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姨的名字叫莲香。
二姨十七岁离开家乡,远嫁东山阿家昔,她在阿家昔生活了整整六十二个年头。
阿家昔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村庄。村庄人口稀少,周围原生态自然风光,古朴宁静。
二姨出生于1946年腊月二十五日,迄今她已走过坎坷的七十九载人生路。姨夫张占春成长于富裕家庭,接受过学期教育,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他热心公益事业,在村委担任主任多年,二姨和姨夫做人处世有分寸,深受邻里和乡亲们喜爱。但姨夫身体不好,常年药不离口,家里薄弱的经济收入几乎全都用在寻医问药上。
二姨和姨夫相亲相爱,却多年未有生育。经人介绍,他们抱养了一个出生不久的弃子,他们去那人家接孩子时,那个孩子身上随便裹着一点衣物,被家人丢在门后一片羊皮上,挣扎多日,孩子娇嫩的脚后跟被粗硬的羊皮摩擦得血肉模糊。姨夫见状心生嫌隙,二姨的母性却让她抱起孩子。兴许孩子与二姨有缘,二姨抱起那孩子后,哭闹的孩子立即安静下来,他静静躺在二姨怀里。二姨抱起这个孩子就再没放下,她把孩子抱回家,视如己出,精心抚养,历尽苦难,终把孩子养育成人。
说来奇怪,自抱养这个孩子后,二姨和姨夫接连生育了四个女孩。姨夫心生欢喜,却苦了二姨。二姨无怨无悔,风雨路上与姨夫相濡以沫,尽管坎坷,却也温馨。
姨夫身体不好,二姨心疼姨夫,她用弱女子的肩膀扛起家庭重担,家里家外全是她支撑,她甚至学会驾牛犁地,播种耕耘,上山打柴等男人才干的粗重活计。二姨真正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她的坚强让一些男人不能望其项背,一度她被村里人称为女强人。就在日子越来越好,充满希望时,二姨却迎来了她生命中沉重的打击。
姨夫身体疾患爆发,多方医治无力回天。为把弥留之际的姨夫从医院送回家,不识字的二姨想了很多办法,费尽周章,终寻得车子允诺运送。回家路上道路不通,二姨下车探路,姨夫就在这时撒手人寰。司机不讲道义,临时变卦,二姨恳求并答应加钱,这才把姨夫运送回家。
二姨是个要强的人,她把姨夫的后事操持得无比隆重。当年我在军事院校学习,姨夫去世不能回去送行和看望二姨,成为我心中一件憾事。后来,弟弟带二姨去昆明五华医院看病,我请假专程陪同二姨去医院,去医院的路上,我一直牵着二姨的手,二姨的手如母亲的手那般温暖。
二姨和母亲关系较好。逢年过节,她都要来看望母亲,母亲见到二姨心生欢喜,她们手拉手,仿佛有说不完的话。二姨叫母亲大姐,她把大姐这个名词的发音发挥得极富韵味,听上去悠长绵软,非常舒适。她来家做客,人还没进家门,就亲热地叫大姐,只要听见声音,我们就知道是二姨来家,母亲自然欣喜不已去迎接二姨。
二姨每次来家,都会给家里捎来自产的核桃、黄皮梨、萝卜、土豆等应季节果蔬。从二姨家到我家约有20里地,那些果蔬沉甸甸地压在二姨肩上,她满脸汗水,却分外高兴。母亲体贴二姨,批评二姨不知心疼自己,二姨却笑着说来看大姐她开心。二姨性格开朗,情商很高,说话做事让人舒服。她每次来我家,我家就像节日一般。
二姨从不说自己的不足,但在抱养孩子的事情上,却多有自责。孩子抱养成人后,在她和姨夫的操持下结婚成家。如果按照套路走下去,应是皆大欢喜。但因各种因素,姨夫去世后,养子与二姨爆发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养子甚至数次抓住二姨的衣领威胁二姨。幸有好心邻居劝阻,养子愧天作人,不得已收手。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对一些人来说,生命有多宝贵,面子就有多宝贵。面子不是某个人特有的,而是每个人内心的自尊需求。有面子,人就高兴,没面子,人就难受。二姨是一个极度自尊,极度要强的人,生活的坎坷,命运的多舛,日常的辛劳,没有将她打败,她视为亲生养子的行径,却严重伤害了二姨。
