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宏的头像

高宏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3/21
分享

怀念儿时的小人书

昨天与侄女谈及孩子的教育问题,我认真地对她说:“一定要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平日里多给孩子买些书。每天睡前,不妨给孩子讲一个温馨的故事,或是读一篇优美的散文,让孩子在书香的陪伴下甜甜入睡,这样慢慢培养孩子对书的兴趣。”接着,我又跟她分享:“犹太人为了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会在书的每页都涂抹上蜂蜜,让孩子从小就对书有美好的感官体验。”侄女听后,笑着调侃:“以前怎么没发现你不仅能写会画,对孩子的教育还一套一套的,头头是道呢。”我也开玩笑地回应:“这叫深藏不露,我可是把多年的经验都传授给你了。”

小时候,我生活在贫瘠的白于山区的大沙湾村,村子里的人都是朴实的农民,书籍是非常罕见的物品,想要看书就得去借,有时候借也借不到,那时我非常羡慕我的发小。我的发小,他父亲在粮站工作,家庭条件相对优越,而且他父亲经常出差,见过大世面,深知读书的重要性,所以给他买了好多小人书。那些小人书的种类可丰富了,有《水浒》《红楼梦》《巴山夜雨》等等 。其中,《水浒》里李逵的形象让我印象极为深刻,他模样生得粗犷,手持两柄大斧,在战场上勇猛冲杀的场景,仿佛就浮现在我的眼前。还有《红楼梦》,通过小人书,我知晓了贾宝玉、林黛玉、晴雯、王熙凤等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他们的故事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我的父亲也是个爱书之人,家中藏有不少书籍。然而,父亲的藏书没有精美的插图,书中还有好多我不认识的字,那时既不会查字典,也没有字典可供查阅,所以即便拿起书来读,也只能一知半解,看个大概。可小人书就截然不同了,它有着直观生动的插图,旁边还配有拼音标注的汉字,读起来轻松容易多了。有一次,我躲在自家的柴草垛里看《水浒》中鲁智深力拔垂杨柳的情节,完全沉浸在精彩的故事里,连母亲呼唤我的声音都没听见。回到家后,父亲满脸疑惑地问我干什么去了,我如实回答在柴草垛看书。父亲又问:“那你妈叫你吃饭,你怎么听不到?”说着便操起饭桌上的筷子,作势要打我。好在母亲赶忙阻拦:“不要打了,娃不是回来了么!”

如今,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小孩的启蒙读物大多是绘本、绘画之类,像儿时那种承载着无数回忆的小人书,在书店里已经很少见了。但每当我回想起当年,在柴草垛里如痴如醉地阅读小人书的时光,心中就充满了怀念。那些小人书,不仅是一本本简单的读物,更是我童年的美好记忆,是我认识世界、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它们的存在,让我的童年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了无尽的乐趣和想象 。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