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染指,当指尖划过书页的刹那,凝然回眸,这近半百的人生,原来自己从不曾脱离过阅读,有幸与书为伴,润物无声,潜滋暗长,竟如这人间四月天里的种子,蓬勃奋发,给予我生命无限发芽滋长的力量!
说起阅读,小时候书籍匮乏,读过的书甚少,确乎要说真正反复读过的书,当属于那学校里、课堂上读过的一本本的语文课本。
在漫长而懵懂的小学里,寒往暑来,在一日日大声而机械式的诵读中,“大红公鸡喔喔叫”“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燕子飞回来了”,王二小送鸡毛信,雷锋叔叔的故事……在似懂非懂中,竟也读得越来越清晰起来,渐已发现,这方寸之间的书页竟是一个如此广博的世界,五彩斑斓,包罗万象!阅读的世界让这个从未走出农村的孩子,多了一双看生活的眼睛,多了一对飞翔的翅膀,更早地懂得了人世间不只有好人和坏人,还有远方和梦想!
至今记得,小学时“电灯电话楼上楼下”的课文内容带给自己的阅读冲击,那是儿时透过文字自己重构的憧憬世界,给苦寒的年岁平添了向上发芽的动力!
小时常在痴痴地想:试想漆黑的夜晚,能有那么一盏明晃晃的电灯,夜晚将变得不再孤单,灯下奶奶和母亲可以自由畅快地做她们的针线活,父亲无需再在昏暗的油灯下摸索着在修补他的那些农具,那是怎样的惬意!
“电灯电话楼上楼下”文字是无声的,但确如一粒蠢蠢欲动穿破冻土的种子,撩拨着一颗稚嫩而不甘平庸的心,悄然萌发了改变命运、过好生活眼巴巴的期盼,现在想来仍能触摸到少时阅读及文字带给自己的澎湃与冲动!
其实真正系统而肆意地走进阅读,与文字结缘已是上大学时候了。
很是幸运,文学功底肤浅的我能在书香浓郁的中文系学习生活,沐浴在文学的光耀中,阅览世间百态,尽享智者思想的纵横驰骋,从古典文学到现代文学,从国内文学到国外文学,每天游走在一本本的书籍中犹如打开一处无限广袤而丰盈的文学原野,故事是荡气回肠的,人物是立体鲜活的,情感是真实可感的……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人情世故,真诚伪善,正义良知,大约就是在这阅读中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价值观,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坚守自己该坚守的底线,摒弃自己该摒弃的诱惑,阅人阅事阅自己!阅读确实是人生一场奇妙的旅行,观天地,遇众生,见自己!
依然记得那时大学里老师们对我们文学上的引领,透过他们的阅读,深度解读剖析文学作品的魅力,激发同学们的阅读欲望及阅读体验。我最初对大部头文学作品的阅读大多都是在老师生动的讲读后,终是按捺不住油然而生的激情与冲动,迫不及待地开始阅读。
丛松老师是我们当时的外国文学老师,她的课常是座无虚席,班内从不缺乏别的系、别的班的学生前来旁听,那些来自遥远国度古老的故事,大多是在她的启发、吸引下而开展的:普罗米修斯的火种,那个近乎癫狂的堂吉诃德与风车大战,罗密欧与朱丽叶凄美的爱情,要割一磅肉的犹太人夏洛克,追求女性独立自主的简爱,可笑的钦差大臣,吝啬到极致的葛朗台、泼留希金……当然阅读中有与老师精彩共鸣的地方,也有差距和失落的地方,部分原作似乎并未如老师讲解的那么有意思,看来阅读向来就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者的经历、兴趣、体悟定是决定了对作品的理解,在此甚觉丛老师强大的阅读能量,及其富有魅力的授课语言,无论怎样还是打开了我通向外国文学作品阅读的一扇门,让我领略了更多异域的风土人情,丰富了我的文学积淀!
有时其实阅读也不只是愉悦,不乏也夹杂了看透生活本真,而后深陷作品情节,把真实的生活与书中的故事纠结在一起,痛苦而矛盾。那时一段时间里,沉迷于马明奎老师讲读的《红楼梦》中,并在悄然阅读中一一印证着老师的深度剖析,如金陵十二钗人物名字的起源,早已暗示人物命运的走向;开篇癞头和尚的“好了歌”那是看透人生怎样的无奈之歌。甚至是家中的布置、姑娘们的服饰,近似打趣的玩笑,吟唱的诗词,眉眼传神的一个动作……无不竟显荣华富贵“大楼”倾塌的沧桑与悲哀,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树倒猢狲散”之感,真不愧为古典作品中的精品,百读不厌,每一次的阅读总会有不同的收获和感悟。
阅读与写作从来都是一种双向奔赴,随着阅读的深入也催生了我的写作,那时也常有一些“小豆腐块”见诸报端,被学校广播站播发,这也是学生时代的一大骄傲事儿。
走出学校,我再次又回归了学校,只不过人物角色做了大转化,由之前的学生而到现在的老师,尔来也是二十八年了,但想想自己从未离开阅读,相反深入地阅读、翻动书页不仅是我的工作,更是我生活重要的一部分。
这么多年我真的要感谢自己多年的阅读习惯及阅读储备,才让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干得游刃有余,深受众多弟子的喜欢与尊敬,也让我体现了身为人师更多的人生价值,才有了我与孩子们更多侃侃而谈文学的底气与高度。
一直以来,很喜欢在洒满阳光的教室里孩子们手捧书籍,沉醉读书的样子,恬静而淡然;也很惊喜他们的文字付诸笔端,见于不同的平台报刊。原来阅读与写作是传染的,由老师到同学,由同学到同学,我们彼此阅读文学,欣赏文学,谈论文学,也在践行着文学的另一个使命,即写作。是啊,阅读和写作确实给了我们很多很多,尤其是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资本!
遥想这么多年,亲人的离去,家人的生病,工作的坎坷,生活的不如意,不知多少次我曾在这无声的文字中阅读着、摸索着,终是学会了释然放下,懂得了包容理解,汲取了重新启航的动力与信念。在那些无助的日子里,《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在风雨中挣扎拉车的样子,总是让我联想起父亲年轻时蹬自行车翻山做买卖的情形,成了我精神向上不竭的动力;难过的日子,《城南旧事》中大眼睛的英子,在“爸爸的花儿落了”的那一瞬间懂得了成长的意义,那瞬间的坚定给予了我迅速成长的坚定,生活的担子我得义不容辞地挑起;陪读焦虑的日子,一本《额尔古纳河右岸》在鄂温克族苦难的生命轮回中我找寻着自己的生命之光……
毕淑敏说:凡是自然界中的好东西都是缓慢的,就像太阳一点点升起,花一朵朵开,粮食成熟,细水长流……我要说:阅读就是这样的好东西,在时间的年轮里蜗行,而后定会一朝惊艳,给予了我们生命意想不到的喜悦与慰藉。
朋友们,请翻开你喜欢的书籍,在书页的年轮里做一个发芽的春梦吧,相信你定会在岁月的年轮里春潮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