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不愧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他写的小说虽然篇幅短,但里面的人物却是栩栩如生,他们性格鲜明,所说的话与行为也是极具有讽刺意味。虽然他写的多是小人物,但此更好的再现了当时俄国的社会生活,也正是因为这些小人物,赋予了他的小说活的灵魂。我读了他的小说后,顿觉意味深长,不但让人觉得有意思,更具有启迪的作用。
尤其是第一篇小说中的小主人公万卡,这么小的年龄却遭受到了非人的折磨,只能写信给自己的爷爷,信中回忆到了他以前的幸福生活与悲惨遭遇,可谓是情真意切。他原以为爷爷很快就接他了,可他在信上填的地址是“乡下”,这也就预示了他永远等不到爷爷来接他了,结局可想而知,我想他应该是在期待中走向天堂吧!不过我想信寄到爷爷那也没办法,爷爷若能养得起他,也就不会将他送到城里来了,他若是真的能回去,估计也是饿死。
在这些小说中,还让我印象深刻的有《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小公务员之死》。其中《变色龙》我觉得是最有意思的,一个警察居然没有做到秉公执法,而是因为狗先是听别人说是将军的,便怪罪被咬的,后来听说不是,又是一个态度转变,到最后确定是将军哥哥的狗以后,他的态度又转变,说被狗咬者活该,还担心狗会不会有事。当真是如变色龙一般,态度变来变去的。不过我觉得将他比喻成狗更为贴切,趋炎附势,十足的小人相,谁给他骨头就对谁呲牙咧嘴。
而《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人公是一个老师,但我觉得他应该是一个思想顽固,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怕这怕那的,就是想把自己装进套子里,但最后也是死在了自己的套子里。别人都不喜欢他,因为他管得太多了,总害怕“闹出什么乱子”。他也很呆板,不懂得变通,比如别人带着自己的姐姐骑自行车他便觉得不符合礼仪规定,还要上报校长。最后太看重他人的看法,活活把自己给内耗死了。
还有《小公务员之死》也是一样,小公务员只是打了一个喷嚏在将军的光头上而已,他也道过歉了,将军也没当回事,选择原谅了他。可他总是喋喋不休,去给将军道歉,惹得将军生气,最后把自己给吓死了,与《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人公的死法所类似,都是自以为是,自己吓自己,自己想得太多了,成为了精神负担。
小说最后一篇是《新娘》,我觉得这是这本书完美的结尾,女主人公摆脱了贵族家庭的束缚,摆脱了不喜欢的婚姻,自己获得了自由,走向了诗和远方。虽然帮她打破牢笼的好友最后死去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篇有着完美结局的小说。
契诃夫的小说笔调清新欢快,读来让人仿佛置身其中,让人流连忘返,更让人陷入沉思,原来那个时候的俄国社会竟然是这样,人们变得麻木不仁,社会变得僵化。对于了解那时俄国社会的底层现状有很大的作用,他写的小说当真是有趣极了,虽然篇幅很短,但不妨碍我看见了他有趣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