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前一天中午,垸里玉华婶在朋友圈分享了一段视频。视频中,是她八十九岁婆婆的寿宴,客厅里摆着一桌丰盛酒席,寿星老人端坐在桌子中央,红光满面,每一道皱纹里都藏着幸福笑意。我轻轻点击慢放,看到了母亲。她紧挨着寿星老人坐着,身着那件青蓝色的旧外套,脸上洋溢着笑容,缓缓端起酒杯,呡了一口,接着又伸出筷子,夹起桌上自己喜爱的菜。
那一刻,我竟有些恍惚。母亲多年吃素,逢年过节全家团聚之时,她总是默默忙碌,很少与我们一同上桌。待忙完一切,才会端起属于她的那碗素菜,安静地坐在桌子一角。然而此刻,在他人的寿宴上,她竟如此从容自在,夹菜、举杯,终于做了一回客。她的动作麻利,筷子尖只是在盘沿微微触碰,便轻巧收回,丝毫不见老态。
人呐,若在有权有势的时候,门庭若市,那不算什么。可当你老了,力不从心,什么也做不了,仍有人时常将你惦记,不时前来探望,或在特殊日子里,诚挚邀请你去他家做客,这足以证明,你定是个心地厚道之人,是个值得他人敬重之人。
记得您曾与我讲起这件事。本垸的陈双喜家中兄弟众多,到了适婚年龄,却依旧单身。恰好您在杨河村有位挚友,其女儿年龄与陈双喜相仿。您听闻此事,心生怜悯,不惜往返十几里山路,为他们牵线说媒。最终,在您的不懈努力下,成就了这段美好姻缘。
母亲一生大字不识一个,她为人安分守己,一辈子都未与邻里发生过任何不愉快的争执。即便遭遇他人误解,甚至与人产生磕绊摩擦,她也总是默默忍让,以宽容之心对待。在这一方乡土,母亲的善良与为人,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称赞。
吴凤容老师,一生投身教育事业,执教长达四十余载,在本村称得上是一位德高望重、家喻户晓的文化人。退休之后,她与母亲情谊日笃,关系亲密无间。以至于每次我回到家中,总能看见吴老师坐在我家,与母亲说说笑笑,氛围融洽。母亲生病时,她更是心急如焚,第一时间赶来悉心照料,为母亲煲汤、熬药、做饭,事事亲力亲为。她们虽无血缘之亲,情谊却胜似亲姐妹。
上次我打电话回家,母亲在电话那头,满是欢喜地告诉我,吴老师特意为她买了红枣、莲子和薏米仁,还细心地教她如何熬制营养粥,并叮嘱她每日食用一次,以增强体质。母亲笑着说,自己已经坚持吃了十多天,明显感觉精气神比以前好了许多。我听着母亲的讲述,心中满是欣慰,为母亲感到无比幸运。七十六岁的母亲,能结交到一位比自己小八岁,却对她关怀备至的挚友,或许,这便是前世修来的缘分吧!
母亲今年七十六岁,父亲于八年前离她而去,她一个人孤单住在老屋。每当春暖花开时,母亲在老屋前后菜地忙碌着翻土,种上红薯、花生、黄瓜、丝瓜、黄瓜、辣椒等农作物。到了夏季,屋前屋的都变绿了,生机勃勃,有的挂满了果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八个字用在她身上毫不夸张,恰如其分。
夜深了,脑海中又飘来母亲弯弓的背影,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间。我手中的笔,似乎也被这份思念驱使,在纸上不停地跳跃,记录着关于母亲的点点滴滴。
最后,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衷心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健康长寿,幸福安康。
2025.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