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匪席的头像

匪席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205/13
分享

重读月亮

本是一个惬意的午后,在家收拾洒扫,看着阳光透过窗台扑向书架,一束束光芒中飞舞着细小的微尘,心生忧愁。于是费劲地用湿布擦拭书架,又重新把书本一一清理,看着有些书“腰封”都还未拆,又觉惭愧。每天都在瞎忙活,买的书是越看越慢,能不吃灰吗?

打扫完毕,还为书房的空气继续加湿,再喷上栀子花香的清新剂,心满意足地瘫坐在飘窗前,准备验收自己辛苦的劳作。循着光束的方向瞄去,乍一看,果真清洁了不少,但很快,微尘们又在充满力量的飞舞着。

“你都打扫一个多小时了,已经很干净啦!怎么,追求完美的毛病又犯了?”

“你懂什么,快来看,还有好大的灰。”

先生实在看不下去了,无奈摇摇头,倒也配合着我的角度“验收”一下刚才的成果。

“嗯,灰是挺大,不过我倒觉得四周环境已经很干净了,与其不依不挠,不如和光同尘吧。”

和光同尘,一语惊醒梦中人。

我追求的到底是书架的至清至洁,还是非要让自己满意的倔强之心?也许这就是我的生活,总是在追求完美和较劲中度过。

我总是认为“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大多数人按部就班,过着平庸乏味的日子;也有人如梦初醒,披星戴月,寻找真正有价值的日子。热爱、价值和理想,一直是追逐生活的意义。但理想若与现实背道而驰,又该如何?

细细想来,我也是情绪难自持,思绪总跳跃。果断放下手上的洁具,在光束中取出一本书,翻开暂未泛黄的扉页,熟稔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他可以是个执着于艺术的“疯子”,亦能是追求灵魂自由的崇尚家。这是《月亮与六便士》,年岁不同,再读时体会不同。人皆有梦,但斯特里克兰德用尽了全力,终究还是过着平凡的一生。六便士不是现实,而是对现实的误解;皎洁的不仅是月光,更有向理想逐梦努力的模样。

好在我不再纠结这书架的清洁与否,就当是字面上认可了“和光同尘”的意义吧。生活就是这样黯淡无味,也会在无数个细小的偶然中寻得真谛,慢慢与自己和解。

开卷就有益,不知不觉月上梢头,晚饭都顾不上,仍要把书中的精华全揽入囊中。先生又笑我:“你就是典型的一根筋,要么让书吃灰,要么你把书吃进肚里。”

从“和光同尘”到重读《月亮》,每一次简单的随想都充斥着对未来的希望。我没有先生泰然处之的人生境界,倒也认同他与我分享的一言一行。“看完这本,我就去研究《道德经》,和光同尘这个词,甚好,甚好。”

后疫情时代,经历太多动荡与不安,惟有惜福,惟愿知足。脚踏实地过好当下的每分每秒,抬头不仅有月光,更有星辰大海,人间琳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