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清晨,太阳如同一位羞涩的少女,从厚重的云层中小心翼翼地露出一丁点儿笑脸,那微弱的光线,给天地间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薄纱。就在这个时候,河南老君山上的铲雪工们,已然开启了他们忙碌的一天。他们身着防寒袄,抵御着凛冽的寒风;双手套着棉手套,手中握着铁锨,乘坐着第一趟缆车,向着景区的最高峰进发。
昨夜,一场大雪如同一群调皮的小精灵,纷纷扬扬地飘落,把这座巍峨的高山打扮得格外漂亮、丰满、妖娆。蜿蜒崎岖的盘山栈道,像是一条银白的丝带,缠绕在山间,每一处转角都藏着别样的景致。美丽的雪凇景观,宛如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树枝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冰挂,在微光中闪烁着细碎的光芒,让人不禁想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妙诗句,那雾茫茫的云海,仿若一片白色的海洋,波涛汹涌又静谧神秘,将整座山装点得如人间仙境一般。这般美景,早已把昨晚居住在高山上的背包客们深深吸引,他们迫不及待地来到雪山顶峰的栈道上,想要第一时间拥抱这如梦似幻的冰雪世界。
你瞧,雪地里那一串串厚重清晰的脚印,记录着人们对美景的向往与探索。山顶最高处,金顶道观在云雾与白雪的映衬下,若隐若现,宛如一座神秘的天宫,散发着庄严神圣的气息。耳畔,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如同一头愤怒的猛兽在咆哮,可这丝毫没有吓倒眼前这八九个高山上的铲雪工。他们迈着坚毅的步伐,每一步都沉稳有力。
他们开始工作了,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用力铲掉冰冻的白雪。只见一位铲雪工,双手紧紧握住铁锨的木柄,高高举起铁锨,那铁锨在半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带着呼呼的风声,重重地铲进厚厚的积雪中,然后用力一撬,一大块积雪便被铲了起来,他再将铁锨一扬,积雪如同白色的浪花,飞溅到一旁。另一位铲雪工,微微弓着身子,眼睛紧紧盯着地面,手中的铁锨如同灵动的画笔,细致地清理着台阶边缘残留的冰雪,他们的动作整齐而有序。
他们沿着数百级台阶拾级而上,这每铲掉的一锨雪,都是为游客铺就的一份安全保障。他们铲雪前行的画面,那红艳艳的马甲、红堂堂的袖章,在这银装素裹的世界里,恰似一朵朵盛开的红梅,成为了这海拔2100多米雪山上最美丽的风景线。一刹那间,小学语文课本上《挑山工》中那幅美丽的插图,清晰地跃然至我的眼前。挑山工们那一步步攀登的身影,与眼前的铲雪工一级一级铲雪完美重合,他们同样的坚韧不拔,同样的默默奉献。
“为了河山更秀美,要爬坡来要过坎,只管低着头,只管流着汗。遇上坦途不歇脚……”歌唱家阎维文那首深情激昂的《挑山颂》,此刻仿佛穿越时空,在我耳畔悠悠响起。是啊!歌颂泰山挑山工不畏严寒,勇敢担当,爬坡过坎,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放弃“快活三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不也正是这些老君山上铲雪工的真实写照吗?歌词中以“泰山有顶我为峰”的豪迈气概负重前行,一往无前的审美意境,深深打动了数以万计的华夏听众。而如今,在这老君山上,“为了河山更秀美”,铲雪工们矢志不渝、砥砺前行的精神和爬坡过坎不畏艰难险阻的坚定信念,只管低着头,只管流着汗躬行攀爬的背影,再次让人为之动容。
泰山挑山工把青春奉献给了泰山,他们的高贵品德被世人所称颂。而老君山上的这些铲雪工,同样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奉献与担当。你看,他们身材或许并不高大,皮肤黝黑粗糙,可他们手中握着一张铁锨,就是他们的“战斗武器”。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峰。”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只要我们像老君山上的铲雪工那样,保持和发扬“山高人为峰,路远脚更长”的坚定信念,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埋头苦干、勇挑重担,我们一定能建功立业新时代,写好追梦新篇章。
放眼望去,连绵起伏的山峦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像是一个个巨大的奶油蛋糕,又似一群群卧着的白色巨兽。远处的山谷中,雪雾弥漫,如梦如幻,仿佛是一幅水墨丹青画。阳光渐渐变强,洒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刺得人眼睛都有些睁不开。而在这一片原驰蜡象的冰雪世界中,铲雪工们的身影显得那么挺拔高大,他们就像是这白色画卷上跳动的红色音符,奏响了一曲曲奉献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