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文明、讲卫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整洁、舒适是创造美好环境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标志之一,好得卫生习惯是保障身体健康的需要,洗浴则是讲究个人卫生、舒筋活络、解除疲劳的有效方法,更是人们文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我的家乡在山东淄博的博山区,小时候居住在博山火车站附近的税务街,是博山三大主要街道之一,它是较繁华的商业中心,曾经商铺林立、车水马龙,在街道的中间东边有一座两层楼的建筑,它就是当时全区唯一的一家国营公共浴池,其隶属于区商业局管辖下的饮食服务公司,理发店、照像馆等也纳入其中。
博山浴池很有渊源,早在1864年由博山人赵锡林创建的浴池是“孝泉池”,因为它靠近“孝妇河”,洗澡用水取自“孝妇河”的清泉水,所以叫“孝泉池”,它位于博山区的新盛街,规模较小。解放后通过公私合营,为了扩大经营规模,迁至税务街中段,改名为国营:博山浴池。当时它在当地可是小有名气的,因为那时候家家都是住平房,没有洗澡的设施和地方,夏天还好点,能在家里凑和着洗一洗,可是天凉了怎么办?要想洗澡只能去浴池,在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年代,一般来说平时也很少有人舍得花钱去洗澡,所以很长时间才去洗一次,只有像建筑工人、搬运工人和进城的商人及外地到博山出差的人员等经常光顾,为了不浪费有限的空间和经营管理的需要,浴池就白天供人们洗浴,晚上变成了旅馆,因为设施比其他旅店差点,所以价格比起来相对便宜一些,为了省钱,许多到博山出差的人员都较愿意到浴池住宿。
曾记得60–70年代,博山区的人口数量大约40多万,根据当地讲究卫生的风俗习惯,春节来临之际,为了辞旧迎新,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卫生大扫除,家里的里里外外、旮旮旯旯全部清理一遍,弄得全身有点脏兮兮的,需要彻底地清洗一下,更因为过年都要穿新衣服,还有传统的串门互相拜年和走亲访友的习俗,进入腊月初十左右,大人小孩都要到浴池洗个澡,那时候浴池可就开始忙得不亦乐乎,它在不分昼夜地运转,也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有些厂矿企业等行业为了解决职工的洗浴问题,自己建立了一些小澡堂,但仍旧缓解不了人们春节洗澡的紧张状况。
我们家因为离浴池较近,所以每年春节前,抽一天时间,早点起床去浴池排队等洗澡,排队的人从浴池里面一直排到大街上像很长的长龙,一般需等待5–6个小时左右才能洗上澡,如果在腊月二十以后想去洗澡的话,可能要排上一天的时间,需要几个人轮流排队等候才行,有的农民因为居住较偏远,交通又不是很方便,需坐公交车到城里洗澡,则早上很早就开始等车,赶到浴池可能就到中午或下午了,排上接近7–8个小时的队,等洗完澡可能就会到明天早上了,可见那种感觉现代人都不敢相信是真的。
虽然它不像现在的洗浴中心那样装饰的富丽堂皇,设备先进、齐全。可当时它却有着舒适的环境、周到的服务和良好的口碑及低廉的价格赢得顾客的信赖和赞誉。每当走到大门口时,醒目的“博山浴池”四个大红字映入眼帘,走上7–8级台阶,步入大厅看到两边是去二楼的红色木楼梯,显得格外温馨,楼梯下面有两排棕红色的木联椅,供人们等侯洗澡和洗完澡后坐在大厅里待身体凉透了再出门,以防感冒,大厅正对面上方是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语录,左边是洗浴售票窗口,右边就是进入洗澡地方的大门,进门后暖气的温度就会让人顿感舒适与愉悦,加上服务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更使得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只见眼前是一个较大的大厅,约二百多平方米,像个大会议室似的,南北长约六十多米,宽约三十多米,从南往北依次排列三排换衣服的大通铺,能一次容纳70多人,加上二楼和一楼同样的平方数和同样的设置,两层楼加起来能同时接待150多位客户。