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风至,杏花朵朵映日开。日前,承蒙几位文友盛情相邀,我们一同乘车前往镇平县老庄镇的杏花山,赴一场春日的盛约。
从镇平县城新城区出发,向北行约三公里,一片整齐排列的厂房跃然眼前,似沉默的巨人,无声诉说着现代化工业文明的蓬勃朝气。沿着 207 国道继续北行,远方,一座古寺静静矗立在杏花山上,那便是历经千年风雨洗礼的菩提寺,如一位慈祥的老者,守望着这片土地的变迁。
杏花山环抱之中,有一盆地,古老的老庄镇安然坐落其间。集镇东侧,太公湖宛如一颗明珠,熠熠生辉。相传,姜子牙曾涉足此地,故而得名太公湖。景区内设施完备,大门口处,一尊“姜太公钓鱼”铜像栩栩如生,似在静静诉说着那段古老的故事。山上植被郁郁葱葱,似一片绿色的海洋,空气清新如洗,湖水澄澈见底,仿若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天光云影。湖周,六千余株杏树亭亭玉立,黑宝石杏尤为夺目。其花盛时,恰似天边的云霞飘落人间,那白中透红的花瓣,又仿若少女娇羞的脸庞,与樱花有几分相似,每年花期一到,总能吸引无数游客慕名而来,如候鸟归巢般准时。
老庄镇的街巷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小商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超市与酒店宾客盈门,生意兴隆。用过午餐,我们继续踏上旅程。绕过蜿蜒的公路,杏花村的轮廓渐渐在远方浮现,如梦如幻。当地村民满脸笑意地说道:“今年春和景明,杏儿定能喜获丰收!”
踏入村庄,仿若步入一幅诗意的画卷。一排排楼房整齐排列,似训练有素的士兵;一条条水泥路平坦宽阔,路旁的太阳能路灯如忠诚的卫士,默默守护着村庄的宁静。屋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属的光泽,远处山顶上,高大的风力发电设备缓缓转动,似时光的指针,为这方山水增添了一抹现代科技的亮色。脱贫攻坚的春风吹遍这片土地,让山区人民的生活焕然一新。青山绿水间,杏花村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绽放着迷人的光彩。村西池塘,碧波荡漾,鹅鸭嬉戏其间,如灵动的音符在水面上跳跃。池塘边,一群“背包客”神情专注,他们三脚架上的长枪短炮,似捕捉美的眼睛,对准水面,欲将这瞬间的美好定格成永恒。田埂上,一位七旬牧羊老人,手机里播放着悠扬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那旋律在风中飘荡,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如一朵盛开的秋菊。我走上前去,轻声说道:“大伯,今年天气宜人,杏花绚烂,村里的房子也越来越漂亮了!”老人笑着点头:“是啊,全靠国家政策好,种粮有补贴,医保有保障,年轻人都在扶贫车间上班,家家户户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杏花村里景色宜人,风景如画,令人陶醉。雪白与粉红相间的杏花,层层叠叠,如天边的云霞飘落人间,又似一群身着彩裙的仙子在风中翩翩起舞。花瓣娇嫩欲滴,花蕊纤细如丝,微风拂过,花朵轻轻摇曳,似在低声细语。花丛间,忙碌的蜜蜂穿梭往来,它们嗡嗡的鸣声,似一曲欢快的劳动号子,奏响了春日的乐章。
村东边,几位放蜂人忙碌地安置着蜂箱,数万只小蜜蜂倾巢而出,在花间辛勤劳作,似一群不知疲倦的精灵。蜜蜂在花朵上飞来飞去,嘤嘤嗡嗡;放蜂人的脸上洋溢着喜悦,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般灿烂。山坡上、田埂间,蒲公英肆意生长,金黄的花朵如点点繁星,点缀着大地,彰显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樱桃园里游人如织,或漫步其间,或拍照留念,皆沉醉于这春日的美景之中。不远处的山上,楚长城遗迹默默矗立,那蜿蜒起伏的斑驳石块,似在诉说着往昔的烽火硝烟。站在其间,耳边仿佛传来阵阵金戈铁马之声,仿若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遥远而神秘的年代……
半日的郊游意犹未尽,真想把那硕大的杏树移植到自己家里。真诚的老农好像看出了我的心事,热情地说:“这里就是你们的家,等杏成熟时欢迎来我的农家宾馆多住几天!”与热情的老农挥手告别。返回的路上,我的脑海里呈现的是乡亲们成筐成箱的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