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国林的头像

孙国林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502/28
分享

早市见闻

在每个城市每个集镇都有大大小小的农贸市场,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早市。你可不要小瞧早市,那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早市,却是它所处城市的一个缩影,也是一个城市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在这里的人们,个个都热爱生活,敬畏生活。

我就住在离农贸市场不到两百米处,每天天还没亮,窗外就闹糟糟的,赶早市的车子声、脚步声不断。但说起来,你可能不信,这么近我却从来没有去农贸市场赶过早市。

上周六晚上,老婆安排我第二天到农贸市场去买菜,我极不愿意的应下,生怕忘记了哪样,回来不好交差,还刻意在手机上一一记下。

周日早上,我早早就被外面的隆隆的车声和急促的脚步声吵醒,想多睡一下却无法睡着,于是干脆就起床,也没洗漱,拉着买菜的小推车就往农贸市场走去。

“新鲜的青菜,两块钱一斤,快来买……”“还便宜点,来5斤……”还没到,就远远听到了各种吵闹声。车轮声,脚步声,软扁担咯咯声,叫卖声,喊价声,还价声,报价声,报秤声,算账声,微信、支付宝的扫码声,收款到账声,也有相互道早问好声,嘘寒问暖声,拉家常扯白声,还有讲荤段子、开玩笑打情骂俏声……总之,好像你什么都能听到。走到路口就被拥挤的车子和人群挡住,我不得不,放慢脚步。四处一望,只见开皮卡的,开斗斗车的,骑货麻木的,蹬人力的,挑撮箕的,背背篓的,提篮子的,端胶筐筐的……从各个路口蜂拥而至。

街道两边摆满各种应季反季的蔬菜,有大白菜、小白菜、娃娃菜,有平顶包包菜、牛心菜、西兰花,有红菜薹、白菜薹,有宽帮青菜、梗梗青菜,有白萝卜、红萝卜、胡萝卜,有莴笋、生菜,有大头菜、榨菜、儿菜,有尖椒、菜椒、小米椒,有茄子、番茄,有生姜、大蒜,有元须菜、芹菜、菠菜,有大葱、小葱、洋葱、蒜苗,有茼蒿菜、龙须菜、蒜薹,有莲藕、山药、茭白、地瓜,还有黄洋芋、红洋芋、马尔科洋芋,有红心苕、黄心苕、鸡蛋苕,有老南瓜、嫩南瓜,有刺黄瓜、水果黄瓜,有甜玉米、糯玉米,也有鸡蛋、鸭蛋、鹅蛋……

菜摊后面的牛肉面馆,羊肉面馆,包子、馒头、粥店,肠粉、葱花饼、煎饼果子店,还有油饼、油香、油条摊,总之,远远的就能闻到从各种各样的早餐店、小吃摊的各种各样的香味,随着热气飘满大街小巷,让卖菜的买菜的管市场的闲逛的人垂涎欲滴,即或你还没饿,也想尝尝某一种早餐,你就是再忙没有时间吃,也会多看一眼,多闻一下。

我就站在路口,眼前的蔬菜看得我眼花缭乱,被各种声音吵得不知所措。拿出手机,仔细看了看菜单,本想就按单子随便买点算了,可最终还是被自己的好奇感左右,不由自主的走进农贸市场。中间两排是卖猪肉牛肉羊肉的,案板上摆满鲜嫩的猪蹄肉、圆尾肉、前夹肉、后夹肉、中方肉,案板前的铁架上挂着猪肝、猪心、猪肺,旁边则挂着牛腿、牛排、牛蹄子、羊头、羊蹄子。

我随意走到第三个摊位,用指尖按了按案板上的肉,便开始学着讲价:“圆尾肉好多钱一斤?”

“16块一斤。”

“便宜点,15块称两斤。”

“现在猪子涨价了,少不起。”

“那算了,我等哈再来……”我假惺惺的朝下一个摊位走去。

“算了,大清早的,开个张,就保本给你卖两斤。”

“好嘛,就割这里。”我话音刚落,只见他把刀子在一根铁棍上来回恍了几下,朝着我指的地方,右手一刀下去,用力一划,左手抓起一块肉往电子秤上一丢,指着电子秤大声说到:“两斤刚刚好,来这里扫钱……”

我看了一眼秤,显示器上1005克的数字,还在跳动。哇,我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这手法也太好了吧。我赶紧掏出手机扫码付了30块钱,提着猪肉又继续往里走,准备卖单子上的下一种菜。

往里走,就全是卖水产品的摊位了。一个个铁皮盒子里,鲤鱼、草鱼、鲫鱼、鲢子鱼活碰乱跳,螃蟹、龙虾在玻璃缸里慢悠悠的游着,好像外面的世界与它们毫不相干,也好像对自己的前途漠不关心,一切都顺其自然。

“给我来一条草鱼,做红烧鱼的。”其实我忘记了要买好大的,只能告诉老板是做红烧鱼的,老板拿起网舀子在池子里随手舀起一条,往地板上一摔,再抓起来往秤盘上一放,“两斤半,做红烧鱼刚刚合适。”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就见他拿起刀子,三下五除二,已经把鱼杀好洗干净了,我赶紧付款后,继续卖下一种。经过几番折腾,讨价还价,终于买齐了蔬菜、肉、鱼,我看了看单子,大概就差几样调料和菜薹了,于是,我便走进了干货店。

