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城里的春花渐次凋零,家乡阳新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却正开得热闹。身处这满是钢筋水泥的城市,我常对着窗外发愣,思绪不知不觉就飘回那被映山红染红的山坡,那里藏着我的童年,也藏着我怎么也解不开的乡愁。
小时候,一到春天,我就跟撒欢的小鹿似的,撒腿往山上跑。山坡上,深红、浅红的映山红这儿一丛,那儿一簇,肆意生长。微风一吹,轻轻晃动,远远看去,就像给大山裹上了华丽的红绸缎。走进花海,浓郁的花香混着青草香,直钻心窝,连衣服都染上那股淡淡的甜香。村里小伙伴最爱在花丛里捉迷藏,你藏我找,欢声笑语在山间不停回荡。玩累了,就躺在花丛里,望着湛蓝天空,看白云慢悠悠地飘,花瓣落到脸上,痒痒的,就好像映山红在跟我们逗趣。
每年清明节去祭坟,爷爷总会领着我们,在映山红树下坐下,讲那些过去的事儿。他说,这些映山红是先辈们用热血浇灌出来的。当年,红军战士在这片山林里来回穿梭,草鞋都磨破了石头路,汗水浸湿了红土地。艰难岁月里,映山红见证了他们的坚韧和不屈。如今花儿开得这么艳,或许是想把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藏在花瓣里,一代一代传下去。每次听完爷爷讲的故事,我都会静静地看着这些映山红,恍惚间,仿佛能看到当年红军战士们奋勇作战的身影,心里满是敬畏和感动。
这一刻,我突然想起爷爷常说的,人不能忘本,要记住自己的根。以前我不太懂,只当是些老掉牙的唠叨。可看着眼前的映山红,我一下子明白了,爷爷说的根,大概就是流淌在我们血脉里的乡愁,是对这片土地、对过去岁月深深的眷恋,是走到哪儿都放不下的情怀。就像这映山红,年复一年扎根在这片土地,不管风雨怎么吹打,都坚定地守望着故乡。
映山红没有牡丹的富贵气派,也没有兰花的清幽雅致,开得简简单单,却又热热闹闹。每个花苞都圆鼓鼓的,像藏着春天秘密的小铃铛。清晨,挂着露水的映山红,就像刚睡醒的娃娃,朝气蓬勃;午后,阳光一照,又像害羞脸红的小姑娘,娇小可爱。我最爱蹲在花丛边静静地瞧着。蜜蜂在花丛里忙忙碌碌,毛茸茸的后腿沾满金黄的花粉;蝴蝶扑闪着五彩翅膀翩翩起舞,那翅膀上的花纹,任哪个画家都画不出来。指尖轻触还没绽放的花萼,能感觉到里面生命在微微颤动,那是生命在积攒力量,准备迎接绽放,这种奇妙的触感,让我对生命的神奇有了更深的感受。
下雨时,雨滴狠狠砸在映山红花瓣上,花儿被打得直晃悠,却始终牢牢地长在枝头,一片都不掉。雨过天晴,水珠在花蕊里滚来滚去,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就像晶莹的珍珠。你们知道吗?雨后的映山红还有个奇妙变化,香气变得更浓了,沉甸甸地落在睫毛上,只要轻轻一眨眼,那浓郁的芬芳就直往鼻子里钻,整个人都陶醉其中,感觉整个世界都被这雨后花香填满了。
山风掠过花丛的沙沙声,是童年最温柔的白噪音。每当这时,我总会摘下一片映山红花瓣,放在嘴里嚼碎,微微的涩味散开,就像爷爷故事里那些先苦后甜的岁月,带着曾经的艰难,又藏着苦尽甘来的希望。
花期一结束,映山红就悄无声息地把花瓣还给土地,没有一点留恋,它们在泥土里养精蓄锐,等着来年春天再和我们重逢。
后来,我外出谋生,离开了家乡,也离开了那片映山红。但每年春天,母亲都会寄来晒干的映山红。我总是小心地拿出一些,把花苞泡在玻璃杯里,看着它们在水里慢慢展开,一点点变回原来的样子。那在水中缓缓舒展的花瓣,就像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撩动我心底的思念,一寸一寸地丈量着我和家乡之间无法言说的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