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月云的头像

月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4/30
分享

士兵的军旅生涯

电视剧《士兵突击》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看,我最喜欢那句话“不抛弃,不放弃。”这可以说是钢七连每一个士兵的人生的信条,不管是钢七连在或不在,自己是否还在军营,这都是他们难以磨灭的精神,是他们荣誉,是他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段时间我又看了他的小说,我觉得他的内容与电视剧却是未有多大改动,这是我最为满意的,因为这更能体现这些角色的血肉性格,也更能体现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发达,武器的更新换代,不断的新兵来到军营,也有老兵离开军营。来者的欢欣鼓舞,离去者的默默不舍,都体现出了军人的铁骨柔情。

其中的主人公许三多,他的老实憨厚很像我的童年,却又不像,我虽然不喜说话,但童年生活还算过得去。但是他的坚韧执着,做事一丝不苟,细致而又认真的诸多特点,却是让我难以企及的。我觉得就他那埋头苦干的精神,不管是在军营,还是卸甲归田以后,总是会有所成就的。他能在草原五班坚持下来,修出了条路,便是他军旅生涯崭露头角的开始,那条路更像是他从军生涯的开始,一代兵王崛起之路。后来,他一个人留守钢七连,那一段时间里,就他一个人,若换成我,没有书打发时间的话,我恐怕会变得抑郁,乃至消沉。但他做到了,他经历了战友的挥泪离别,经历了漫长的坚守,战胜了孤独。就在他将要离开钢七连时,他吸的那支烟真是令人印象深刻,那一句烟的年龄比他的兵龄还大,就可以看出他对钢七连的不舍。在老A选拔开始直到以后,他展示了什么叫真正的“不抛弃,不放弃”,他不放弃重伤的伍六一,不放弃失败了的成才,他虽然些憨厚,但那原本就是他的性格,若性格改变了,他便不是昔日的许三多,那个能够忍受孤独的兵王。

世间完美的结局实在太少了,在那“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军营中,那美好的结局就更少了,来来去去,循环往复,这才是真实,有多少士兵想要一辈子在军营干下去,但最后只能依依不舍的离去,舍不得陪伴自己多年的钢枪,舍不得那漫天飞雪或黄沙飞扬的哨卡,更舍不得自己镇守的祖国大好山河,还有那生死与共的战友们。怪不得西汉马援对自己最好的归宿便是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只有倒在了那里,才会永远留下。可是和平年代哪有那么多的硝烟战火,走到最后,老兵们只能是光荣退伍。

在书中,有三人退伍,半个连队退伍的情节,看了以后实在让人内心激荡,好像自己就在旁边看着。老马班长,自己带出了不少士官班长,送别时却不愿让他们相送,我想是怕坚持不下去,会哭出来吧!第二个便是史今班长,他是第一个对许三多的人,也是离开时让许三多最激动的一个,当高城问他有什么要求时,他只是想看一下自己保卫多年的首都,但看见后却又哭了,比他退伍的时候哭得还厉害。第三个是伍六一,这个钢铁一般的汉子,最后伤了一条腿,拒绝军队的优待,默默退伍云游四方去了。他的那句话我依旧还记得,“当兵的选择不多,如果想让一个老兵走得更远,请尊重他的选择。”说得多好,虽然他最后选择了离开,但那并不是放弃,是为了不让自己成为累赘拖累部队。“退伍不褪色”,卸甲归田的老兵们依旧在拼搏奋斗着,在军营生活战斗过的他们,实在不愿偷懒。史今班长组建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伍六一在工地建设城市,发挥着自己的光热,他们没有辜负军队对他们的培养,他们真的是个顶个的好兵。

在其中最有争议的一个角色,那便是成才,有人说他自私自利,目的性太强;也有人觉得他很有目标,很有上进心。但是我觉得他并没有太多的错,没有人喜欢退步,而他只是太想进步,忽略了团队,忽略了战友之情,但这是他成长必经的一个过程,在草原五班,他终于体会到了许三多的经历,最后终于改正,融入了老A这个集体,这就告诉了我们,有些错误是可以改正的。

“不抛弃,不放弃”这句话后面,我觉得应该还有一句话,那就是“好好活,就是有意义”,人生艰难,有的人觉得活着累,有时候我也这没想,但转念一想,人生百年,很快就会过去,我还有好多书没有看,还没有看过祖国的大好河山,还没有好好体验过人生之苦,还有好多好多没有做的事,实在是不想离开啊!我想其他人也是如此吧!舍不得离开这美好而又痛苦的人世间。

小说的最后,是演习结束,许三多等四人坐船离开。但对他们后来的结局却没有了叙述,这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悬念,有不少人都在猜测他们的结局,不过我知道,经历过军队铁血洗礼的人,不管是在哪都是佼佼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