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傅俊珂的头像

傅俊珂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2/27
分享

张克钊大师的乡土情结

在南阳玉雕界,有一位熠熠生辉的人物——“中国独山玉黑白人物雕刻第一人”张克钊。他宛如一位匠心独运的诗人,手中的刻刀便是那灵动的笔,在独山玉的温润世界里,书写着对乡土乡情的深深眷恋与赤诚热爱。其作品犹如一扇扇通往中原乡村生活的时光之窗,将那些被岁月尘封的记忆与情感,以精美的雕刻艺术呈现于世人眼前,让观者在玉的温润光泽中,触摸到故乡那质朴而温暖的灵魂。

张克钊擅长独山玉黑白俏色人物创作,他的作品仿佛是一首首凝固的田园牧歌,以乡土乡情为旋律,用写实的手法弹奏出每一个细腻的音符,以形传神,将中原文化和乡土风情完美地凝聚在那一方方玉石之中。每一件作品都像是他与故乡的深情对话,独特的雕刻语言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那是乡村的炊烟袅袅,是田间的蛙鸣阵阵,是邻里间的欢声笑语,亦是岁月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温暖与眷恋。其诸多佳作,如《心路》《大唐飞歌》《恩爱百年》《老鹰捉小鸡》《拽》等,皆收录于《中国玉器年鉴》,在业界声誉斐然,犹如璀璨星辰,照亮了独山玉雕刻艺术的浩瀚夜空,成为了这一领域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也让他在玉雕的舞台上绽放出独有的光芒,先后荣获“南阳市玉文化产业十大领军人物”“南阳市玉文化推进大使”等殊荣,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技艺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他那份坚守乡土情怀的赞誉与褒奖。

回溯至十年前,那是一个阳光洒满大地的日子,我陪同央视记者踏入镇平县玉神工艺品公司的那一刻,仿佛开启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刚步入精品展厅,张克钊大师的作品便如磁石般吸引了众人的目光。那些独山玉精品杰作,静静陈列在展柜之中,却似有生命一般,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们在灯光的映照下,或展现着乡村孩童的天真无邪,或刻画着老人的慈祥面容,每一处线条都流淌着生命的韵律,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大师的精湛技艺。央视记者们也不禁被这些技法高超、栩栩如生的作品所折服,眼中闪烁着惊叹与赞赏的光芒,手中的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似是想要将这些美好的瞬间永远定格,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这份来自独山玉雕刻艺术的震撼与感动。

在南阳第十九届玉雕节开幕式现场,南阳日报社主任记者向我询问推荐两位国家级玉雕大师进行采访时,我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张克钊大师的身影。三十多年的时光,在他的雕刻生涯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宛如一位勇敢的开拓者,不囿于传统雕刻技艺的藩篱,以无畏的勇气和创新的精神,大胆开创了“乡土题材”这一独特的艺术体系。他怀着对中原文化深沉而炽热的爱,将那些平凡而又珍贵的村居生活片段巧妙地融入南阳独山玉的创作之中,如同在一片荒芜的艺术土地上辛勤耕耘,播下希望的种子,最终开拓出一片崭新而广阔的艺术天地,极大地丰富了独山玉雕刻艺术的表现形式与内涵,让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焕发出别样的生机与活力。

张克钊大师为何对独山玉黑白料情有独钟呢?当谈及此事,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悠远的回忆,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遥远而又纯真的童年时代。“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生活虽贫苦,却也充满了简单的快乐。记得下雪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薄的棉袄,里面空荡荡的,什么衣服也没有,可和小伙伴们在雪地里玩耍,却也热火朝天。印象中,那时眼中的世界便是黑乎乎白茫茫的一片,那是故乡的底色,也是我心灵深处最初的色彩。所以,当我面对黑白两色的独山玉时,心中便涌起无限的想象力。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不仅能够开启我对乡村生活那深深眷恋的情感之门,更适合描绘我成长的那段难忘经历,每一块黑白料在我眼中,都仿佛是故乡岁月的馈赠,等待着我用刻刀赋予它们新的生命与故事。”

