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闻塞北三千里兮,依兰,名贯江南十六州兮,依兰。踞三江之福地兮,驰美誉于八方。 王母蝶簪遗斯处兮,丹枫锦绣于我乡。紫气东来兮,哈尔滨之门户,平原西延兮,佳木斯之襟裾。东至桦南,东南勃利;南界林口;西邻方正、通河;北望伊春、汤原;西北铁力,远近高低起峰峦兮,泥泽漫岗绕平原;深沟洼谷江河网兮,五山一水四分田。八县睦邻兮,可谓地灵之域。 生态依兰兮,山水如此多娇:四水交汇兮,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巴兰河,海纳细流于微波;三山环绕兮,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完达山脉,山峦壮阔如聚。 物产丰饶兮,矿物资源屈指可数。褐煤、油母叶岩、铁、砂金、石英、石棉、大理石、蛇纹岩分布。深林山珍兮,灵芝、猴头、鹿茸、人参、椴蜂蜜。林海雪原兮,飞龙鼓翼,虎啸熊迹。 旅游家园兮,自然景观秀丽。丹清河风景兮,省级风景名胜区,漂流节人气旺兮,巴兰河北方第一漂;人文景观特色兮,穿越五国城二帝观天 、土城子、靖边营鼓角旌旗。领略东山怪坡神奇诡秘,慈云庵佛客云集,望江楼上抒怀,一柱擎天感叹、红石飞霞罡烟……。 钟灵毓秀兮,名人辈出。统领全亮抗沙俄血洒沙场;镇守使李杜抗战名震三江;廉吏王瑚筑道台桥,杨步墀修志青史名标,阮夫人拒匪巾帼须眉……。群英荟萃兮,大江歌罢涌心潮。红色依兰兮,四块石抗联士气、刘鸿泰虎穴不屈、一中红色火种,胜利依兰续传奇。 历史厚重兮,源远流长。倭肯哈达洞穴兮,慎肃人钻木取火闪烁光芒;挹娄勿吉人兮,猎狩归来磨砺棍棒专注向往;唐建德理府兮,靺鞨人遗韵融化布纹瓦之雪霜;辽五国头城兮,海东青云端之翱翔;金设胡里改路兮,完颜部丹心铁血弥漫穿带壶飘溢酒香;元设胡里改路,斡朵里万户府兮,一代天骄射雕弯弓鸣镝飞响;明设胡里改卫兮,驿站俚曲伴杏花怒放;清设三姓副督统衙门兮,辖域边疆万里;依兰府依兰县兮,清末、民国、新中国巨变沧桑。 继往开来兮,科学发展观统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兮,坚持四个方面基本经验。依兰精神兮,“敢为、求实、超越”团结凝聚。四十万人四十万旗兮,高歌猛进志不移。坚定“工业发展、财源建设、民生工作、经济总量”兮,全面跃进省十强。发挥“产业资源、区位地缘、发展环境”优势兮,大力拓展“四园两区”。打造龙东地区强势崛起中等名城兮,全面实施“三六五十”发展战略(创建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做强六大产业集群、推进五大城市精品工程、办好十大惠民利民实事)。大展宏图兮,和谐、富裕、文明精彩依兰宜业宜居。 咦吁嘻!风云之悠悠,古镇新颜。 咦吁嘻!松水之洋洋,日耀中天。 歌之,依兰,鹏程万里。赋之,依兰,画卷空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