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更迭,各具风华,均散发着无可替代的迷人魅力。而塞外的春天,更是凭借其别具一格的绰约风姿,如磁石般吸引着人们,去探寻、去感受那藏于塞外山川间的春之奥秘。杨春光先生的《塞外寻春》,更会引领我们悠然步入那片满溢诗意与温情的梦幻天地。
寒冬,仿若一位冷峻严苛的君王,以凛冽的威严长久主宰着大地。彻骨的严寒,犹如一张无形的巨网,将人们紧紧束缚在温暖的书房之中,与外界的冰天雪地彻底隔绝。“寒冬怕冷腻书房”,一个 腻”字,宛如一把精准的手术刀,犀利地剖析出诗人内心对寒冬深深的厌倦之情。在那漫长如夜的冬日里,书房的四壁仿佛化作禁锢自由的冰冷牢笼,诗人的心却似一只渴望翱翔的飞鸟,早已迫不及待地向往着春天的翩然而至。终于,翘首以盼的“乍暖”之日悄然来临,尽管郊外的道路依旧蒙着一层薄薄的寒霜,却如同一层轻柔的面纱,丝毫无法阻挡诗人炽热的寻春脚步。那带着丝丝寒意的道路,在诗人眼中,宛如春天小心翼翼递来的一封密信,字里行间都散发着神秘的气息,引领着他一步步探寻那未知而美好的春之景致。
当踏入塞外的山川大地,一幅雄浑壮阔又独具风情的春景图,犹如缓缓展开的古老画卷,在眼前徐徐铺陈开来。“山峻坳洼余积雪”,极目远眺,远处的山峦巍峨耸立,直插云霄,峻峭的山峰在金色阳光的轻抚下,闪耀着熠熠光辉,仿若大自然精心镶嵌的璀璨宝石。而在山坳的低洼之处,还残留着冬日尚未消融的积雪,那洁白无瑕的雪,恰似寒冬留下的最后一抹眷恋,与周围渐渐从沉睡中苏醒的大地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比。这残留的积雪,宛如一位沉默的历史见证者,静静伫立在时光的角落,默默诉说着过往岁月的故事。站在山脚下,仰头仰望那连绵起伏的山脉,一种油然而生的敬畏之情,如同汹涌的潮水,瞬间涌上心头。那峻峭的山峰,恰似大自然亲手塑造的巍峨巨人,坚定地屹立于天地之间,忠实地守护着这片广袤的土地。而那星星点点的残留积雪,又为这雄伟壮丽的山脉增添了几分神秘莫测的色彩,宛如给巨人披上了一件梦幻的银纱披风。
移步至潺潺水边,“水幽津口过垂杨”的绝美画卷,宛如一场视觉盛宴,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幽静的河水宛如一条灵动的碧玉丝带,在春日的怀抱中潺潺流淌,仿佛正轻声吟唱着一首悠扬的春天赞歌。津口之畔,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宛如绿色的丝绦,在微风的温柔吹拂下,轻轻摇曳生姿,恰似一位位婀娜多姿的舞者,在大自然的舞台上翩翩起舞。那嫩绿的叶子,宛如刚刚从甜美的梦乡中苏醒的孩童,带着一丝懵懂的羞涩,又透着一股蓬勃的生机。垂柳的影子倒映在澄澈的水中,随着水波的荡漾而摇曳变幻,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丹青,美得如梦如幻。闭上双眼,静静聆听河水的流淌声,那清脆悦耳的声音,仿佛是春天的心跳;微风拂过柳枝的沙沙声,又似春天的轻柔呢喃。在这美妙的旋律中,仿佛能真切地感受到春天那蓬勃有力的脉搏,正欢快地跳动着。
塞外的春天,不仅拥有雄浑壮丽的山川和清幽灵动的水景,更有着充满蓬勃生机的声音和气息。“惠风正助鹂声远”,温暖和煦的春风,恰似一位慈眉善目的母亲,用她温柔的双手,轻轻推动着黄鹂那清脆婉转的歌声,让其如灵动的音符,在空气中自由飘荡,传向远方。那悦耳的鹂声,在广袤的天地间回荡,宛如春天派出的使者,正高声宣告着春天的盛大来临。“枯叶难遮岸草香”,尽管岸边还残留着一些干枯衰败的叶子,犹如迟暮的老人,诉说着往昔的沧桑,但新生的小草却似一群充满活力的孩子,迫不及待地从泥土中探出脑袋,尽情散发着阵阵清新的香气。那清香,裹挟着泥土的质朴气息,蕴含着生命的无穷力量,让人深深感受到春天那势不可挡的蓬勃生机。在这轻柔的惠风、悦耳的鹂声和沁人心脾的岸草香中,塞外的春天仿佛被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瞬间焕发出无限的魅力,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在这塞外寻春的漫漫旅程中,诗人不仅尽情欣赏到了如诗如画的美丽春景,更由此引发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老去寻春不宜占,最应留与少年郎”,诗人深深明白,自己已步入暮年,虽对春天满怀炽热的热爱,但他更希望将这份珍贵美好的春天,毫无保留地留给朝气蓬勃的年轻一代。在诗人眼中,春天是希望的璀璨灯塔,是生命的崭新起点。年轻的一代,恰似春天里茁壮成长的嫩绿幼苗,沐浴着阳光雨露,蕴含着无限的可能与潜力。诗人的这份感慨,不仅是对少年们的深情关爱,更是对生命传承这一永恒主题的深刻洞察与理解。他深知,生命如同这四季的更迭一般,一代又一代地延续下去,每一代都肩负着独特的使命与责任,共同书写着生命的壮丽篇章。
塞外的春天,无疑是大自然慷慨馈赠给我们的一份无比珍贵的礼物。它既有雄浑壮阔、令人叹为观止的山川,又有清幽灵动、宛如仙境的水景;既有充满生机、唤醒万物的声音,又有沁人心脾、让人陶醉的气息。它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神奇美丽,也促使我们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刻、更为透彻的思考。在这个快节奏如疾风骤雨般的现代社会中,我们不妨放慢匆忙的脚步,像诗人一样,用心去寻找那属于自己心中的春天。或许,在这寻春的过程中,我们会惊喜地发现,生活中那些被我们匆忙脚步所忽略的美好瞬间,正静静地等待着我们去发掘;我们也将重新找回那份对生命最本真的热爱与敬畏之心,让心灵在这美好的世界中得到滋养与升华。
附原诗:
塞外寻春
杨春光
寒冬怕冷腻书房,乍暖郊行路带霜。
山峻坳洼余积雪,水幽津口过垂杨。
惠风正助鹂声远,枯叶难遮岸草香。
老去寻春不宜占,最应留与少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