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是一种生活方式,寻找新奇风景的渴望始终伴随着人们蓬勃的内心追求。行走万花山,也许是人们万千行走中一片轻轻飘逝的云,然而,她却让我深深印记下这美丽传奇的一瞬。
万花山,隐藏在黄淮平原一隅,任面纱轻飏,凭岁月沉浮,优哉游哉,她沉浸在亘古寂寞中,阅览着山石如画、万花似锦的浪漫,编织着一个静谧处子的缤纷梦幻。我拂去她神秘面纱,揽她入怀,体味着她的温度、她的心跳、她的馥郁,与她一同呼吸,一同喜悦,一同宁静……
也许,万花山是小家碧玉,名不见经传。然而,闻名于世的磬云山就在她的西畔。顺着灵璧县渔沟镇磬云山南一条砂石路,一路向东,十里路光景,就是梁集行政村。徐窝子村是梁集村的一个自然村,因村得名,村后的那座山便叫徐窝子山,地图上名曰徐山。徐山东侧便是万花山。
徐山西南延伸,北缘递升,东连阡陌交通。山上,白石突兀,丛丛层叠,向上聚集,宛若万朵莲花盛开,又如千般纱帐罗列。除却石丛中偶尔的几棵绿草,便是满眼的白色。而东行数百米之万花山,松树灌木布满视野。
万花山何以叫万花山?
想象中的时空视野里,也许是明初,抑或是清中期,在移民填充因战乱而地广人稀的黄淮平原大潮中,在返回黄河改道、水退沃土显现的家园人流中,有一户徐姓人家,辗转来到磬云山东的一座山脚下,伐木造屋,垦荒拓田,繁衍生息,人聚成村,便是徐家村,加之村处一弯山麓,故名徐家窝子村。村东之山,土泥覆盖,山土肥沃,万花盛开,知名儿的野草野花,不知名的灌木杂树,在一方宁静中竞相开放。于是,万花山就出现在附近村野人们的日常生活里。而今的万花山,松柏杂树遍布,山道蜿蜒,别有一番幽情清境。
那白石如花的徐家山抑或徐山,在我的情绪流中,俨然是令人浮想联翩的万花山,她与幽情婉转的万花山已融为一体。徐家山,高阔峻峭,万花山,朴素盎然,她们已不分彼此,灵动地游走在游人的心头。其实,在内心深处,我已把徐家山当作万花山,看那白石如花的景象,谁又说那不是万花山呢?
站在徐山上,极目四望,田畴分明,道路如练,即将成熟的小麦铺满大地。山之麓,大白杨,松柏树,梧桐,柿树,各种杂树,绵延起伏,随风起舞。而山间阳坡,大片的太阳能发电板在阳光下泛着幽蓝的光芒,山巅,巨大的风力发电机在风中摆动着银色的手臂。现代风情,传统绿意,在一个诗意的天地里融合在一起,令人耳目一新。
而徐山最令人惊奇的景致,就在她的阳坡上。山麓而上,徐山白色肌肤蓦然染上深绿,这深绿沿中间深阔洞口向东北方延伸。这就是当地人称之为“朝阳洞”的地方。深藏山中,面向太阳,这是朝阳洞得名的缘由吗?
站在朝阳洞口,脚下是深不见底的一道南向裂缝,裂缝在山石下隐秘地向南蜿蜒,不得而见。裂缝而北,悬崖陡峭,唯有错落的陡堤可以艰难下行,下行到谷底,是一片较为宽阔的山间洞天,一条裂缝曲折向北,在山石下幽深逶迤,而东西向裂缝,长约数百米。只见逼仄的峡谷中,草木郁郁葱葱,湿气凝重,空气清新,耳畔不时传来水滴滴落的清脆,峡谷越发幽深。仰目而视,山石嶙峋,巉岩陡直,峭壁上,苔藓翠绿,灌木丛生,一道长长的天色映照下来,一块巨石不知何年何月滚落,镶嵌在狭缝上,将一线天色隔成两段。周围是奇形怪状的山石,形神兼备,令人无限遐思,观之,无不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之妙绝。朝阳洞在大山的腹中,通向何处?何处是尽头?望着幽深神秘的裂缝,望着灌木丛生的山岩,望着湿汽缭绕的苔藓洞壁,我渴望着人们有朝一日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如果不是置身这险绝神奇的山中地下世界,又有谁会想到在这貌似平静的山体中,竟隐藏着如此奇异的景致?又有谁会想到以出产磬石闻名天下的磬云山东十里,竟有如此仙境?真是“徐山有洞早天成,藏在深处人未识”啊!
据当地人说,抗日战争时期,朝阳洞曾经躲藏过抗日志士,抗日伤兵在这里养过伤。血雨腥风的时光让这里越发充满神秘。
仿佛冥冥中相互呼应,万花山东北、西南向也横贯着一条山洞,步入其中,头顶一线天,脚踏坎坷道,只见山树灌木,苔藓水汽,山石危岩,相互掩映,深入其中,如同在大山内部深处漫步,神情肃重地寻找着一个遥远的神话。
万花山植被茂密,地下水源充沛,一座红白相间、小巧玲珑的小房子坐落在山畔,那是自来水泵房,原来这里是山下人家的水源地。
一方水土一方生存状态,平凡与传奇在这里交织,在这里融合,弥漫成一片世外桃源般天地。人们平静地生活着,繁衍生息,淡然于日出日落,云起云逝。当然,他们憧憬着外面精彩的世界,也描画着他们美好的生活图景,不是吗?山上风力发电机、山间太阳能发电板正是他们内心火热情感的无言流露。
也许,不久的明天,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建成,一条笔直的大道伸向万花山,将朝阳洞的神奇尽情展示,也把万花山的生机肆意泼洒,朝阳洞这片美丽的风景终将以崭新神奇的姿容,为世人熟知,赞赏。
此文发表于《拂晓报》,2019年7月3日 枫叶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