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指尖上的村庄(散文诗)
(一)
在故乡,用心聆听或急或缓的雨点敲响四季的树鼓。
这是最能触动心灵的乡音。
一次次,村庄被雨霁里的阳光浇透,如出浴的少女,婀娜地穿行在雾霭朦胧的白云生处。
(二)
撕开氤氲里初露的晨阳,从其指尖抓一束金属质感的丝线,把故乡系成乡愁的结,在风中拴住恋乡的忧伤。
深山。大山。高山。
故乡的定语,流云牵动峰峦,踏着炊烟的蠢动,奔走在村庄之上。
村庄脚下的清江,夹岸的竹影历历落落映在柔波上,光刻一幅梦幻流动的绸画,皱褶里蕴藏丰子恺入画的素材与语言。
故乡,藏在野性里的原风景。
(三)
清江之上的村庄,太阳指尖上的村庄,农人与牲畜共有的村庄,青山与绿水共处的村庄。
母亲走不出的围城。
贴近太阳的土家吊脚楼,歇满苔藓绿焰的屋脊,撑起与世无争,知足常乐的“欲望”。
透过雾气的阳光泛起缕缕斑驳,当阳光走进恰如其分的角度,村庄的倩影才能烙成绝壁上的岩画,悬挂成思念迫切的硬朗……
(四)
发霉的乡愁,在村庄的八月摊晒。
当谷黄米熟的时候,才能释放那束稻穗低垂的沉思:去年参与收割的人儿,今年却在远方。
风如来自远方的邮差,带来“我在他乡还好”的讯息,斜杵拐杖的驼背老母,那张蘸满沧桑的弓,于远方射出欣慰释然的目光。
庙宇里的钟声,淹没曾经喧嚣里的过往。她虔诚合掌的默念,只为风调雨顺,平平安安。
质朴与原始腌制的浓情,添加挂念的佐料。只要打开乡愁的味蕾,就能品出故乡的筋道与绵长。
(五)
太阳指尖上的村庄,一个恋乡的部落。
入夜。老屋窗棂上的“冬瓜圈”,如嵌入母亲心中的一轮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