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的“小灰”又落在了我家护窗上,它小心翼翼地向屋里张望着,我来到窗前,它也不怕我,用圆溜溜的眼睛瞪着我,默默地和我对视着,仿佛要比一比谁最先让步。终是“小灰”妥协了,口里叫着“姑姑等、姑姑等”振翅飞走了。不知为何,我竟然从“小灰”的叫声里听出些许委屈和忧伤来,还是说是自己心情不佳,由己及它了。没来由地这几天心绪烦乱,心境颇不宁静,总觉似扭紧的麻花没有缓回劲儿来,别扭得不行,诸多不顺心的事接踵而来。
自新冠后,身体每每亮出黄牌,总是有不舒服的地方,也不是什么要命的病,但就是说不出地闹心。牙齿有些使不上劲儿;眼睛也时时罢工,多看一会儿,就发胀发涩;于是一系列的多米诺效应便出现了,脑袋紧跟着闹情绪,像上了孙悟空的紧箍咒,箍得我快要上蹿下跳了,必是一夜无眠。而来日又是一整天头晕脑胀,做事频频出故障,做饭不是烫了手,就是切菜划破手指。总而言之,身上每个零件都在和我申诉,年轻时超负荷使用它们,如今年老神衰,再不维修,使用它们就得付出巨大代价。
这种日常的小毛病小故障还不是最恼人的,更可恼的是脑袋向生了锈一样,一点也不灵光了。做饭时,从灶台走到冰箱跟前取东西,打开冰箱却忘了要取什么东西。眼面前的字单知道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就是不会写;天天见面的人,就是想不起人家的名字叫什么;微信群里,看见有人发表自己的看法,明明心里有想法,就是一句话也写不出来;教了三十多年书,翻烂了多少教科书,当年出口成章,烂熟于心的课本知识,硬是忘得一点影信儿也没有了,自诩今生早已刻在脑子里的教材内容如今要还给课本了。心里真正儿是充满无奈。
越是诸事不顺心,自己又越是较真儿,别人一句无关紧要的话,偏偏就转不过弯儿来,一条道走到黑,愣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这还不算,还夜夜做着同样的梦,梦里总是在少年时一片狼藉的老屋子里,不停地收拾、收拾,总也收拾不完,而且梦里环境也是特别恶劣,大风刮得房子摇摇欲坠,心都要跟着跳出来了,就这样在梦里劳碌辛苦一夜,收拾得稍微有点头绪了,梦也醒了……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样的梦也确实印证了白天的我就如撞在蜘蛛网上的蚊虫,被巨大的丝网盘根错节缠绕得不得动弹。
不知从何时开始,是为了排解内心的焦虑,还是为了发泄无边蔓延的寡淡,不知不觉竟网购成瘾,完全被商家的饥饿营销给套路了。从第一步选购物品,享受渴望得到自己心仪物件的心动,再到花钱购买时满足购买欲望的痛快和花钱心疼的纠结,接下来是等待快递发货的煎熬,等终于拿到快递后,分明又是那种蠢蠢欲动开盲盒的期盼和赌徒即将翻起最后一张底牌时的孤注一掷,还真有一些刺激的感觉,一旦打开快递,是自己喜欢的会喜悦那么一小会儿,于是又酝酿着再买下一件;不合适的又沮丧半天,心有不甘,又想着也许别家的或许更好更合适。于是就不停地买、买、买……就这些鸡头吧脑的事搅得自己心神不宁、心力憔悴。都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知能开我这把锁的钥匙在哪里?
