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傅俊珂的头像

傅俊珂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3/06
分享

古韵新潮闹春集

腊月,寒风凛冽,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宛如天使洒下的羽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洁白的盛装。在这银装素裹的世界里,古镇的年市热闹非凡,仿佛一幅鲜活的民俗画卷。

年市里赶集的人熙熙攘攘,琳琅满目的年货堆成了小山。男男女女冒着纷纷扬扬的雪花,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他们呵着热气,搓着冻得发红的手,穿梭在古镇的街道上。置货的人仔细挑选着心仪的物品,眼神中满是对新年的期待;玩耍的孩子像欢快的小鸟,在人群中嬉笑追逐;套圈的摊位前围满了人,大家跃跃欲试,希望能套中自己喜欢的奖品;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在雪花纷飞的空中回荡。此时,我从街道高空航拍,这热闹的场景像极了开封府里的明清上河图。

成串的朱红楹联与琉璃灯影泼洒出满街的欢乐喜庆。那一幅幅楹联,宛如红色的火焰,在白雪的映衬下愈发鲜艳,上面的金色大字仿佛在诉说着对新年的祝愿。而琉璃灯则如梦幻般的星辰,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照得人们笑脸盈盈。雪花轻轻落在楹联和灯笼上,瞬间化作晶莹的水珠,为这喜庆的氛围增添了灵动之美。

古镇上赶集市的人们,穿梭在各个门店之间。他们驻足在春联摊前,仔细挑选心仪的对联。摊主热情地介绍着每一副对联的寓意,人们时而拿起对联端详,时而与摊主讨价还价,那认真的模样仿佛在挑选一件珍宝。在灯笼摊前,各种造型精美、色彩斑斓的灯笼让人眼花缭乱。孩子们兴奋地指着那些带二维码的锦鲤彩灯,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喜悦。每一个灯笼都像是一个小小的希望,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憧憬。我端着相机,眼睛像个瞄准器,碰到生动有趣的场景立马按下连拍键。

那青砖墙上悬着会吟诗的电子绣屏,古韵与现代科技巧妙融合。电子绣屏上,诗词随着雪花的节奏缓缓浮现,仿佛在与这寒冬对话。每个灯笼摊前都跃动着带二维码的锦鲤彩灯,科技元素为传统的灯笼增添了时尚感。就连吹糖人的老翁,手中的蜜色糖浆也流淌成数字图案,让人不禁感叹传统技艺与现代文明的奇妙碰撞。这光景里,灶君画像镶着智能芯片,香炉升起的烟霭中浮动着直播间的点赞图标。

街西头的古籍铺子漾着沉香,那香气仿佛穿越时空,将人们带入古老而神秘的世界。线装书睡在透亮礼盒里打盹,它们像是历史的使者,静静等待有缘人来开启尘封的记忆。活字印章在香薰烛泪里舒展筋骨,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哪吒闹海》及神兽们躲在盲盒中眨眼睛,为这古朴的氛围增添了童趣与惊喜。试衣姑娘的汉服飘带上别着声控璎珞,当直播间的“求链接”弹幕飞过,她腕间的南阳玉镯恰好亮起“但愿人长久”的字样,古典与现代完美融合。老裁缝踩着百年织机嘀咕:“牛郎织女当年借鹊桥,如今孩子们用5G搭桥呐!”他手底湘绣团扇的流苏间,藏着《鹊桥仙》的全息投影,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非遗博物馆的夜场化作流光盛宴。青铜鼎映着奶茶色的暖光,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展柜前孩童举着越王剑雪糕比划,奶油滴落处,讲解员正说到“吴钩霜雪明”,历史与现实在这一刻奇妙地相遇。白须老者捧着仿宋茶盏呢喃:“陆放翁可分过马卡龙?”转身却见他把茶点装进莫奈睡莲包装袋,里头还躺着会说话的电子茶经。这年份到处都是现代摩登,逼着老翁老妪天天晚上撵着孙子问这问那,隔三差五去夜校上补习班。