自此,二姨与养子之间的矛盾之网再也不能撕开,二姨和养子之间撕不开情面,解不开情结。双方的误会越结越深,原本亲如母子,现却形同陌路,这样的现状让人扼腕叹息。
我叫二姨的养子表哥,他叫我的母亲大姨。表哥没有多少文化,但对我父母很尊重。青少年时期,为补贴家用,他随人上山烧栗碳过冬。栗碳材质坚硬,耐烧无烟,倍受欢迎,市场价格坚挺,供需紧俏。一个冬季的辛苦,往往都有丰厚的回报。但是烧栗碳是个辛苦活,烧炭人草行露宿、餐风饮露,不是一般人坚持得了。一个冬季,表哥手上全是伤口,耳朵和手上都是冻疮。每年春节前,表哥都会风尘仆仆地给父母送来上等栗碳。看着表哥布满伤口和冻疮的手,母亲心疼不已,慈爱叮嘱。每当这时,表哥的眼里就噙满泪水。
二姨和表哥的关系僵硬程度和表哥对二姨的伤害激起了公愤,一些亲戚来找我母亲,希望母亲以受尊敬的长辈身份出面教训表哥。面对群情激愤的亲戚,母亲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你们让我怎么开得了口。母亲的超脱让前来游说的亲戚吃了闭门羹,他们兴致而来,怏怏而返。母亲的话不知怎的传到了表哥耳里,他本身对母亲就非常尊重,这一来就更加尊重母亲。他多次说,如果大姨是他母亲就太好了。
父母亲晚年,因我们都在外工作,年迈体弱的他们全靠亲戚帮衬,最让人头疼的是父母亲做饭取暖的柴和煤。表哥得知,义务每年坚持送柴煤给我父母。卸车之后,他把柴锯成长短一致尺寸,粗壮的柴木用斧头一分为二或者一分为四,整齐码在屋檐下,煤块运送到家里墙角整齐堆放。做完这些,倔强的他不吃一口饭菜,驾车就走,看着他远去的背影,父母亲感慨万千。
母亲和二姨关系较好,母亲私下劝说二姨,让她以长辈的心态豁达看待,不要纠结发生的不愉快,毕竟是自己养大的孩子,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坎。母亲也侧面和表哥交流,让他从行为上尊重二姨,要给晚辈做榜样。表哥向来尊重母亲,他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虚心接受母亲的建议。二姨后期主动放低姿态,尝试着与表哥和平共处,可惜好景不长,因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致,加之一些错综复杂的东西,二姨和表哥的关系再次分崩离析,至今多有抵牾之处。于此,母亲深感遗憾,我们也深感痛心。
二姨的奋斗精神影响了她的四个女儿,四个女儿成家立业后,纷纷走上经商的道路,每家都把产业做大做强,每家都把孩子送去接受教育,并成长为大学生。孩子们的幸福生活和孙辈们的茁壮成长,让二姨倍感欣慰。二姨四个女儿的孩子有的在东北,有的在西南,有的在华南求学。二姨想念他们,就不断调频收看各地的天气预报,通过天气变化来了解孙辈们所在地的情况。如果哪个孙辈所在的城市天气变了,她就会打电话给孩子的妈妈,让她们叮嘱孩子增减衣裳,注意身体。二姨说,有时她也会通过电视了解我所在城市的天气预报,因为我母亲生前最惦记我,现在我母亲不在了,她也放心不下我。当二姨给我讲这件事时,我深受震憾,我心生感动,双眼泪目地看着二姨。二姨一脸的慈祥幸福,一脸的欢喜之情。那一刻,我终于体会到,二姨收看我们所在地的天气预报,其实是对我们的惦记,是对我们的关心,笼罩在二姨的牵挂里,我们又是何等的幸福。
生为女人,二姨对四女儿较为担心,四女儿婚嫁后,生了一个女儿,一心想要孙子的婆家有了意见,这给二姨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没料想四女第二胎依然是个女孩,见此情景,二姨再也沉不气,经与婆家商议,她把刚出生的婴儿直接从医院抱回家独自抚养,对外则宣称这个婴儿夭折了。她以这样特殊的方式为四女争取到了一个生育指标。幸运的是,四女第三胎终于喜得公子,二姨抱养的孙女也健康成长,并顺利落户到三女儿家。为了纪念这个苦难中成长的孩子,二姨把她取名楠楠,意为艰难之意。如今,楠楠已是贵州遵义医学院的大学生,她实习的第一个月工资,除了留下生活费,全部寄给她外婆,我二姨。听说二姨拿到汇款单那天,高兴得泪流满面,她逢人便说,这是她孙女楠楠寄来的钱。
