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嫩江清风的头像

嫩江清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3/01
分享

半拉葫芦瓢

 不知道在谁的朋友圈里看到了一张泛着金黄,透着古朴沧桑的半拉葫芦瓢的图片,那一瞬间,我也想起了妈妈曾经用过的那个半拉葫芦瓢。

 去年腊月里回老家祭祖,走进那座承载着无数回忆、充满了陈旧的气息和时光沉淀味道的老屋,在各个角落搜寻翻找,满心期待能与记忆中的它重逢。终于,在那被遗忘的墙角,我发现了那个半拉葫芦瓢。它静静地躺在那里,周身沾满了灰尘。可在我眼中,那瓢里瓢外,仿佛盛满了过去的故事。

 曾记得,妈妈手里的那半拉葫芦瓢,是家中牲畜的“美食使者”。天刚蒙蒙亮,第一缕晨光还未完全穿透云层,妈妈就已经起身,简单打理一下头发,便熟练地拿起葫芦瓢,走向装着破碎杂粮的米囤子,动作娴熟地舀出一瓢,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向院心。边走边轻轻晃动着葫芦瓢,嘴里发出“咯咯咯”的呼唤,那声音,带着清晨特有的温柔与慈爱。瞬间,一群毛茸茸的鸡、鸭、鹅从角角落落围拢过来,它们叽里呱啦地叫着,脑袋此起彼伏,欢快地啄食着瓢里撒出的杂粮。有的小鸡为了吃到更多,还会调皮地跳到同伴的背上,引得一阵小小的骚乱。妈妈看着这一幕,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笑容里,是对平凡生活的满足,也是对这些小生命的关爱。

 临近傍晚,夕阳的余晖洒满庭院,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暖黄的色彩。妈妈这会用葫芦瓢,盛上剩菜剩饭、刷锅水、米糠拌着野菜熬熟的猪食,倒进身边的水桶机里,然后一手拿着瓢,一手拎着桶,走向猪圈。猪儿们听到熟悉的脚步声,就兴奋地哼唧起来,它们把鼻子拱在猪圈围栏上,两只小眼睛亮晶晶的,眼巴巴地望着妈妈手中的葫芦瓢,仿佛那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贝。妈妈微笑着,用瓢舀起桶里的食物倒入食槽,猪儿们立刻一拥而上,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嘴里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吃得津津有味。妈妈站在一旁,轻轻拍着猪儿们的背,嘴里念叨着:“多吃点,快快长。”这一刻,猪圈里的喧闹声和妈妈的低语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的乡村生活画面。

 夏日的午后,骄阳似火,整个世界都被烈日烤得发烫。此时,妈妈接上满满一桶水,拎到屋后的菜园子里,然后用葫芦瓢一瓢一瓢的舀水,轻轻的浇到黄瓜苗,柿子苗,豆角秧上,清凉的水从葫芦瓢里流出,溅起小小的水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那绿油油的小苗喝着清凉的水,立马立直了身子,拼命的生长,它好像在告诉妈妈,它要快快长大,结出甜甜的果子让妈妈品尝。小时候的我特别淘气,尤其是在夏天,出去玩一天,晚上回来一身泥。这时候,妈妈就让我站在一个大大的洗衣盆里,然后用葫芦瓢轻轻的舀水,慢慢的浇在我的身上,淋到我的头上,那瓢里的水就像淋浴器,顺着脑袋、脊背洗涮着满身的灰土,此时妈妈用葫芦瓢轻轻地的敲打我的屁股,温和的告诫我,明天再这样,就不让我吃饭。可是到了第二天,我还是这样,妈妈也依然那样。慈爱的母亲,我心中永远不能忘却的模样。

 后来,爸爸身体有了变故,我把他们接到了城里,搬家时,我对妈妈说,让葫芦瓢退休吧,把它放在老屋吧。记得当时那半拉葫芦瓢被妈妈小心地擦拭干净,放在老屋的墙角,像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静静地退居幕后。妈妈在擦拭他的时候还对他说,陪了她半辈子了,也该歇歇了,我走了,你就安静的守着老屋吧!如今,我轻轻抚摸着这半拉葫芦瓢,往昔的一幕幕如电影般在脑海中放映。妈妈已经拉开,她的影子好像印在了葫芦瓢上。葫芦瓢里盛满了妈妈和它的故事。

 如今,老屋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热闹,院子里也没有鸡鸭鹅的喧闹。可这半个葫芦瓢,却永远连接着我和过去,连接着我和妈妈,连接着那段质朴又温暖的岁月。它是妈妈辛勤劳作的见证者,更是我们家珍贵的回忆宝藏。我决定把它带回现在的家,再次启用它,用它舀水,用它盛米,让它时刻提醒我,不要忘记那些平凡日子里的幸福,不要忘记妈妈给予我无尽的爱。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