在雕刻之前,张克钊大师宛如一位沉思的智者,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世界里。他静静地端详着手中的玉石,目光如炬,仿佛要穿透玉石的表面,窥探到其中隐藏的灵魂。他时而紧锁眉头,陷入深深的思考,脑海中不断构思着作品的雏形;时而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已经捕捉到了那稍纵即逝的灵感火花。终于,他拿起刻刀,那一刻,他的手沉稳而有力,仿佛与刻刀融为一体,成为了艺术表达的直接媒介。他精心雕琢着每一个细节,就像一位细腻的画家在画布上精心勾勒每一笔线条。瞧,那童子靠着自行车耍帅的模样,在他的刻刀下逐渐鲜活起来。童子斜靠在自行车上,一脚踮起,仿佛在展示自己的俏皮与灵动;一手靠在自行车龙头上,学着大人的模样,那故作成熟的酷酷表情被刻画得入木三分,情态鲜活,让人看了不禁莞尔一笑。整件作品仿佛散发着一种无形的魔力,将童年的纯真与无邪、乡村生活的质朴与欢乐,毫无保留地呈现在观者眼前,唤起了我们内心深处那段被岁月尘封的甜蜜回忆,让那脉脉温情如涓涓细流,缓缓流淌在心田,滋润着我们的灵魂。

张克钊创作时,完全沉浸在那一个个乡村生活趣味十足的场景之中,仿佛与周围的世界隔绝,进入了一个只属于他和艺术的奇妙空间。他的目光中闪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洞察,手中的刻刀犹如一支灵动的画笔,在玉石上描绘着人生百态。农家小院里的宁静与温馨、桑麻旧事背后的辛勤与收获、小家碧玉的羞涩与温柔、白发翁媪的相濡以沫与岁月沧桑,这些平凡而又真实的乡村元素,在他的眼中都是无比珍贵的创作源泉。经他那双充满魔力的双手雕琢,这些元素仿佛被施了魔法,瞬间凝固成了温暖的历史岁月记忆。每一件作品都质朴憨厚,却又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力量,以情动人,让观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不禁为之动容,仿佛能够感受到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体会到那段乡村生活的酸甜苦辣。

他的作品巧妙地运用俏色,宛如一位高超的魔术师,将玉石的天然色彩发挥到了极致。人物姿态生动活泼,仿佛下一秒就会从玉石中走出来,与观者诉说他们的故事。而动物题材的巧妙搭配,则像是为作品增添了灵动的音符,使整个画面更加和谐生动。这样的搭配不仅增加了作品的体量感和动势,让作品在视觉上更具冲击力,同时也使作品的故事性和艺术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形式感和表现张力陡然增强,让人在欣赏作品的瞬间,仿佛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拉回到了童年的时光长河之中,那些曾经以为已经遗忘的点滴时光,此刻却如璀璨星辰般在脑海中闪烁,清晰而又明亮,勾起了我们对那段纯真岁月的无限怀念与眷恋。

张克钊大师多用写实的表现手法,他以细腻逼真的神态和质感,为作品中的人物赋予了鲜活的生命。他仿佛能够洞察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通过刻刀将这些情感精准地传达出来。每一个人物的眼神中都蕴含着独特的故事,或喜悦、或悲伤、或坚毅、或柔情,让人在与之对视的瞬间,便能感受到那直指人心的艺术感染力。他的作品犹如天成之作,毫无雕琢的痕迹,却又处处彰显着大师的匠心独运,耐人寻味,让人在欣赏之后,那深刻的印象便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心底,久久难以忘怀。

张克钊大师的作品,不仅仅是一件件精美的玉雕,更是他对故乡深深眷恋的情感寄托。他用刻刀在玉石上书写着自己的乡愁,每一道线条、每一处色彩、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是他对故乡的深情告白。在他的艺术世界里,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人情、故乡的岁月,都化作了永恒的艺术之美,让我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不禁对那片充满温情与回忆的乡土,心生向往与眷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