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来,黄梅就很少下雨,燥热的天气一直让人感觉很沉闷。前几天上苍终于挤出几点雨水,天气一下子凉爽起来,恰逢今天周六,遂与妻子一起到山里走走。
我们决定来一次稍远一点的秋行,到小坪村去看看。小坪村位于五祖镇北部,距黄梅县城约三十公里,是黄梅现存水田最多的村。听说小坪村的新农村建设很有特色,在报纸上多次报道,早想去看看了。
我们的车在大山中穿行,走在半山腰,仰望山岩,千奇百怪,偶尔闪出一株野柿子树,红彤彤的柿子如小灯笼似的在秋风中晃动着脑袋,惹人喜爱。妻在一旁赶紧提醒:“小心开车。”爬上山顶,偶尔向下瞟上一眼,万丈深渊呐,赶紧正襟危坐,一心开车。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过了船石岭,几乎一路下坡,转出陈四房,小坪村就在眼前了。
远远望去,四围的大山一座连着一座,紧紧地将小坪村搂在怀里。这个大山中的小村居然有方圆一公里左右的平地,几个村庄依靠着大山,隔畈相望,“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就是对小坪村最好的写照。
走进张大屋,村民的房子建在公路两边,清一色的楼房遥相呼应,漫步路上仿佛走在街上一样。小小张大屋居然还有个微型代销店,据说是驴友的集散地,经常有驴友慕名而来,在此打尖休息,顺便将小坪村的特产雨花菜、板栗等山货带回家,老农的洋芋饼、豇豆角经常会销售一空。
走出张大屋,朝东望去,小坪村村委会的办公大楼矗立在眼前,“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几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过了畈中的小溪就到了村委会门前停车场。村委会的农家书屋宽敞明亮,几位村民正坐在里面聚精会神地看书,其中还有几个小孩也沉浸在故事书中。朝里走,村干部正在值班,见到我们这些陌生人,主动和我们打招呼。
听说我们是来这里秋游的,这位村干部很自豪,“我们小坪村山外的平畈,你们看这满畈的田地,金黄的稻浪,中间那条小溪贯穿田野,无论站在哪里看,都是漂亮的。”
“一眼望去,确实都很美。”
“党和政府很关心我们的发展,指导我们脱贫致富,我们村现在不仅把这片农田利用好了,还开发山区特产,像雨花菜、板栗就是我们的品牌。我们百姓也过上了好生活。”
“小坪村地理位置独特,加上专家的指导,一定会越来越好。”
“是啊,现在城里人周末喜欢郊游,经常有人来我们村,我们村不仅山美田美,还有一处瀑布更是游客的最爱,经常有人来拍照留影。”
“你说的是三叠泉?”
“对,游客喜欢叫它三叠泉。”他用手指了指对面山:“今年天旱,雨水不多,所以泉水量不大,要是往年,这里就能听到泉水声了。”
远远望去,一股泉水从山顶倾泻而下,尽管没有“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震撼,亦是美的。
辞过村干部,我俩直奔瀑布而去。沿水泥路前行,大约几百米就来到了三叠泉,整石为底,第一跌较陡,水流急,属于典型的瀑布,泉水泻下来,响声大,第二跌地势稍缓,水从一边流下,另一边为一巨石,人可爬上去,或仰或卧,可从不同的角度拍照,都是很漂亮的。
从三叠泉下来,路边长满土牛膝,一根根都很粗壮,也许是泉水滋润的结果。我们随手采了一些,装在袋子里,如获至宝。秋天容易上火,只要用土牛膝的根煮水喝,马上舒爽了。土牛膝还是治感冒引起的喉咙肿痛、咳嗽的良药。
小坪村,有山有水有良田。山上创特色,收入有保障,良田稻谷香,吃好心不慌,大道通村庄,出进很平常,网络连万家,淘宝村中藏。
小坪村,幸福生活的乐园,五祖的香格里拉。
(原载《鄂东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