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林春旺
秋,如期而至,南昌回到了豫章,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挥毫写下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的倩影浸泡在一江秋水之中,一行南飞的大雁,与滕王阁重檐擦肩而过,一阵阵鸣吟,从天穹传来天籁之音。绳金塔披上了金色的长袍,让这藏宝之器多了层神秘色彩,包裹着塔脚的樟树也换上了秋装,也不知是叶片被染还是叶酿出了色彩。
秋,如期而至,九江回到了浔阳,白居易洋洋洒洒的《琵笆行》中送客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同有送客诗句与其唱和:"浔阳楼头秋意浓,黄叶飘零思无穷。" 浔阳楼飘散的裙边被秋风稳稳地拽住,长江大桥远处的山峦已变成了五彩斑斓的叶海。
匡庐奇秀甲天下,秋天的庐山,层层叠叠的山,层层叠叠的彩,枫叶流丹,飞流溢瀧;如琴湖的梧桐换上了黄衣,枫林披上了红袍,黄橙红棕的倒影仿佛在为湖水调色;湖边的枫树和梧桐犹如舞者,一头扎在了水中,一阵秋风吹来,仿佛跳起了花样舞蹈。
登上庐山第一险峰锦绣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靖节先生远眺山谷,意境悠远的诗句跃然纸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过了仙人洞,登上锦绣谷,主席挥毫写下气势磅礴的诗句:"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秋天的锦绣谷,薄雾茫茫,宛如仙境,秋的颜色悬挂在岩壁的石缝上。
秋,如期而至,上饶回到了饶州,穿越时空,唐·刘商的《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引领你再登高处:"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 未到仙地三清山,遥闻飘来好诗音:"巨蟒横空高昂首,众山俯仰小低峰。秋来万木霜渐染,时下千枫叶已红。今夜吟诗何处去? 三清山下月明中。露冷草虫鸣四壁,月明桐叶坠层楼。" 秋,三清山奇岩怪石群中挣出簇簇红黄棕紫的叶花,把山体点缀成色彩斑斓的花布。
望仙谷颠倒了天上人间,望仙谷的后山,绚烂的红叶与黄叶侵染了整个山谷,一条长溪宛如银龙,蜿蜒盘旋,跌跌撞撞而下。
秋,如期而至,婺源回到了婺州。"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天手打翻了调色板,赤红的颜料泼在了枫树上,山麓仿佛能挤出湿润的金汁,粉墙黛瓦也镀了层淡淡的金粉。篁岭的晒秋,黄灿灿红彤彤的果实,在平底簸箕里享受着阳光浴;整个瑞枫山庄像浸泡在缤纷的胭脂之中。游滞在此,就如同醉美在婺州的秋天里,游客皆为清醒而来,醉了而去。
秋,如期而至,吉安回到了庐陵。"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白鹭洲书院的风月楼镶着金边,喝着秋水。青原山漫山遍野的银杏褪去绿袍,披上了黄金甲,一树的白果,一地的落黄。井冈山之秋,漫山红遍已更迭了春夏的苍翠;龙潭沟的秋色,金风与玉露相撞,飞瀑的雾珠洒在了两旁的红叶上,叶片蘸满浓彩,似支支彩笔在前川作画。
秋,如期而至,宜春回到了袁州,宋·张炎《山中白云词》徐徐推出:"……晴梢渐无坠叶,撼秋声、都是梧桐。情正远,奈吟湘赋楚,近日偏慵……" 秋天的明月山,群山连绵,云海翻腾,清泉潺潺,溪水悠悠,枫叶飘落,遍地彩泥,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和天然的交响乐。
秋,如期而至,抚州回到了临川,东方沙翁汤显祖的《牡丹亭》诗赋滚滚滚而来:"……原来这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跟随秋天的脚步,淋着一场落叶雨,登上色彩斑斓的大觉山赏秋。
秋,如期而至,赣州回到了虔州,杨曾一首《初春日思》直接把思念家乡的思绪嵌入在赣州的山水之中:"江洲山水秀,楼台景色悠。东风春草绿,南雁足声秋。一别倾中角,多年赴上游。空将怀抱寄,笑彩送行舟。" 一条盘龙般的古城墙掩映在金黄色的树林之中,苦楝树的黄衣、乌桕树的红裳,也仿佛是八境台和郁孤台多彩的裙缕,半遮半掩着蜿蜒的古城墙。通天岩赭色的山栗子挂满枝头,脚下厚厚的秋叶,为山路铺了条通幽的地毯。章贡二流在秋日阳光的照耀下,江面泛着不再是绿波,仿佛闪着金黄色鳞片般的光亮。
秋,如期而至,信丰回到了南安,桃江河万年依旧,依稀可见岸边黄叶间挂满皂夹的肥皂子树,裸露鸟巢的苦楝子树,姹紫殷红长满凝脂般小珠果的乌桕树,唯有夹在其间的翠竹不肯褪去绿色的衣裳。两岸秋色,任性地跳跃着断断续续、隐隐约约的美丽。如今,坝上饱蘸金黄的稻穗翻腾着层层浪花,几十里外的橙林遍布乡邑,橙花郁馥,遍山金环,脐橙之乡享誉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