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父亲为了让我好好读书,常给我讲一些古人刻苦读书的故事:悬梁刺股、焚膏继晷、囊萤映雪、凿壁偷光、铺沙写字……听他讲着,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他们读书的样子,身着长衫,手持书卷,昼夜不离手,不肯负一寸光阴。于是有了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思想家……
想着他们的环境那么艰苦,每天还坚持读书,我攥紧拳头,信誓旦旦地对父亲说:“爸,给我买书,我也要读好多好多的书!”
那时家境不好,父亲每月工资才三十八块钱,要养活一大家子人,哪有闲钱买书?书大部分是从邻居、朋友那里借来的。往往书一到手,就爱不释手。生怕借给我书的人半路要回去,没读完多可惜啊,快点读吧!以至母亲喊上几遍吃饭了,也置若罔闻。直到母亲冲过来,伸手夺走书,大声喊着:“你读傻了,快点吃饭!”我方才乖乖地回到饭桌上。
真是有点痴了。我坐在饭桌前,左手端起饭碗,右手拿着筷子,想起书中的情景,时而发呆、时而流泪、时而傻笑,难以自拔。
记得有一次,一个新搬来的邻居小伙伴借给我一本《安徒生童话选》。读上几页,我就被书里一个又一个起伏跌宕的故事吸引住了,信以为真,浮想联翩。
每晚写完作业,第一件事就是拿起这本书一头扎进去,走不出来了。若是赶上突然停电,我心急如焚,急中生智想着有亮光的地方。有好几回我抱起书跑到院子的露天房叉子里,一个人坐在麦秆垛上,借着皎洁月光继续追踪故事里的情节。那时还小,虽然未必理解书中深刻的含义,但那些动人的情节让我入木三分。看到小人鱼化作海上的泡沫,我流下了眼泪;看到卖火柴的小女孩流浪街头,我想给她送去烤鹅;看到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我为它拍手叫好,也幻想自己家里养的鸭子都能变成白天鹅。
《安徒生童话选》唤起我无限的想象力,循着各种想象,小小年纪的我,饶有兴趣地为几篇童话续写了小故事。我在小人鱼化成海上泡沫之后,续写了王子又请女巫施巫术还原了小人鱼;我在卖火柴小女孩冻死之后,续写了一位老婆婆把她抱回家救了她的命;我在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之后,续写了它骄傲了又变回丑小鸭。却没成想从这些小故事写起,便一发不可收拾。从此我在文字的天地里长途跋涉,万水千山,披荆斩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上中学时,我的好姐妹Y转到安徽合肥去上学,我们经常书信往来。她知道我喜欢读书,时不时给我寄来一些有趣的书。有一次,她学校附近的书店来了一批新书,她一口气为我买下了《北京青年十六家诗选》、《花卉技法》、《吉他演奏法》。这些在当时很热门,又很紧俏的书,只有眼睛不停地盯着才可以抢到。为了我,Y真是勒紧了肚子,费尽了心思。收到书,我受宠若惊,视书为宝。三本书如同三把钥匙,为我开启了三扇大门,我看到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在书里,我学会了多种花卉的技法,喜欢上了画画;在书里,我学会了弹吉他的各种指法,喜欢上了弹吉他。尤其那本《北京青年十六家诗选》,让我疯狂地爱上了诗歌。当时我非常喜欢北岛和食指的诗歌。北岛的诗歌《一切》《回答》,我倒背如流;食指的《愤怒》《疯狗》,我信手拈来。食指的那首《相信未来》,更是让我刻骨铭心“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原来诗歌这么美,这么有力量!十七岁花季、雨季的年龄,我开始学着写诗。
高三那年,我第一次往当地的广播电台投了一首小诗《小雨》。电台的老师不仅用他富有磁性的嗓音朗诵了这首小诗,还写了一封厚厚的书信鼓励我。很多年过去了,我对诗歌痴爱如初,诗装在我心里,融进了我的血液,随时应和着我的情绪,让我在平常的生活里感受到了更多的诗情画意,并时有惊喜,想想我有多么幸运。
那年去哈尔滨公出。一个人在中央大街散步,信步走进中央大街书店。书架上挤得满满当当的散文随笔,那本《林语堂散文精选》锁住了我的视线,便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林先生的散文,闲淡舒适、化俗为雅、平静从容。无论是《人生不过如此》的超然物外,还是《秋天况味》的云淡风轻,亦或是《孤崖一枝花》的不羁洒脱,总能让人从琐碎繁杂中抽身,寻得一份闲情雅致,不禁平心静气,豁达淡泊,如此,种种纠结显得微不足道,平日心中郁结难解的困惑涣若冰消。他说“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行行是清音,间间见本心,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与之相比,我深感惭愧。再看自己的散文立意,大多偏于情情爱爱,恩恩怨怨,悲悲切切,太拘于小我,甚至有点无病呻吟。品读林先生的散文,我转变笔风,试着写生活的真味,写人生的清欢,写世间的大爱,往日未曾留意的情思如嫩芽破土而出。
人到中年以后,我对读书的兴趣有增无减,诗词歌赋、中外名著、书画入门、烹饪大全、插花艺术、调酒方法、谈话技巧……我皆奉为至宝。读书让人着迷啊,去年我迷上了书法和国画。只要一有空闲,我就照着书里教的写法、画法,反复练习书画。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天,我挥笔写下欧楷“不忘初心”,又画了一幅写意“雪中梅花”,发到微信朋友圈里留作纪念。朋友们见了惊诧不已,纷纷留言:“你几时学的书画?老师是何方神圣?”我回复说:“我在书里学的,书就是我最好的老师。”有几位朋友唉声叹气,自甘暴弃:“我早就喜欢书画,可得天天看书,哪有那么多时间啊!” 其实,时间掌控在我们自己手中,只要你发自内心想去做一件事,总是能挤出来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个人做事若始终如一的保持当初的信念,最后就一定能得到成功。读书何尝不会如此呢?大家把每天玩手机、泡酒吧、打麻将等时间,用来去读自己喜欢的书,书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的。
我不是圣人,在生活中也有各种各样的烦恼,为工作烦恼、为买房烦恼、为婚姻烦恼,为孩子烦恼……烦恼源自内心,对抗烦恼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读书。杨绛先生说的好“读书太少,想得太多。”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我们太需要内心的平静了。与书为伴就像在跟一位博学的老师交谈,空气里弥漫着微醺的书香,指尖轻轻地触动书页,目光一路驰骋,心底的轰隆隆,静谧安然。心头竟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忍不住湿了眼眶。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再回首,最值得回味的永远是那些读过的书。读一本又一本好书,我犹如饥渴的人找到了牛奶和面包。视野宽广了,内心丰盈了,涵养深化了。人生应该是越来越厚的,试想,那款款的深情,那幽幽的底蕴,那稳稳的幸福,哪一桩,不是来自你手中的书?
嘈杂的人间,厌倦了纷扰,看够了世故,悠悠我心,何以解忧?唯有读书。读书如同归隐田园,远离喧嚣,深居简出,浅茶一盏,明月清风,此时无声胜有声。读着读着就放下了那些无意义的欲念与身外之物。抬头看一眼窗外,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