当交上洗澡票后,服务人员就会安排每一个人一个用木板夹开的小床,一米宽,两米长,夏天有凉席,冬天有一床薄褥子加一个床单,每两个人中间有一个小茶几,上面摆放着一个陶瓷壶,两个陶瓷茶杯,放在一个茶盘里,另外还有一个烟灰缸,茶几下面中间有一块木板相隔,木板两边有一个小空间可以放内衣等物品,还有一个铺着忱巾的枕头,在平时不太忙的时候洗完澡还可以睡上一小觉。房子的顶棚下面是一排铁制挂勾,服务员手持一根三米长的圆形木棍,上面有一个凹形的铁弯钩,顾客将重要物品放在衣服口袋里,有专门的人员将外衣挂在上面,即安全又防止穿错衣服,大厅的南边隔出来几个小房间,专门用来搓澡、理发、修脚和按摩等服务项目用的,洗浴用品可以自己带,也可以在购票窗口根据需要购买,都很便宜。浴室内有一个十几平米的大池子和一个5–6平方米的小池子,大池子水温在40–50度,小池子里的水温度稍微高一点,一般老年人都愿意到温度高点的池子里泡澡,可能更舒服一些,并且有几个淋浴头和几个陶瓷洗脸盆,真是设计的很周到,洗完澡出来到浴室门口,每人披上一件毛巾被,服务员马上给你一块经过高温消毒后的热毛巾用于擦干,然后各自到自己的小床上休息一下,如果想喝点水有白开水免费供应,想要喝茶交几分钱的茶钱就可以解决,有的人还会点上几个小盘子干果吃,记得那时候洗澡票也很便宜,成年人每人每次两元钱,一米二以下的收半价,随着水、电、煤炭的价格上涨幅度,澡票也随之涨了一些,但相对也较便宜。售票窗口外有一个尺寸标注,往那窗口一站就看到你的身高情况了,为了安全起见,孩子必须要有成年人带领才允许进门。在春节较忙的时候,因外面有许多人排队,服务员就会催促你抓紧时间穿上衣服快点离开,以减少后来者的等候时间。每年春节的前几天,在路上碰到邻居、同学或者亲戚都会先问你过年的事忙好了吗?洗澡了吗?节前能洗上澡成了一件很开心和惬意的事情了。
到了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许多企事业单位都开始有了自己的宿舍,由于能源得不到解决,所以洗澡问题仍然解决不了,有的家庭用一只铁皮水桶,下面焊上一个水龙头,用烧好的热水倒进水桶里,勉强能冲洗一次澡。后来有了液化石油气,开始到商店买一个燃气淋浴器,就可以在家里的卫生间洗澡了,随着经济的发展,继而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像天然气、太阳能、电淋浴等设施,基本解决了洗澡问题。浴池的功能逐渐减弱,顾客越来越少,不再有春节为了洗澡而去排队的现象,浴池的经营也越来越难,面临关闭的局面。直到90年代初期,由于旧城改造,居民也都住上了楼房,家家都可以在家里的卫生间洗澡,而原来的博山浴池也在拆迁范围之内,随着拆迁的到来,所以它几十年的辉煌历程划上了句号。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许多旧的传统风俗和习惯,在发展中被摈弃,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将进一步取代和完善。而博山浴池从最初的建立、发展,到后来的鼎盛、弱化、消失,起伏变化很大,在经历了无数个春秋后,它为博山地区人民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和洗浴得便利,带来了生活的欢乐和美好的回忆,并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作出了积极地贡献,它虽然是洗浴服务的历史缩影,但在博山地区生活过的人都会对它有所感悟,而且我们博山的几辈人对它都有着浓厚的情愫,更加难忘那些曾经与它相伴的美好时光!