目和乌兰察布之夜,再次让我看到了家乡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文旅事业……原来生活的舞台如此广阔而丰富,看来多样的生活才是写作不竭的源泉!
这一年,其实最荣幸的就是参加了市作家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终是开启了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次向阳之旅,尤为感念一直以来喜欢的李莉老师,现场深情诵读了我的散文《味蕾乡愁咸菜情》,沐浴在书香浓郁的文学光耀中,怎能不让人温暖而振奋呢?
当然,这一年,更值得感谢的是我最好的两位同学郭利珍和周瑞香,以及我的家人,对我的工作、生活及写作全力的支持和帮助,踏实而有力,暖心而甜蜜,有你们真好!
我和我的2024,在这一年里遇见、努力、获得、成长,写下光阴的故事,珍藏生命的情怀!期盼我和我的2025,心愿如星,璀璨前行,全力以赴,人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