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悠悠流转的时光洪流中,旧巷于许多人或许只是模糊的记忆符号,于我,却是镌刻在灵魂的深刻烙印。
曾经,那是我每日穿梭嬉闹的地方,张口便是“我回家了” ,后来,成了偶尔提及的“老家巷子”,如今,只剩“旧巷”二字,承载着无尽的过往。
就像宋之问诗中所云“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每次走近旧巷,心情复杂难喻。怯,是怕面对物是人非;不敢问,是害怕听到不愿接受的答案。
踏入巷口,曾经熟悉的面孔大多已不见,偶尔遇到几个孩子,投来陌生又好奇的目光,成年人亦是匆匆一瞥,眼中毫无相识的痕迹。而我,看着眼前的新面孔,满心皆是陌生。这样的陌生感,随着岁月流逝,愈发浓烈,终有一天,这里会彻底将我遗忘。
细细算来,离开旧巷竟已有二十余载,时光匆匆,仿若转瞬之间。离开得太久,被遗忘也成了必然,只是心中难免泛起酸涩。
我对旧巷的怀念从未停歇,这里有我童年的欢笑,有亲人温暖的怀抱;我始终铭记着它,因为这里留存着我最纯真的岁月,埋葬着童年的憧憬。
凝视着巷口那棵老樟树,听着枝头鸟儿的啼鸣,那些被岁月尘封的记忆瞬间涌上心头,泪水不受控制地模糊了双眼。
小时候常去掏鸟蛋的废弃老屋、和伙伴们捉迷藏的幽深巷子、夏日里一同乘凉的老井旁、井边随风摇曳的狗尾巴草、那年磕破了我膝盖链条已锈蚀的旧秋千、蜿蜒曲折的石板路……一切都变了模样。
旧巷的老房子,墙皮剥落,露出斑驳的砖石,门窗摇摇欲坠,院子里杂草丛生,再也没有了往昔的热闹,曾经一家人围坐吃饭的温馨场景,只能在回忆里找寻。
可它依旧静静伫立在那里,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宛如一位暮年的长者,执着地守望着,等待着归人。只是往昔不再,那破损的墙壁、腐朽的门窗、杂乱的院子,还有屋内陈旧的物件、泛黄的老照片,无一不在刺痛我的心,提醒着我,如今的我,不过是旧巷里的一个过客。
遇见那些为数不多的老街坊,虽大多已出了五服,但在这旧巷的氛围里,那份情谊依旧质朴醇厚。他们脸上刻满岁月的痕迹,头发花白,身形佝偻,眼中饱含着复杂的情感,有重逢的欣喜,也有对往昔不再的怅惘,千言万语,最终都化作简单的寒暄和一声悠长的叹息,而我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格外沉重。我深知,这样相聚的机会,见一次便少一次了。
人生恰似一场循环往复的旅程,每个人都沿着先辈的足迹前行,一代又一代,无人能够逃脱。
曾看过的一个短视频,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坐在轮椅上,一个天真烂漫的孩童在旁边蹦蹦跳跳,老人望向孩子的眼神满是羡慕,孩子看向老人则满是好奇,旁白说着:“我曾如你,你终成我!”
可不正是如此,这便是生命轮回的映照。
其实,时光与我们,都不过是尘世的匆匆过客,我们与这世界,也只是短暂结缘。既然是缘分,便有聚散离合,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也无法挽留,这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
突然明白,人生不过是酸甜苦辣的交织,是一场独特的体验,没有什么能真正永远属于自己。既然知晓结局,为何不让过程更加精彩,更具价值呢?
那就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活在每一个真实的瞬间,看淡得失,从容面对。得到时,用心珍惜;失去时,亦能坦然放手,送上祝福。如此,方能不负时光,不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