那天,坐在车上,看着路两边的风景树极速地往后退,心里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恍如昨日,却似经年,眼前沧海桑田的变化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人世的所有沉浮也如过眼云烟一般,何必非要和自己较真,和自己过不去,不如就放过自己,与自己和解。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人活着,柴米油盐,鸡零狗碎,本就已经够累得了,为何还要自寻烦恼。
“无为而无不为,无欲其所不欲。”遵循顺应自然规律,积极和谐地做事,能面对现实,欣然接受生老病死,明白自己的本心本分,不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和虚名,保持内心的平静,专注真正有价值的事物,何尝不是一种豁达。
曾看过一本书叫《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是一部代入感极强的上品佳作。作者运用一种“进步报告”的日记形式的文体,引领读者不知不觉地踏入了一段智障晚熟而后跨入天才、钝智两极人格却不断交织缠绕的奇幻生命历程。其中最能感同身受的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其实也如查理一样,都会经历——幼稚,而立,不惑,到知天命,再到退化、跌落、失忆和盲目……如此抛物线般的生命历程。会有智识懵懂状态下的简单快乐、人性觉醒状态下的疑惑劳累、智慧超人状态下的焦虑愤怒、年老退化状态下的痛苦无奈和心智再度泯灭的孤独绝望,这便是真实而不可逆的人生轨迹,不以人的意愿而逆转,那我们还有什么可烦恼焦虑的呢,年轻也罢,年老也罢,好好爱自己就对了。这样看得开了,也坚持每天健步走一小时,还有幸接触了以人-自然-社会为医学模式的中医学,不知不觉中,也对人类生命的发生,人体形态结构及功能活动有了初步的了解,面对自身的各种体征活动不再陌生,不再恐惧,还真的能和自己的身体和解,倒也缓解了许多不适。
看多了网上直播带货,终于也看清了其中的套路,自然明白谁也不是傻子,钱烧得不行,非要赔钱给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做福利,一分钱一分货,哪有那么多便宜可赚。根本没必要为了过分的悦己主义瞎花钱。仔细想想,许多买来的东西都是因为你想拥有而不是你真的需要而购买的,就是当时买的时候高兴了一下,等以后收拾的时候又累又头疼,扔了舍不得,用又用不上,真是花钱给自己找事。如今网上针对女性的消费陷阱尤其多,它就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你打开手机,你都不用出门逛商场,钱就花了,所谓人在家里坐,钱从手机花,劳心伤财,得不偿失。殊不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才是女子最美的状态,认可自己才是最自信的装扮。
往往生活中偶然的一个小插曲,也会让人有豁然开朗的意外收获。中秋节前后正是各种水果成熟上市的时候,最当季的是葡萄,刚刚从葡萄架上剪下来的葡萄新鲜得不能再新鲜了。自然要买回来几串尝个鲜。洗出来一串葡萄放在茶几上,其中一颗葡萄特别引人注目。又大又圆,晶莹剔透,好似玛瑙一般。而那颗葡萄似乎也有了灵性,感知到了主妇对它的注意,它似乎颇有几分得意和自命不凡,仿佛迫不及待地想要挣脱束缚,以显示自己的不一般。如她所愿,主妇意欲摘下这颗葡萄放进嘴里,却不料,那葡萄似乎并不甘心被主妇吃下去了事,硬是挣脱出来,射向地面,滚到了茶几下面,主妇费了好大劲儿也没有将那颗葡萄弄出来,就直接放弃,再重新摘下一颗葡萄品尝起来,然后赞不绝口,早忘了那颗滚到茶几下的葡萄。若干天过后,主妇打扫家,无意中用扫帚把那颗葡萄又扫了出来,那颗葡萄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蒙上一层厚厚的灰尘不说,还干瘪的不成样子,主妇便要将它同垃圾一起扫进簸箕,而那颗葡萄估计还以为自己还是当初的模样,招人喜爱,愣是又从簸箕里滚了出来,如此反复好几次,主妇扫进去,葡萄滚出来,终于惹得主妇心烦了,生气地直接用手抓起那颗葡萄狠狠地甩进了垃圾桶里,方才觉得解气多了。就是这么一段小插曲,感觉它又是一则寓意颇深的寓言故事,在告诉人们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不可贪图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和虚名。如那颗葡萄一样,自恋、自我、自以为是而不自知,当自己光鲜亮丽的时候,不懂得珍惜;当自己年少有为的时候不懂得奋斗拼搏;当别人需要你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不屑于奉献付出,却一味地要求别人赏悦自己、关爱自己、抬举自己,忘记了初心,虚图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和虚名,无非徒增烦恼,蹉跎岁月。
人生最好的治愈就是和自己和解,放下过往,接纳自我,方得拥抱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