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妹牛的头像

张妹牛

网站用户

小说
201907/31
分享

狗蛋的春天


梅城之北,有一公路,路不宽,两车道,一直延伸到北山村,像一条白蛇一样,在山林中跃动,亦如大山的裙带,让春天的大山绿装得体,风情万种。

“天不收”,狗蛋外号也,北山村“名人”。狗蛋从小娇生惯养,游手好闲,一直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哪里好玩就到哪里玩,哪里有好吃的就到哪里去吃。还经常搞破坏活动,今天扯了东家的瓜苗,明天偷了西家的鸡蛋,后天又把人家没成熟的桃子摘丢了……同村人都很恼恨,总是感叹上天收了这么多好人,为什么偏偏不收狗蛋,“天不收”的雅名也就在北山村流传开来,无人不晓。

狗蛋的父亲王一刀,是北山村的能人。头脑灵活,不但会干农活,而且篾匠活做的无可挑剔,远近闻名,尤其是削竹篾的功夫,要多厚就有多厚,要多薄就有多薄,要多宽就有多宽,从来不浪费竹子,人称王一刀。王一刀生了三个女儿后,再生狗蛋,他很庆幸终于生了个儿子。故从小把狗蛋当着宝贝养,当着皇帝供着。

到了狗蛋成家的时候,熟悉的人很少愿意将女儿嫁给他。好在他父亲的手艺好,家里还算富裕,加之媒婆的游说,邻村的秀在父母的劝说下嫁给了狗蛋。结婚之后,狗蛋的习惯仍然改不了,照样无所事事,田里的活都是秀的。老父亲还在做着篾匠活,挣钱弥补家用,日子倒也平稳。可惜好景不长,王一刀在一次上山砍竹子时,不小心摔下了悬崖,驾鹤西去。没有父亲,“天不收”的日子也一天不如一天,成了名副其实的扶贫对象。

狗蛋为了养活自己的孩子,也随村人外出打工,可惜没有一技之长,什么都不会做,又不愿意吃苦,挣不了几个钱,混不到两个月又回北山村。狗蛋被逼无奈,每天也跟着老婆下地干活。可山区的田地少,想通过农作物养活一家人,实在有点难。村委会、村支部也多次帮助狗蛋,可集体经济太弱,加之狗蛋什么也不会,还是改变不了现状。

正当狗蛋困苦之时,精准扶贫的干部走进了北山村,农业局的干部郭晓明担起了狗蛋家的脱贫任务。

郭晓明来到北山村,先是跑遍了北山村的每一座山头,越过了每一条山溪,查看当地农作物和山上生长的植物,询问各种农作物的收成,然后来到狗蛋家,了解家里的生活状况。

郭晓明跑遍了北山村,不到半个月,又带了几个农技员再一次跑遍了北山村。一个月后,一个大胆的设想在郭晓明的脑海中形成。郭晓明找到村委会的领导,向村委会提出在北山村开展中药材黄芪种植,村委会的干部半信半疑,谁都不敢拍板,大家怕投资没有回报,村民会更穷。郭晓明当即表态,首先就在他的扶贫对象狗蛋家做实验,通过两年的种植,如果失败了,投资算郭晓明的;如果成功了,第三年,再在村里扩大种植规模,村委会干部表示同意。

郭晓明,带着狗蛋进城了。半个月后,狗蛋回到了村里,郭晓朋也带来技术人员一起来了,帮助狗蛋整理土地。几天功夫,狗蛋的种植基地就弄好了。狗蛋虽然游手好闲惯了,但是人还是比较聪明的,为了生存,为了活的有尊严,狗蛋暗暗学习,不辜负郭晓明对自己的厚爱。按照指导老师提供的书,天天看,一心研究黄芪的种植方法,每月都要将药材的生长情况,向县里的专家汇报,谈自己种植的看法。慢慢地,狗蛋悟出了黄芪种植的基本技巧。狗蛋懂得黄芪的习性:黄芪性喜凉爽,耐寒耐旱,怕热怕涝,适宜在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透水力强的沙壤土种植。知道了如何给黄芪松土除草,什么时候给黄芪追肥,为了减少营养消耗知道如何打尖,掌握了雨季如何给黄芪排灌,旱季如何给黄芪灌水,悟出了“红根病”的防治与土壤消毒的方法,掌握了如何挖黄芪,如何去芦头修须根,以及种子晒干,脱粒,杨净,贮藏的方法。

两年过去啦,狗蛋终于成功了。狗蛋再次成了北山村的名人。大家从心里佩服,古话说的好“浪子回头金不换”,这两年狗蛋吃的苦,只有秀知道。狗蛋不仅收获了沉甸甸的黄芪,收获了财富,更悟出了做人需要奉献的道理,他决定要像郭晓明一样,以实际行动帮助乡亲们。

开春过后,狗蛋成了“忙人”:今天帮张家选地,明天指导李家整理土地,后天组织乡亲学习黄芪的种植方法……

狗蛋沐浴着北山的春风,忙出忙进,享受着从未有过的成就感。

三月的春风,吹开了山里的桃花,北山又生机盎然。狗蛋心中的桃花也在春风中盛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