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世界上许多风景园林、名园名楼、历史遗迹无不与文人墨客紧密相连,给人以心灵的启迪与震撼。最近,我研读了武汉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品读解放公园》一书。其中,一些著名作家描写有关武汉解放公园的散文给我印象深刻,给我很多启发。那些优美的散文,如同心灵鸡汤一样,我慢慢品味和咀嚼。那些优美的文笔,如同教科书一样,我仔细品尝,深受启发,认真领悟。
散文写作,形散而神不散,情感真实,文笔细腻。著名作家方方写有一篇《许多事情都无法遗忘》,开篇就是:“解放公园对我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我父亲工作的单位就在公园对面。小时候我最热爱也最喜欢去玩耍的地方就是解放公园”。如何在这数不清的游玩中,寻找无法遗忘的事情。“印象最深的是夏令营的授抢仪式”,“还有一天,我们在解放公园演戏”,这两件事情描写很细腻,情节扣人心弦,“这些都是我少年时代最美好的记忆,从来都不曾忘记过”,情真意切。我体会到了,要写好一篇好的散文,对于很多过往的回忆,应挑选最有意义的事或人,细腻地刻画描写,赋予感情。
散文写作,注重选题,大中见小,小中见大,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寓景于情。著名作家刘醒龙在《松鼠妩媚》一文中写道,“独自走进解放公园的那天早上,····,还是让我心动了。”“至于小松鼠,则将那可爱的尾巴,像捉迷藏的孩子一样突然从草丛中树起来,不待多想便轻盈地跃上一棵大树,再跃到另一棵大树上,这才回头将小黑豆一样的眼睛转了两转,就像是抛了眉眼过来”。公园里有很多植物、园林景观、湿地之美,以及小桥流水、人文历史,作家重在描写灵动的松鼠,别有心意。我体会到了,要写好一篇好的散文,从众多的选题中寻找一个细小的切入点,徐徐展开,动静结合,展现画面感。
散文写作,文字优美,意境深邃,寓意深刻。著名作家董宏猷以《一个人的解放》为题,“说起解放公园,应该是此生有缘了。”“我就在树下练功,静静的,进入纤尘不染的纯净世界,让灵魂从重负、压迫、束缚、创伤中解放出来,如野花一样在清风里自由开放,如青草一样在原野上顽强生长,与天地万物同呼吸共命运,让生命找回自己,找回本我,并且沿着它自己的轨道不受干扰的运行。”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武汉市在西商跑马场原址辟建“武汉市第一苗圃”,后改建公园,1957年建成开园,命名解放公园。作家从“一个人的解放,一个灵魂的解放”,赋予公园更多的意境与空间感受,别具匠心。我体会到了,要写好一篇好的散文,要有好的意境,好的寓意,润物细无声,触摸内心的灵魂。
散文写作,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写作技巧行如流水,一气呵成。著名作家董红量写有《诗意的空间》,“对于解放公园,我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她的春花秋月、朝云暮雨,都离我很远很远。”“我只是偶尔路过,看一眼出墙的红杏,隔栏的碧水”。但作家笔墨一转,“果然,解放公园的围墙终被拆除。”“她的真正解放应是今天,真正地向都市敞开了坦荡而美丽的胸怀”,“感受到我们拥挤而喧哗的生活,是多么需要这样一个诗意的空间”。作家用悬念与照应、抑扬结合等技巧,表达的内涵新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体会到了,要写好一篇好的散文,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有良好的文学修养和功底深厚的文字功夫。
解放公园就在我的身边,就在市民的身边。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我已经在解放公园步行了近十个春秋。看到了树木花草,郁郁葱葱,繁华碧草满园芳。看到了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人文荟萃。也看到了梅山朝雪,桂林晚风,栈桥映月,文峰贯虹。但是,猛然间,我发现自己却没有著名作家的那独具匠心的视角、没有那平静开放的心境、没有那文笔优美的文字,来写好一篇表达解放公园的园林之美、文学之美、以及园林之美与文学之美交相辉映的散文了。
沉思中,我再次品读我同事送我的一本《品读解放公园》一书,品读不同的著名作家对同一座公园的深厚情感和诗意表达。在优美文学作品的潜移默化中,我油然升起一份感激,感激文学大师、著名作家的笔尖的优美文字给我的烦躁心灵的灵魂启迪,给我文学素养的文化熏陶。
于是,我开始静静地领悟到文学作品的人格魅力了,开始悄悄地用自己的笔书写人世间一切的美好,开始慢慢地用平和的心态把烦躁的心灵安放在寂静的灵魂深处。
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