文化广场的戏台落幕时,扫码声漫过满堂喝彩。演员的水袖缠住撒优惠券的无人机,琴师慌忙按住叮咚作响的二十一弦,传统艺术与现代营销擦出别样的火花。后台尚未卸妆的花脸对着镜头唱“姹紫嫣红”,打赏特效绽成漫天电子牡丹,古老的戏曲艺术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吸引着更多老年人的目光。

忽然念起儿时庙会,父亲揣回的木板年画总沾着油墨香。那油墨香仿佛带着父亲的温度,弥漫在整个房间。如今AR门神在手机屏上舞剑,倒衬得街角旧书店那箱《东京梦华录》愈发珍贵——老板说这些书“不联网,只连心”。窗前学生咬着珍珠奶茶翻竖排本,吸管里卡住的椰果,恰似那句将说未说的“蓦然回首”。我们给先祖烧纸扎的智能机,又在云端放电子爆竹。当敦煌飞天的飘带拂过奶茶店的电子屏,茶沫里浮起《茶经》的二维码——这何尝不是老时光的新注脚?就像老者用钢笔在电子书上批注陶庵旧梦,笔尖沙沙声里,橱窗外正掠过拖着春联光影的无人机,为“传承”二字镀上流动的金边。

年关将至,古镇的街头巷尾都氤氲着浓浓的烟火气,办置年货的人们就像归巢的倦鸟寻着熟悉的暖光,习惯性地涌进那家弥漫着麦香的炕火烧店。刚出炉的火烧,宛如一个个身着金黄铠甲的小战士,威风凛凛地排列在案板上,黄愣愣的外皮闪烁着诱人的光泽,似乎在向过往的行人炫耀着它的酥脆。轻轻一咬,“咔嚓”一声,那脆崩崩的声响如同冬日里冰面炸裂,瞬间在齿间奏响一曲欢快的乐章,碎屑簌簌落下,恰似簌簌而落的初雪,带着质朴的香甜,勾起人们心底最温暖的年味儿记忆。

到了中午,暖阳倾洒,古镇的热闹愈发浓烈。结伴同行的好友们,如同归巢的雁群,搭肩挨背地奔赴那飘散着醇厚香气的饭店,心心念念着要尝尝本地赫赫有名的“十大碗”。瞧那一桌桌热气腾腾的佳肴,牛肉扣碗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红亮的色泽是岁月沉淀的醇厚,软糯的牛肉片层层叠叠,每一块都像是吸饱了天地灵气的珍宝,在秘制卤汁的包裹下,色香味俱佳,入口即化,仿若一场舌尖上的梦幻之旅,带领食客穿越回儿时围坐火盆、翘首盼年的温馨旧时光。羊肉片在清汤里肆意舒展,宛如灵动的舞者,毫无膻味,只余鲜美在唇齿间缱绻,每一口都像是山间清爽的风,拂过味蕾,带来无尽的舒爽惬意。丸子汤则似一锅咕噜咕噜冒着幸福泡泡的魔法汤,圆润饱满的丸子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在奶白的汤中嬉戏,像是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咬上一口,汁水四溢,满满的都是家的味道。还有那鹅腿鹅翅,色泽诱人得如同被夕阳余晖精心涂抹过一般,外皮烤至金黄微焦,仿佛是为它们披上了一层华丽的披风,内里的肉却鲜嫩多汁,轻轻一扯,肉丝分明,软烂得如同云朵般轻柔,让人不禁感叹这烟火人间的美好馈赠。

这一道道美食,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佳肴,更是古镇岁月的见证者,它们承载着祖祖辈辈的传承,凝聚着邻里乡亲的情谊,在年复一年的流转中,成为人们心中无法割舍的眷恋。每一次品尝,都是与过往时光的深情相拥,这浓浓的人情味儿,永远温暖着漂泊的心,指引着归乡的路。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这传承了数百年的“十大碗”就隐藏着文化的魂。无论二维码如何普及大众,新兴的Deepseek即是让法院门口的律师店关了门,但它终究写不过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写不过元好问的 “祛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我们既要拥抱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与创新,更要坚守文化的根源,让古老的智慧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发扬光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