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二天,从我弟弟口头惊闻我原来的高中班主任老师---刘秋华,不幸因肺癌过世。我深感震惊。听弟弟讲,刘秋华是去年11月才刚退的休,退休才二个月就去世了。
刘秋华是我高二时期的班主任老师,那时他就喜欢抽烟,经常是烟不离手,右手手指都被烟薰成了黄褐色,有时他从我们身边经过,身上都有一股香烟味,也许正是这个原因,造成他得的肺癌。才刚过60岁就过世了。
高二时,他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也是我们的班主任,他是一个治学比较严谨的老师,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那时他每次上课他一般都会做好充好准备,提前备好课,一本A4的备课本,经常是写的满满的,每次上课,他都带上这本大大的备课本,来给我们上课。
他上课的风格比较注重自由发挥,经常是举一反三,引人入胜,不拘泥于当前讲的这一课。我记得当时有上过一课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他给我们介绍的是朱自清当时所处环境,以及朱自清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满,和作者渴望自由的愤满心情,有一种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境界,他赞扬朱自清这篇文章的文笔非常优美、联想丰富。
当然刘秋华老师的文笔也较好,他也喜欢给我们布置作文,要求每天写日记,每周布置一遍作文,要求是600字以上,不能少于这个字数。说实话,我们是很讨厌写作业,但是迫于老师的强制性要求,只能硬着头皮写了,经常是为写作文费尽脑经,不过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的我也不怕写作业了,写作文的水平因刘老师的要求和上课讲解而上断提高。后来的写作水平虽说也不是很好,但也是得益于刘秋华老师的教学。
他经常和我们讲,要能吃的苦,方为人上人。他自已就是这样出来的,那时上高中时,也是在莲花中学上学,因家里条件较苦,家是高洲的,离学校较远,经常是一周回家一次,每次从家里要带二罐的菜和米过来学校上学,生活很是艰苦,在学校上学也是勤奋,他自认没什么天分,完全靠艰苦读书,有时晚上要晚上习到12点,头不清醒时,就用冷水洗头,以保持头脑的清醒,那时还是冬天,可想他读书的艰苦和勤奋。
那时他是我们班的班主任,除了教学,还要管班的日常纪䋖,应付学校的每月评比。我们班是一个纪䋖较差的班,班里后排几个学生爱讲话,纪律松散,为此,刘秋华老师也是费尽了苦心,经常的苦心婆心的教育,但个别同学还是依旧我行我素,不见改正,上课依然小动作不断,影响其他同学上课,其他课老师也经常向刘老师投诉。那时,我是班上的学习委员,他要求我和班长,每次要做好记录,记录班上不良纪律情况,再反馈给他。
我也因是班干部的原因,和他有比较多的交集,那时高考的升学率比较低,那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他也经常鼓励我,要努力读书,不怕吃苦,才有机会上大学,成为那时的学校精英。我也在他的鼓励下,刻苦读书,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保持前几位的水平。
有一次语文考试考的不是很好,他特意找我谈话,为什么这次成绩下降了,并帮我分析了原因,找出了不足和疏忽的地方,并提出后面要努力加油的地方,得益于他的一再指点,语文考试一直保持不错的成绩。为此,有一次期末考试特意表扬我,并鼓励我继续努力,争取考一个好点的学校。虽后续特殊原因有些遗叹,但还是受益良多,为后续的继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为我后续对不断的写作感兴趣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他带我高中毕业后的后续几十年,我一直对创作有着较高的兴趣,我的第一个工作单位是分配到一家国有企业,在国业企业工作相对比较轻松,有较多的富余时间,那时我就会闲时提笔写写日记和散文之类的文章,后来在国有企业几年,一直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一直到后来来到了广东,虽中间因工作忙原因,中断了几年时间,但近十年又接续以前习惯,保持着日常写日记和写作的习惯。平常只要有时间,没有其他的事情,就会提笔写写日记、写一写这几天的见闻和感想,有时看到其他人写的好文章,也要去评论一番,和写的好人,去做交流。这些年对写作的兴趣也是深深得益于刘秋华老师的教育和指导,养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写作习惯。
现在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弟弟也是老师,成了他的同事,同他较为熟悉,由于我长期在外面,也没有再见过刘秋华老师,但他的音容像貌仍存在我的脑中。惊闻他前期刚过世,甚为可惜,特此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