如今,在姨夫离开二姨29年后,昔日硬朗的二姨也抵不过时光的无情,她身患多种疾病,但她始终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在不慎摔伤影响行动后,她不得不依靠拐杖支撑。但自尊要强的她从不轻易使用拐杖,宁愿步履蹒跚前行,也绝不在人前使用拐杖。我们兄弟姊妹回乡都会去看望她,给她经济上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时不时打个电话问候她,尽可能让她晚年生活愉快。
自姨夫走后,二姨一直居住在她和姨夫一砖一瓦亲手建造的平房里,平房一直保留着旧时模样,里面的格局也没有变动。平房历经风雨,与周围新建的民房相比,萧瑟凋敝。惟有门前姨夫生前种下的梨树应景而生。春天梨树发新芽,鹅黄色的嫩芽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梨树抢先花开,独占枝头,渐渐一树花开,煞是让人喜爱。梨花花瓣纯白色,花蕊略呈淡黄,花色洁白,凝脂欲滴,妩媚多姿。梨树把那所独孤的平房和孤苦的二姨装扮成村里最美的风景。这么多年,梨树开花结果,一树梨花一树梦,梦醒不见梦中人。二姨把思念种在梨树上,把思念寄存在平房里,长情等待,孤独守候。
二姨是个苦命人,回首岁月,惟有泪千行。但就算生活给他无尽地折磨,她还是觉得幸福更多。二姨走过的路再苦,她也一步步走了过来。二姨走过的路再难,她也咬紧牙关坚强向前迈步。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姨夫去世后,二姨用坚强的毅力把悲苦嚼碎,用坚韧的付出耕耘人生。她左肩挑起希望,右肩挑起苦难,踏着曙光走向田野,披着星辰回归寒舍,把弱女子过成硬汉子。她把摇摇欲坠的家支撑起来,把四个女儿拉扯成人,并送进幸福的婚姻,这不是任何一个女子都能做到的,但二姨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好。
二姨一生最大的遗憾是没有给姨夫生育一个儿子,这件事如鲠在喉,让她始终不能放下。可如今,她的四个女儿家家生活富裕,美满幸福。她的孙辈们也出落成人,丝毫不比别人家逊色。她的不懈努力简直就像是对黯淡无光的人生的战歌,是对那些所有冷漠讥讽和坎坷挫折扇过去的响亮耳光。她把曾经差点碾碎她的事物碾碎,并在她的歌声里轰然倒塌,她借由歌声,就像耶稣一样,重生,复活,光芒万丈。
二姨一生是坎坷而孤独的,少小离家的她把所有的感情都倾注于姨夫和孩子们,然而当她深爱的丈夫匆匆离去,留下她所不能承受的痛苦与崩溃。她守着那株梨树,守着那间平房,在记忆中寻找姨夫的足迹,在守候里寄托漫长的思念。她是深爱姨夫的,最终姨夫死了,死于失去,死于孤独,死于无法继续,但是她的人生并不是以她晚年的落寞和病痛而结束。
有时我打电话给二姨,她会向我倾诉自己的孤独和痛苦,她零碎的童年回忆,关于母亲和她之间那些温馨的往事。她在电话里的叙述安详而智慧,一切久远的记忆就那样自然,那样坚决,一件件往事都闪着光。
认识二姨的人除了感叹二姨的人生外,最钦佩的还是她敢于同命运作斗争的勇气和力量,她总是在不停地努力,她用自己的行动来讲述她的故事,用她的不屈来重现她璀璨而平凡的人生。如果不曾经历过那样的生活,也许没有人不会理解她的苦难,如果不曾经历过那样的生活,也许,我们都不能从她让人难以理解的奋斗里发现某些永远也不会出现在她生命里的感人故事。
二姨把苦难的生活活出诗意,把苦难的日子过得光辉灿烂,那是她对人生的修行与礼赞,是她对生活的执著和对子女们无限的热爱。她对命运的不屈抗争,让我们为她所有受苦的和灿烂的时光而骄傲。因为她感受的痛苦,是我们所不能感受的,她能承受的破碎,是我们所不能承受的,她能唱出的一切美妙的痛苦的声音,正是我们想唱然而无法唱出的。
二姨是一个普通平凡且坚强的女子,但我想,她也是一个信奉着爱的圣徒。她让生命尽情绽放,如同那一树洁白的梨花,花开时惊艳,花谢时也轰轰烈烈。她在爱和拼搏里唱尽人生,虽然是孤独的,但她的人生应该不枉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