真是不看还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店里的货架上,什么调料、油料都有。有菜籽油、色拉油、花生油、芝麻油、茶油,有香油、耗油、花椒油、辣椒油,有生抽、老抽酱油,有香醋、白醋、老陈醋,有普通干椒、干尖椒、干椒节、干椒面,有花椒、胡椒、孜然、八角、陈皮,有火锅底料、卤料包,也有香菇、木耳、银耳,有生花生、花生米,还有洋芋淀粉、红苕淀粉、洋芋粉条、红苕粉条、干洋芋片、干洋芋坨坨……总之,是应有尽有,我见过的没见过的,认识的不认识的,看得我眼花缭乱。我按照单子,买了二两花椒面,半斤干尖椒,一瓶生抽,一瓶香醋,赶紧出来买下一种菜。

刚出门,就看到了小菜专卖店里,挤满了人,我没加犹豫的走了过去。各种各样的玻璃坛瓦罐、胶盆搪瓷盆,排列整齐,里面装满榨广椒、大兜盐菜、酸萝卜块、酸萝卜片、酸萝卜丝、酸豇豆、酸姜片、酸姜丝、酸地牯牛、酸白菜、泡尖椒、泡小米椒、稀广椒、碎广椒、豆瓣酱、小麦酱、阴豆豉、霉豆豉、霉豆腐、霉豆渣、凉拌海带丝、凉拌耳子、凉拌黄花菜、烧广椒、折耳根、山胡椒、腌黄瓜、水煮花生、醋泡花生米、豆腐、豆芽、豆干、油炸果子、魔芋豆腐……看得我垂涎三尺。看到大妈大婶们你一包我一碗的买,我也忍不住买了半斤我最喜欢吃的酸姜丝丝,我好不容易挤出来。

隔壁就是现捞卤菜店,浓浓的卤菜味,随着凉凉的晨风,早早飘入我的鼻孔。我走进店里,只见各种卤菜还热气腾腾,荤的有卤牛肉,卤鸭头、鸭脖子、鸭肠,卤鸡爪、鸡翅、鸡腿,有卤猪舌条、猪耳朵、猪拱嘴、猪脚脚;素的有卤芸豆、洋芋片片、海带丝丝、豆皮、藕片、藕节、鹌鹑蛋……我按照单子上买了1斤卤牛肉、1斤鸡爪、半斤猪耳朵、5个鸭头。

买够卤菜,却发现单子上的菜还没买齐。看到街道边鲜嫩的白菜薹,便马上问起价来 :“白菜薹好多钱一斤?”

“6块。”卖菜的连看都没看我一眼,回答得那么干脆。

真是不问则已,一问吓了我一大跳,我又问道:“6块?”

犹豫了半天,我还以为是听错了,又问了问,再次确认了一下,的确是6块钱一斤。于是我又走到对面问了几处,好像都是统一价格,没得选择,我只好挑了几把又嫩又粗的,买了几斤。付过钱后,我把菜台拿出来仔细看了看,竟惊讶地发现,这白菜薹划到了一块钱一根?唉,看来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啊。转念一想,现在种菜的大多是老年人,种点菜也不容易,况且去年长期干旱,要种出好菜就更不容易了。

按照单子,不断地在街道两边串上串下,找菜、看菜、问价、讨价还价、看秤、付款,忙了好一阵子,终于买齐了,早已累得我满头大汗。

我把装得满满的小拖车,靠在包子铺前,买了两个腊肉包子,慢慢吃起来,一边吃一边看着街道两边卖菜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坐着的蹲着的站着的,摘菜的扎菜的削菜的,称秤的加秤的看秤的,算账的付钱的收款的,卖了个好价笑呵呵的,一堆菜没人问愁眉苦脸的,卖完了收起东西往回走的,大挑小背才来的,他们每一个都在忙碌,每一个人又都有着不同的表情,不同的心情。

我呆呆的站在那里,看着一张张神态各异的熟悉的、陌生的面孔,听着此起彼伏的嘈杂声,竟然忘记了吃手里的包子。就在那一瞬间,我突然发现,原来这嘈杂喧闹的早市,还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囊括着人间的万象,处处充满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息,不仅满足了城市居民的日常饮食需求,同时也承载了一代代人的记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也在不断转变,早市的功能日趋完善,生活必需品应有尽有。一代代的小摊贩,在这小小天地经营着他们的生活,用智慧和勤劳谱写出自己不同的人生故事。

我们生活于市井,过着平凡的每一天,用生活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调制出人世间的一日三餐,那一饭一蔬一汤之间,富含着人间最绵长的滋味,更富有诗意的浓浓烟火气息。

我拉着小拖车,吃力地往回走,一路看着摆放在地摊上的各种新鲜的瓜果蔬菜,还有穿梭于早市的行人,微笑着相互间打着招呼。身后传来各样的抑扬顿挫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我不由自主的回头望去,这一条不长的小街,却人流攒动,虽然声音嘈杂,却充满十足的烟火气息。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