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南通的月亮的头像

南通的月亮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2/27
分享

难忘妈妈菜,绽放味蕾花

嘿,咱这一辈子啊,吃过的那些味道,就跟放电影似的,总在脑子里晃悠。那一个个味道,都是味蕾给咱存到脑子里的。咱就说那些好吃的菜吧,酸甜的滋味在舌尖上蹦跶,哎呀,那叫一个回味无穷。

要说最熟悉的味道,那肯定得是妈妈做的菜。就说那韭菜吧,可真是个百搭的好东西。小时候啊,咱妈为了给咱改善伙食,就用韭菜调面粉饼。咱就看着咱妈把面粉倒在大碗里,接着打个鸡蛋,再加点水搅和搅和。锅里倒上油,把调好的面糊往锅里一倒,等火候差不多了,再放上韭菜段。咱妈还会用韭菜炒鸡蛋、炒茶干,韭菜拌面条也老好吃了。

还有那炒南瓜丝和南瓜花。咱妈把小南瓜切成丝,锅里放油加盐,大火一炒,有时候还用南瓜花炒,那味道,香得哟。

再说说红薯。每年深秋的时候,咱妈就把红薯洗得干干净净,切成片,放油炒几下,加点盐,再倒点水焖一焖。起锅之前再放上蒜叶,咱吃着那香喷喷的红薯,心里可美了。咱妈为了不让红薯烂掉,就在灶后面挖个坑,放上干稻草屑。嘿,到了春天,那红薯还是老样子。咱妈把红薯放在火塘里一烧,咱吃着那又甜又香的红薯,美得不行。

还有那腌咸菜,小时候咱一日三餐可就靠它了。咸菜的品种有白菜、黄花头、黄瓜、萝卜干啥的。咱吃粥的时候就用咸菜调个味,还舍不得多夹呢。

想当年,七十年代的时候,土地都是集体的。能吃上韭菜、红薯、南瓜,那可真是跟山珍海味差不多了。其实啊,能吃上这些味道,也就家里来客人或者过年的时候才能享受。

那时候,农民家里就那么一点点自留地。为了填饱肚子,上半年收麦子,下半年收稻子。家里的零星地少得可怜,几乎没地儿种蔬菜。咱妈为了让咱吃上蔬菜,春天就到田边上挖野蒜,夏天在河边找野芹菜,冬天到蚕豆地里和路边找荠菜。每次吃着咱妈做的这些菜,心里都乐开了花。

咱妈为了让咱吃上鱼,就用三片瓦片做个笼子放在河里。第二天早上拉上来,嘿,有鱼有虾,还有螺蛳。咱妈把这些东西洗干净,红烧给咱吃,咱吃得可开心了。

肉圆那可是咱妈的拿手菜。咱就看着咱妈把肉买回来,洗干净切成小块,然后再剁成肉馅。接着放上葱姜,加上碎芋头、鸡蛋、黄酒、盐,再倒点面粉,加点水,然后就开始搅拌。顺时针搅和。锅里倒上油,咱妈用小勺舀起肉馅,用左手做成圆形,一个一个地放到锅里。咱妈一边烧火一边看着锅里肉圆的火候。那一个个圆圆的肉圆发黄了,香味浓浓的。那肉圆就跟一个个乒乓球似的,在锅里跳来跳去,好像在说:“熟了熟了,再熬要焦啦!”这时候,咱妈自己都舍不得吃,夹一个放在碗里凉一下,让我尝尝,还嘱咐我别烫着。哇,那味道,真好,好香好香。我都舍不得一口吞下,得细嚼慢咽。

咱这人的味蕾啊,跟妈妈的味道那可是紧紧相连。现在我也喜欢用韭菜炒鸡蛋,看到有卖红薯的也顺手买一个。不过,这可不是妈妈的味道。咱妈都八十六岁了,有时候去她家,她还硬塞点肉圆给我,吃着那叫一个香。

现在啊,农家来客人了都请厨师,拼盘里荤素搭配,还有艺术造型点缀呢。这舌尖上的味蕾更有魅力了,大家也越来越重视健康美食。这美食啊,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快乐,这味蕾之花也会在人们的生活中绽放得越来越美。

我就随便这么一写,也不知道写得咋样。反正这些都是我的真情实感,咱这一辈子啊,妈妈的味道永远忘不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